如果翻看一下自己所拍摄的江、河、湖、海等水景照片,你会发现可能有不少都存在各种缺陷和遗憾:明明晴朗的天气拍得的照片也灰蒙蒙的,不是蓝天而是“灰天”;水面白亮亮一片,漂亮的浪花变成了一片死白的色斑;人与景好像是剪贴拼叠起来的,没有和谐统一的感觉……
其实,对江、河、湖、海等水景的拍摄,由于这些拍摄对象本身具有特殊的光线和构图规律,如果不讲究和遵循这些规律,没有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再美的水景也只能拍摄出一幅平淡无奇的“到此一游”的普通记录照片。
如何拍出水的质感
表现水的质感与其他物体,如树林、山石等的表现是不同的,因为水体往往是流动的、透明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对光线、角度、拍摄速度等的反应都非常敏感。另外,水体的深度、周边的环境在水体中的映射等也会给水体的亮度和质感表现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根据水体的上述特征,要想充分表现出水体的质感,必须从水体准确曝光、巧妙根据艺术意图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高速或慢速快门、运用前景等陪衬物体衬托水体等方面入手实践。
1.如何增强色彩与质感的表达。
严格地说,我们很难找到完全适合数码相机自动曝光系统的、反射率为18%中性灰的水体。比如:较深的海水、湖水可能颜色偏深色;浪花、流动中遇到岩石而跳跃的水流则接近白色;受蓝色天空光反射影响的水体可能会呈现出类似蓝天的颜色;某些拍摄角度与主光线反射角度一致时,水面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的高光反光。
这些复杂的水面情况,决定了我们在拍摄水体时,必须根据拍摄对象和表达意图进行适度的曝光补偿,这是大多数情况下为充分表现出水体的质感和颜色的重要手段。
小常识
为什么会以反射率为18%的中性灰作为参照呢?我们知道,世上万物的色彩是靠物质对光线的反射来呈现的,人类在对光线的亮度测试研究中发现,无色的白雪反光率为98%左右,碳黑是2%左右,测得它们之间中点的反光率约为12.5%,故被称为“中灰”。而“标准灰板”即是反光率12.5%左右的中间灰。通过实验人们得知,物质18%的反光率与白种或黄种人的外露皮肤的脸与手背十分相近,故摄影师有用手背或面部为测光标准的习惯。
(1)如何确定曝光的增减。
①需要增加曝光的情形。
通常当所取的景色中浪花等白色对象占据画面较多的面积时,需要适当增加曝光量。
此时由于较大面积的白色对象可能会让相机的自动曝光程序产生误会,认为这个画面“太亮了”,按照18%中性灰的曝光原则,相机就会自作主张地减少曝光量,结果就会拍出一幅“灰”的浪花而不是白色的浪花。如果画面中存在较大面积的明亮天空等情况时数码相机也是如此。
②需要减少曝光的情形。
通常在需要强调画面中较高亮度的对象时,为保证高亮对象的有层次的质感,必须适当减少曝光。
任何相机感光器件的线性记录范围都存在一个极限,就是相机不可能在反差非常强烈的情况下记录从高光到阴影的所有细节。因此,当水体和物体的反差非常大时,一幅照片应该保证可靠地记录下需要重点表现的画面元素的细节,而舍弃次要画面元素的细节。
比如,想拍摄水面反光的光斑时,如果光斑在画面中占据的面积较小,这个时候相机会对整个画面的光线亮度情况进行分析,但即使是相当智能化的相机,也仍然可能对这些小小的水波上的闪光进行“忽略”。这种情况下,为了让闪动的光芒能够得到充分的表现,就必须减少曝光,通过压暗闪光光斑周边的水面和物体来烘托出闪光的效果。
提醒
如果你的相机具有点测光功能,可以将测光点对准最明亮的高光边缘过渡的部分(而千万不要对准高光点),如水面光斑边缘、太阳周边的云彩等。这时只要让最亮部分周边的对象保持中性曝光值,则既能突出高光的表现,同时又不会导致由于曝光减少过度而让画面过于压抑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拍摄水体曝光补偿的技巧是“越亮越加,越暗越减”。
其实拍摄其他对象的曝光补偿原则也是这样的,即通过曝光补偿来纠正相机的“矫枉过正”。
(2)怎样确定正确的曝光增减幅度。
曝光补偿的增减幅度其实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个人的经验来灵活处理。确定曝光补偿量时,要考虑到所表达的主体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何种的艺术效果(高调或低调)、高亮或阴暗部分在画面中所占据的大体面积比例、当前相机所采用的曝光模式(程序模式还是人像等其他模式)、光线的方向(逆光或顺光)等。曝光补偿的目的既然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水体对象层次的质感,那么这种层次质感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摄者的主观感觉;与此同时,有些题材如果你用不同的曝光量拍摄,其结果可能各有千秋,而这些不同的结果却往往无法说清楚哪个对哪个不对——因为曝光补偿量不同,得到的艺术效果不同,而艺术效果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是无法衡量的。
然而,数码相机大多具有曝光直方图功能,直方图能够以非常客观、量化的方式显示出一张照片的曝光分布。从显示的从高光到暗部的线性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一张照片是否会存在高光溢出(即照片上出现死白的没有任何层次的部分)、是否存在暗部细节损失(即照片上表现为全黑而没有任何层次的部分)。
不同相机的直方图查看方法会有一些不同,具体请参阅自己的相机说明书。
提醒
当出现反差非常大的情况时,无论是减少或增加曝光,都可能无法记录下景物的全部亮度的范围。此时可以使用包围法曝光,即使用不同的曝光补偿值,按照假定的标准曝光、增加曝光、减少曝光来拍摄多张照片,然后在电脑上完成后期合成处理。
综上所述,曝光增减的幅度以曝光直方图中指示的曝光曲线在暗部和亮部都以分别没有空缺和溢出为标准。
亮度范围大、反差强,需要补偿的程度就大;反之,补偿程度就较小。
2.如何拍出水的缥缈动感。
可能你对一些摄影家拍摄的那些如雾、如纱的瀑布或水流暗自钦佩,可到自己拿相机一拍时却发现怎么都没有那种缥缈虚灵的艺术效果。
原来,瀑布那种如轻纱如雾的效果是通过低速快门打造出来的。快门要低到什么程度呢?对于一般中等距离的景物,快门起码必须在1/15s或更长,快门速度越慢,流动的水体在感光元件上运动的数量就越多,水体的动感就越强烈。通常,1/4s的快门速度就具有相当不错的动感了,如果使用1s或更长时间的快门,则流动的水体将呈现更加虚无缥缈的水雾状态。
如下图所示,这是在阴雨天拍摄的,使用了F16的小光圈,1/2s的慢速快门,人站在远远的岸边石头上,使用自拍功能启动快门拍摄而成。得到的照片中瀑布瀑布如纱,很有诗意。
提醒
●拍摄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固定好相机,因为野外拍摄瀑布时,慢速快门极易因轻微抖动而使成像模糊,因此,使用三脚架,或者找个稳固的依托是非常有必要的。还可使用相机的自拍功能启动快门,这是为了避免手按快门而导致抖动。
●降低快门速度的技巧:这些方法可单独使用或结合在一起使用——选择阴天拍摄;在镜头前添加灰镜;等待黄昏或抢在早晨日出前拍摄或者降低相机的ISO(如降低到ISO 50,如果相机支持的话)。
●拍摄瀑布时,水量不宜太多,如果全部是水则无法突出流动的轮廓,只有白花花的一片。
●尽量选择深色背景作映衬,如深色的岩石等,以突出流水的白色状态。
3.如何让水花凝固。
在阳光下,浪花、飞溅的水滴等会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状态,十分漂亮。但它们却处于急速的运动之中,拍摄动作或快门速度稍慢,它们可能就马上消逝。要想留住飞溅的水滴,凝固这些美丽的瞬间,可以使用高速快门来实现。
数码相机要使用高速快门,如果光线充足,则我们基本不需要调整快门的速度,因为大部分数码相机的程序自动曝光曲线特征都是倾向于优先使用尽可能高的快门速度的;如果光线稍差,则通常可使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一般来说,较近距离的飞溅水滴需要1/500s以上的高速快门;中远距离的飞溅水滴采用1/125s以上的快门速度就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当然,对于需要的凝固拍摄对象而言,焦距较长时,所需的快门速度也相对要求较高,焦距短时所需快门的速度相对就要低些。
小窍门
●普通的家用小数码相机其快门时滞是很明显的,因此,按下快门需要有一定的提前量,通常是画面进行到差不多就按下,而不能等到取景器中看到水花时再按。
●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支持连拍功能,可以打开连拍,当时机到来时,对准被摄对象按下快门不放,一通连拍之后,往往总能够捕捉到一两张不错的瞬间。
●不要一味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快门来凝固水花,有时适当稍慢的快门可以让水花拉出一定长度的短线条,这样既不失瞬间的凝固,同时又使画面更富于动感。
下图中拍摄的是一次乘船旅行中,小船驶过时水面浪花飞溅的情景。当浪花溅起时,使用1/500s的快门优先模式,凝固住了水花溅起的瞬间,充分表现了水花的晶莹剔透。
水花
因为季节和天气直接影响着水量的大小,所以游玩水景要选择好季节与天气。
对于海景,通常选择晴朗的天气,这样才能够拍到通透的蓝天和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对于平静的湖泊、水库,如果在晴天有云的情况下拍摄,则蓝天、白云倒映水面的景象非常生动;如果拍摄瀑布,由于需要用到慢速快门,因此阴天拍摄能够容易得到较好的拍摄效果;拍摄小溪时,由于小溪边上通常有山石、树林,如果在晴天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拍摄,则阴影的强烈反差不容易处理,水花的高光与树木的阴影亮度差非常大,很难在曝光时兼顾那么大的亮度范围,得到的照片容易反差生硬、层次损失,而如果在阴天拍摄,柔和的光线可以容易地表现小溪的秀美,同时快门速度的可选余地也相应增多,分别使用低速和高速快门均可得到溪流的不同风格。
大雨天气当然会不太适合摄影,但小雨天气却千万不要轻易放掉。在对摄影器材采取了必要的防潮保护后,你完全可以在小雨中融入大自然,小雨天气天际的雨雾能够形成非常诗意的缥缈感,同时水边的树林等被雨洗后没有一点儿灰尘,而且,光线柔和,树叶显得格外的青翠、新鲜。
下面这幅照片拍摄的是丰水季节的漂流,拍摄于小雨天气的下雨间隙。由于雨后水量充足,漂流的河道水流水面比平时更为开阔;同时由于不是暴雨,没有山洪的影响,水面的清澈程度较好,没有浑黄的感觉;远山因为小雨的缘故,呈现出如画的雨雾,比晴天拍摄更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意境。
小窍门
阴雨天气光线照度是比较低的,如果用相机的自动程序曝光,由于快门速度可能较低,可使初学者拍摄时极易因手振动而导致画面模糊。因此如果相机支持,可切换到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并且设定为相机常用焦距的倒数相似的安全快门。比如你的相机焦距相当于传统相机的35~135mm,则就可以将快门设置为1/125s左右或更高。当然,光线更暗时即使使用最大光圈也仍然会曝光不足,此时相机会出现曝光提示警告,这时就应当灵活地进一步降低快门速度、稳定好相机,从而拍出理想的照片。
4. 如何表现小水体的微距。
在摄影爱好者眼中,水景的拍摄并不一定非得在名山大川,或者是在天涯海角,说得夸张一点,哪怕是乡下的一条脏水沟,只要你愿意拍摄,都同样能够得到生动的照片。
对于整体形象不是很理想的水景,如线条不优美、水面不干净、没有合适的主体、周边杂物干扰厉害等,此时在一般人眼中似乎没什么可拍,但如果我们“从小处着眼”,就会发现可拍的东西还真不少!请不要匆匆走过,静心在水边一处坐下来,甚至弯下腰,看看眼前的水草。如果你愿意,甚至可趴在水边的草地上,变化一下视角可能会带给你匆匆路过时看不到的一些景象。
5.如何低角度地拍摄倒影。
拍摄水景有一个与拍摄其他景物所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水面可以形成非常漂亮的倒影,如果倒影运用得好,可以与被摄主体有机呼应,有效加强气氛、衬托主体、表达水面质感。尤其是在微风吹拂下水面的倒影,静中有动,愈发可以衬托出倒影中景物的平和与宁静。
通常只在水面较清澈、没有明显的风浪或较大波动的情况下拍摄景物的倒影。当我们用眼睛观察到有较好的倒影时,如果直接举起相机拍摄,则得到的倒影可能在画面中面积较小,倒影的气氛强调得不够。那么如何才能得到较明显的倒影成像呢?诀窍就是——低角度取景,很简单吧!
我们只需蹲下身子,尽量让相机靠近水面的位置,你会发现:取景器中倒影在画面中所占据的比例是随着取景位置的降低而不断增大的。当倒影的面积一直增大到你认为合适时,就可以按下快门拍摄了!
以下这幅照片是直接在一个小湖的岸边以较低的角度取景拍到的,由于角度较低,湖对岸的矮树及其倒倒影影在画面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面积,有效地交待了拍摄者所处的环境。
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