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48425000000008

第8章 山景——横看成岭侧成峰(4)

在弄清楚了如何把林间秋色拍摄得颜色饱和的简单诀窍后,剩下的就是曝光正确与否的问题了。秋天的树叶在变黄后会掉落一部分,这将使得树木的透光程度有所增强。此时以透射光照射下的主体树叶的亮度为曝光的依据,依据画面中主体要表现的红、黄等各种颜色部位进行测光,良好的曝光效果就可以达到了。

下图照片拍摄于树木密布的一座山上,早晨半侧光的树林显得色彩浓郁,漫山遍野的各种树木也在不太强烈的林间散射光线下显得金黄翠山中秋景绿一片。后面的山石简化了背景,让近处的松树和满是秋叶的树木组成的画面显得既突出又比较简洁,秋味比较浓。

2.如何让人物与景物有机衬托。

山间摄影最忌摆个呆呆的姿势等待拍摄,通常的做法是要让人与景相交融。要想做到人景交融,就必须让人物在景物中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实施抓拍。找到合适的位置,设置好相机参数,对焦、取景,等待人物进入预定位置后果断按下快门。此时拍摄到的效果肯定比专门摆个姿势拍摄要自然得多。当然,拍摄人物为主的情况排除在此之外。

下图照片拍摄于风景秀丽的郊区,满山的绿地和山上零星分布的绿树林让画面整体呈现一片青翠。道上的一行牛群和牵着的牛的人在悠闲地观赏这一片景致。通过随意的拍摄,得到的画面肯定比人物站在那儿摆姿势拍摄要生动许多!

建筑与人物

小窍门

为了确保能得到较好的瞬间,抓拍时,建议充分利用相机的连拍功能,并且要准备好大容量的存储卡和充足的电池。

3.如何用不同焦距表现山间植物。

我们拍摄的视角不同,即使用的焦距不同,拍摄同样的山间植物,则所传达的意思也会不同。

一般情况下,广角能够充分表现拍摄对象所处的环境,能够容纳更多的景;而较长的焦距则会让被摄体占据更多的画面空间,同时能够起到有效虚化背景,使主体更加突出的作用,适用于拍摄景物对象的特写照片。

4.如何侧面地表达山林环境。

见微知著是一种侧面的表达法,也是山林环境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法,即通过拍摄山林间的某些突出细节,间接地表达山林的环境、季节等。

下图照片拍摄的是林间一颗大树上一侧枝的树叶。几片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娇姿欲滴,同时我们虚化了树叶后大片的树枝绿叶,通过对这几片树叶的特写,充分表现了树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山中最常见的松树是拍摄中最离不开的景物。但成片的树林并不适合松树的表现。因此一棵长得极其普通、生长位置毫无优势的松树可能就不会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拍摄的松树一定最能表现它的风骨,一般选择拍摄的松树,生长于悬崖石缝中或长年暴露在风口。这样要比拍摄一簇树林中的松树其效果要生动得多。由于悬崖峭壁上的松树其枝桠往往会向其中某一侧长长地伸出,这是因为它受到风和阳光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俊朗、飘逸的造型,非常适合收入镜头。

如何拍摄雪山胜景

雪是一种很能营造氛围的景致,并且雪景是不可多得的摄影题材,尤其对于南方的摄影爱好者更是如此。但拍摄雪景无论是从最基本的测光、曝光,还是到取景构图,都有着与拍摄其他景物所不同的特殊规律。如果不认真对待这些规律,拍出来的照片或者是灰灰的雪,或者是反差极弱,或者白色部分成为死白的一片,再不就是为了拍雪而拍雪,照片内容毫无新奇可言。

1.雪景的曝光技巧。

准确曝光是拍摄雪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了数码相机的某种自动曝光模式,雪景的曝光通常是倾向于曝光不足,相信用数码相机傻瓜机拍摄过雪景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因而得到的雪景通常也就是灰雪。

肉眼看上去是白色的雪景,拍摄成数码照片后,必须能够最大限度地与视觉效果相似,在感觉雪是白色的同时,还要求能够从肉眼感觉到的“白色”中再分辨出不同程度的“白色”,这就是雪景曝光要遵从的“白中求白”的原则。

如果你拍摄的雪景照片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那么可以说,你的曝光基本是正确的,或者说在后期时是有处理余地的。

雪景的曝光必须建立在标准的自动曝光的基础上,再适当减少1 EV左右的曝光,具体要看当时的主体的表现、周围反射情况、光线反差、拍摄意图等。数码相机由于具有极其方便的图像直方图查看功能,进入一个场景正式拍摄前,先试拍一张以查看直方图的显示结果,直方图我们要充分地加以利用。

主要观察影调分布曲线的右侧是否靠近了最右边的边缘是判断雪景照片直方图最简单的方法。如果影调分布曲线与直方图的最右边框有大段的空白,则说明照片曝光偏少,画面必将发灰;如果影凋分布曲线大量集中在最右侧,则说明曝光可能过度,高光的细节肯定会受到损失。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以相机的标准自动曝光为基础,以0.3 EV的步长增加曝光量,直至影调分布曲线非常靠近最右侧边框为止,宁可稍欠,切勿大量溢出右侧边框线。这样的照片就算后期不经过处理也基本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白雪

以上幅雪景图为例,这是一幅在空旷的山腰的雪景。散射的光线下,希望表现出白雪的细腻,但如果背景也全部是白色的雪,它们的亮度差将会变得非常小。此时如果曝光稍有不慎,画面的反差将偏向于灰色调,即使后期进行电脑处理,也势必会增加噪点而影响画质(通常低反差景物调高反差后很容易产生大量的噪点)。

按照上面介绍的直方图观察法,先按估计的+0.7 EV进行试拍摄。发现直方图右侧仍然有很明显的一段空白没有出现影调曲线分布。于是再适当增加曝光,总体+1 EV。在直方图中,代表肉眼所见的“白色”大量分布在靠近直方图右边缘一带,这表明大面积的白雪被表达成了仍然有一定细节的极浅的浅灰色(即视觉和心理上的“白色”);最右侧边缘处仅有非常少量的影调分布曲线,这表明最白的高光部分没有大量溢出。从上面可以看出,如果掌握了“白中求白”的诀窍,那么比这更复杂一些的雪景的曝光也一样能够应付自如了。

提醒

与传统相机比较,在数码相机中,有一种十分实用的功能,这就是直方图显示功能。直方图就是通过在LCD上显示出来的曝光量柱形图来确定照片曝光量大小的工具,通过直方图的横轴和纵轴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拍摄照片的曝光情况。在拍摄时能给摄影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对于现有数码相机作为回看或取景用的LCD液晶屏往往只有十几万像素,而且显示尺寸也不大。因此,这个小小的LCD液晶屏一般都不能完全表现出所拍照片的细节效果。在很多时候拍摄的照片即使曝光量不准确,也很难在LCD反映出来,数码相机内置的曝光量柱形图,就给摄影者查看曝光是否准确提供了一个好办法。直方图中的坐标图形就是数码照片的色调曲线,它表示的是构成图像的色调分布状况。直方图的水平轴方向是一个256级灰度标:左端为0,中间为127,右端为255。纵轴方向显示了构成各色调的像素数。线越向上就表示像素信息越多。直方图的水平轴从左到右代表照片中从暗部到亮部的像素数量,曝光准确的柱状图从左到右都有分布,明暗细节都有。同时,直方图的两侧是不会有像素溢出的。曝光恰到好处的照片,其直方图亮度分布在最暗和最亮之间。暗部与亮部都没有损失细节层次,也就是说右端 (最亮处)和左端(最暗处)都没有溢出。

一般说来,如果要想图像的层次信息不会产生肉眼能观察到的细节损失,那么直方图的分布在水平方向要大于直方图宽度的1/4。

2.如何用相机捕捉生动的场景。

雪景不仅可充当拍摄的主角,还可成为衬景或道具。如果你拍摄雪景时,发现雪的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镜头,那么不妨看看雪景中的人或物的活动表现,这时同样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因为有些雪中的场景是你平时所无法见到的。

3.如何运用简化的线条。

雪天如果要拍摄树林,要注意构图应力求简洁,否则极容易将画面拍得杂乱无章。乱七八糟的树林枝条纵横交错,严重影响画面的美感。对于杂乱的树林线条,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以少胜多、以大代小。即不要求多、全,只取一些有较好形象的枝条进行表现,同时用一些比较粗壮、高大的树林充满大部分画面,这样就能够达到构图简洁、主体突出的效果。

4.如何表现景的深度层次。

与拍摄其他风光一样,前景在雪景中一样能够起到深化画面层次的功效。

如果拍摄对象的形象轮廓不是非常突出,那么拍到照片上肯定就是一片白斑。这时适当地在构图时取下一些近处的景物充当前景,既能够突出雪的气氛,又能够让画面增强纵深感。

以与拍摄绿色为基调的春、夏景物的前景运用与其有所不同,它可以充分运用大光圈对绿色基调的前景进行虚化,从而突出主体。

而雪景则不能照搬,来虚化前景,因为带有雪的前景物体如果用大光圈进行高强度虚化,则将势必成为白花花的一团,缺乏足够的细节纹理,从而看上去好像画面上空缺了一块似的,很不美观。因此,雪景的前景运用最好结合广角和较小的光圈,这样才能让前景拥有足够的细节纹理。

5.如何记录雪花的踪迹。

大雪满天飞的景象非常壮观和富有诗意,但是要拍摄雪花纷飞的感觉却并不容易表现出来。

要让雪花在画面中“飞”起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般使用中速快门来表现雪花的动感。1/125s以上的快门速度会把雪花拍成白色的点状,而1/8s以下的快门速度又容易让雪花形成白色线条而破坏画面。另外,广角拍摄时快门速度可以稍慢,长焦时快门速度则宜较快。

●画面中要有合适的深色调背景。只有在深色调背景衬托下,雪花才能表现得出来,否则白色的背景会把同样是白色的雪花淹没掉,根本看不出雪花飞扬的景象。

●用闪光灯来表现雪花时要慎重。想用闪光灯时,要分别用不同焦距段进行试拍,广角时闪光灯可能会把雪花凝固成极小的白点,不容易看出雪花的气氛,长焦时则亦可能让雪花显得过于粗大。另外,闪光灯容易让近景过曝而远景曝光又不足。如果用慢门同步的方式拍摄的话,则又会因慢门而导致前景中的雪花运动变成模糊的一片。

6.如何对雪景中的山林取景。

如果是北国的林海雪原,那种冰天雪地的壮观景色自然不用发愁没有摄影的好题材。但如果是在一般的地方拍摄雪景,假如雪不够大、场景也不够壮观,这个时候如何避免杂乱、单调,拍出构图比较严谨的照片呢?

如果是这种情况,最主要的一点,必须在杂乱的雪景中寻找一个比较突出的主体,如同写文章要中心突出那样,并把主体置于画面中比较重要的位置(如黄金分割点附近等)。这样处理后,画面将会有主有次,重心稳定,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视觉中心,从而让平庸的景色在照片中也显得并不是那么简单。

以下图照片为例,雪后的山林花白一片,似乎哪儿都可以拍摄,又哪儿都不值得拍摄。这时选择了画面中两株比较挺拔的树干,它们挺拔的外形从山林间杂乱的雪中山林树林中脱颖而出,于是把它们安排在画面中心偏右处作为趣味中心。这样的一幅雪景拍摄就比随意取景好得多。

注意事项

1.拍摄山景时如何防护摄影设备。

去山区拍摄一般都会沿着开发好的既定线路行进,但如果希望自己另辟蹊径,寻找特别的景致,则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拍摄过程中要留意山林中起警示作用的标识,同时在出发之前最好通过网络或者向亲友咨询等其他手段,对目的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气候特征、景致分布等做足够的准备和认识,事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做好应对措施。

在拍摄过程中如果需要临时变换拍摄地点,这时不要只看镜头,而应该在看清周围环境的情况后再开始移动,这样不仅可以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说不定还可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在多雨雾或多雪的天气进入山林,或是在山中发现瀑布、流水等景色,此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水气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如果没有专业的相机防水外壳,则在这种环境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把设备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或者采用随身携带的塑料口袋自制一个简易的防潮装置也是很有必要的。

2.做好准备和“续能”工作。

一般来说,在山林中旅行的时间会比较长,有些爱好“驴行”的背包族还会选择在山区连续呆上很多天,那么要随时记录所见的美景或者旅游的趣味场景,就需要准备足够的备用电池和存储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为了达到画面稳定或者拍摄全景的拍摄效果,很多旅行拍摄的爱好者都会随身带上三脚架。为了不过多占用随身物品的空间和重量,三脚架尽量选择轻便易带的型号。如果没有携带三脚架也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在拍摄过程中灵活利用现场的“材料”,如设置相机自拍功能,然后利用现场的树木、平坦的岩石等达到相机稳定的目的。但是,在选择这些辅助“材料”时,应该注意检查其稳定性和结实程度,不要在主人离开的这一小段时间内发生跌落、进水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