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插图版)
48423200000017

第17章

如此看来,做人做事要如何拿捏好分寸,的确是一门高深学问,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只能以最自然认真的态度来待人处事,务求自己的思想言行适度而无所偏颇。

不着色相不留声影

【原文】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译文】

当轻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可是吹过之后竹林又归于寂静,不再留有风的声音;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时,身影会倒映在水潭上,但是雁飞过之后潭面不会留下雁影。所以,君子在事情来临时才会显出本性,而事情结束后本性又复归平静。

【人生智慧】

人为什么会感到不快乐,有大半原因是执着使然。执着于什么呢?也许是一段美好难忘的过去,也许是一份渴盼,都因为舍不得、放不下而缠扰不已。佛家说“诸相皆空”,万事万物的生灭皆是因缘,因缘具足则生,不具足则灭,所以说缘聚即合,缘尽则散。但世人往往提得起放不下,经常自陷于事物的得失之中,有人对逝去的恋情难以割舍,有人钻营于难以达到的目标……诚如作者所说:“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去而潭不留影”,风和竹、雁和潭都是因缘遇合,风过、雁去后缘即尽,一切又复归于寂静。

所以,对人对事应当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坦然去面对并接受现实中所有顺与逆的境遇。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原文】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译文】

清廉又能包容一切,仁慈宽厚又能当机立断,聪明睿智又不失于严求,刚直又不至于矫枉过正。这就像蜜饯虽由蜜糖泡制却不会过分甜腻,海产的鱼虾不至于过分咸涩,做人也要有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称得上具备高尚的美德。

【人生智慧】

物或人的性质相同者,通常容易聚合在一起,正所谓“物以类聚”,也因为如此,性质不同者往往互相排斥。所以自古以来,君子对小人、忠臣对佞臣,彼此都不见容于对方。在此作者告诉我们,做人应当秉持中庸之道——清廉又要能包容一切,仁慈宽厚又能当机立断,聪明睿智又不失于严格要求,刚直又不至于矫枉过正。

的确,如果过于极端,反而会让自己受到伤害,就像清廉刚直的人愤世嫉俗,便会失去容人的雅量;心地仁厚的人优柔寡断,则会显得缺乏决断力;而睿智的人自恃聪明,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人立身于社会,凡事当持中庸之道,不偏激、不妄执,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艳是幻境枯为胜境

【原文】

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译文】

鸟语花香使山谷绚烂浓艳,但终究是天地间的虚幻景象;溪枯水干草木凋零使崖石上一片寥落萧瑟,这才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人生智慧】

世间繁华如山浓谷艳,满眼绚烂春光,不禁让人眼花缭乱、迷失本心。却不知一切繁华都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人生终要面对的是一片石瘦崖枯,萧索荒凉的境遇。这难免使人倍感凄凉,然而也只有在这冷落的环境中才能让世人恢复冷静,静观本心、寻回真我。“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要迷醉于春风,它只是匆匆的过客,必须接受风雪的洗礼才能香彻骨髓。

因此,冷落萧索中往往蕴含无限的生机,人生的低谷逆境同样充满无穷希望。不要错过这个反思过往的难得机会,只有在冷静中找回本真,才能重获新生。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原文】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之证道,无如此三者。

【译文】

人的思虑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清明,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人的气概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才能舒畅悠闲,这时才能领会到心的灵明;人的意念只有在平和淡然的时候,才能谦虚和顺,这时才能获得性灵的真实本味。如果想要反省参证人生的真正道理,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了。

【人生智慧】

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凑,日子被永无止境的忙碌所填塞,仿佛稍微停下脚步,就会落后别人一大段路。人们究竟为何辛苦为何忙?为了改善生活、为了获取成就……相信每个人自有其答案,但是否想过,当我们一味疾步前行时,是不是已经错过了欣赏沿途景致的机会。

而且,当目标志在必得时,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只会日益尖锐。现代人常会埋怨,物质生活高了反而觉得空虚。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内心的真趣也可以不假外求,只要保有宁静淡泊的胸襟,就能获得悠然自得的情趣,也能免于成为物欲的奴隶。

心公不昧贼化家人

【原文】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译文】

眼睛看到的美色,耳朵听到的艳语,都属于外来的诱惑。至于人心的七情六欲和主观意识,都是属于内在的偏执。但不管是内在偏执还是外界诱引,只要自己能时刻保持清醒惕厉,做事循规蹈矩,那么所有心理的敌人都会变成帮助自己修养品德的助力。

【人生智慧】

不论外在诱惑还是内心偏执情感的威力有多大,在一个禁得起诱惑的人面前,都发挥不了任何影响力,反而会变成自我修养的助力。换言之,任何事物对人的影响都是一体两面的,可以让人向下沉沦,也可以是帮助人修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助力,这一切都要看人是否为其所役使而定。所以,耳目之娱可以调剂身心,也足以腐化人心;情意活动可以创造人生,也可以毁灭生命。

因此,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更要能自我节制,凡事取之有道,并谨守发乎情止乎礼的原则,才能不受外物的诱惑而蒙蔽了理性。

文章恰好人品本然

【原文】

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作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译文】

文章如果写到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时,其实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恰到好处而已;人的品德修养如果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时,其实和平凡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同,只是使自己回归到纯真朴实的本性而已。

【人生智慧】

你有没有发现,愈是简单自然的东西愈是耐人寻味。一件精雕细琢的精品,乍看之下虽令人惊叹,但震撼之后,还不如一件凿工简朴的作品耐看。一篇好文章往往能最真实地表达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雕琢藻饰反而让人味同嚼蜡。做人也是如此,品德修养至最高境界的人,和一般人并无不同,甚至更加谦和。由此可知,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因为保留最自然的纯真本性。

换言之,如果世人都能本着自然之道,以最纯真朴实的本性与人相处,不矫揉造作,那么人类社会必将更加自然和谐。

大量能容不动声色

【原文】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译文】

当察觉到别人欺骗我们的时候,不要马上在言谈之间表现出来;当我们遭受别人的侮辱时,不要立刻在神色情态上表现出来,这当中含有无穷的意蕴,也让人一生受用不尽。

【人生智慧】

每个人都不喜欢被人欺骗,所以一旦发现别人欺骗了自己,大部分人往往因满腔的怒火难抑,而冲动地揭穿对方的谎言。但是,以责难的态度使人恼羞成怒是无所裨益的,很有可能因此招来意外之祸,电视新闻就曾报道过这样一则事件:一男子向一住户借用厕所后,顺手偷了该住户的东西,结果被这家小女孩发现,小女孩当场揭穿男子恶行,并大声怒骂他,男子在恼羞成怒之下,竟将女孩杀害。或许有人要质疑,难道明知对方恶意行骗也不能揭穿,就只能胆怯地自认倒霉吗?并非如此,只是人人都有自尊心,当骗局被人当场揭穿时,他即使不立即报复,也会处心积虑地另谋诡计。

所以,在发觉对方用心不正时,千万要沉着应变,不要急于当场揭发对方,以免使自己受到伤害。同样,当受到别人攻击侮辱时,也不要立刻怒形于色,而要以容忍来取代愤怒,否则“相骂无好话”,许多憾事往往由此而发生。

花落意闲自在身心

【原文】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译文】

古代的得道高僧说:“竹影掠过台阶尘土并不会飞动,月影穿过池塘水面也不会产生波痕。”我们的儒家学者说:“任凭水流得再急周围的环境也依然宁静,花瓣飘落得虽然频繁但是意兴仍然悠闲自在。”人如果能常常怀有这种心态,以此来立身处世、待人接物,那么身心将会多么悠闲自在!

【人生智慧】

境由心生,一切虚幻的东西都如同竹影扫阶、月轮穿沼一样是虚无缥缈的,不会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既然这些镜花水月之事不足为依,那么一切虚幻的东西就不应以之为动。情欲物欲如同竹影月轮,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故面对这些诱惑心境宜静,意念宜远;心底常空,不为欲动,如阶上之尘,沼中之水,不受不实幻觉的影响。且人与万物无异,人间是非、尘世浮华又何苦看得太真,功名利禄不过如过眼云烟,何必寄予太多的痴情呢?心静,物不可使之动;身闲,境不可使之乱。也唯有气定神闲,才能心无挂碍、无欲无求。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原文】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译文】

能时常自我反省的人,平常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会成为进德的良方;而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念头一动,就像伤害自己的戈矛。由此可见,自我反省是使人疏通一切善行的途径,怨天尤人则是让人走向所有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真有天壤之别。

【人生智慧】

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要时时激活磁盘扫描程序来杀毒,激活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整理磁盘空间,这都算是保养计算机的基本工作之一。人的自我反省就犹如计算机的杀毒工作一般,它能检查并修正错误。所以,一个人如果能经常自我检讨,就能使自己免于做出有违义理的事情,而能奉行诸善,提高自己的品德。如果只知道怨天尤人,将一切不如意都归咎他人,觉得自己是受害人,而不愿自我省察、自我要求,终会因为缺乏自我警惕而一再犯错,最后坠入罪恶的深渊。

正如一台已经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如果听任病毒破坏系统,等到有一天连系统执行文件也遭到侵袭时,计算机就报废了。

情急招忿严厉生恨

【原文】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译文】

很多事情愈是急着弄清楚,就愈是弄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暂时缓和心情,也许冷静之后事情自然就明白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增加紧张气氛。有很多人你愈是指挥他,他愈是不服从。遇到这种人,不如暂时放松约束,也许他会自己觉悟,千万不要太过急切,以免强化了他的顽固,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人生智慧】

所谓“欲速则不达”,你解过纠结成团的毛线吗?如果有过经验,就能了解为什么愈急愈解不开线团,而待心平气和之后再去解它才能成功。因为人在心急的时候往往无法保持清醒,在这种情况下,非但理不出头绪,事情还可能愈弄愈糟。

好几年前有一位年仅9岁的小孩遭人绑架,歹徒向其家人索要赎金,但害怕日后被小孩指认出来,所以决定撕票。歹徒将小孩装在麻袋里,计划将他丢在河中淹死。当车行驶在桥上时,小孩在麻袋里不哭也不闹,而在歹徒将他丢下桥前,他饱吸了一口气。当他落水后,便用最快的速度在一口气耗尽之前挣脱出麻袋,并往河岸游去,小孩的冷静救了自己一命。

我们当取法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做任何事都不要操之过急,以免自乱分寸。

息心见性了意明心

【原文】

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译文】

内心空灵人的本性就会显现,如果不平息心中杂念就想见到本性,就像是拨开水波去寻找月亮一样;意念清净心灵就会明澈,如果不清除物欲烦恼就希望内心明澈,就像在布满灰尘的镜子上再增加一层灰尘一样。

【人生智慧】

保持清静宁和的心境,才能见真性情。沉浸在享乐中的人们通常十分昏庸,因为他们常为外物所迷醉,很难有一个冷静的头脑,而冷静是智慧之源。也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明心见性。只有内心了无杂念时,本性才能出现。如果善恶、是非、爱憎等各种杂念缠绕心头,要想发现本性就等于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一样不切实际。

修身养性是如此,工作学习也是如此,没有淡泊、超脱的心境,不仅在道德上难以有所修为,在学业、事功、技艺上也只能一知半解,难以达到最高境界。

心虚性现意净心清

【原文】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译文】

志节和义气足可傲视任何达官贵人,而韵致生动的文章足可胜过阳春白雪。然而,如果不是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它们,所谓的志节和义气就不过是意气用事,而生动的文章也成了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

【人生智慧】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铁砂也要经过熔炼才能成为纯钢。换言之,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经过磨炼才能成为有用之物。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经由高尚的品德来陶冶,那么不论学问有多渊博、志节有多清高,都会沦为所谓的雕虫小技和血气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