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在玩中学习的。比如家长可以买一个“形体箱”,让幼儿选择一定的形状投入相应的洞口,这样孩子就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了各种形体的名称。相比枯燥单调地教三四岁幼儿去认识这种形状,这种方法显然更为有效,而且让孩子兴趣盎然。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的自尊强烈到大人不可想象的程度。不过幼儿不善表达,他们自尊心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喜欢被表扬,不爱别人管着自己,但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有的幼儿自尊心过强,只能接受表扬,不能被批评,否则会产生反感;有的幼儿虚荣心很强,处处爱表现,唯恐别人超过自己,骄傲固执,认为自己做的永远是对的,永远是好的。
因此,我们既要保护幼儿正常的自尊心,以亲切鼓励来尊重、理解孩子,又要使孩子理解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意见。对孩子的错误看法,更要耐心分析,说服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还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
幼儿也有明显的交往需要。婴儿一出生就爱看人脸,他们喜欢对父母、亲属微笑、触摸,他们会依恋成人。而3岁的幼儿尤其喜欢和成人做游戏,总是缠着成人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但是孩子4岁以后,就明显地表现出对同龄同伴交往的兴趣。我们要教会孩子协商和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正确引导下,大多数孩子会变得活泼开朗、乐于交往。
幼儿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有时思考的问题令人好笑,也令人感动。比如,他们常常将事物加以拟人化的想象:1~4岁的孩子常常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他们会认真地和洋娃娃、玩具熊对话;会做一些很可爱的举动,如在奔跑中撞翻了椅子,会内疚地说:“小椅子,对不起。我撞疼你了。”有的幼儿看见别人摘花,会生气地说:“树妈妈不见了花宝宝,会很伤心的!”孩子们可能认为太阳是有脚的,因为它早上出来,晚上回家。手表也是有生命的,因为它在“走”。总之,2~3岁的孩子特别强调一切有用的、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有个性的;而4岁的孩子则通常认为,只有能自己移动的东西才是活的,不能自己动的东西就是死的;5~6岁的孩子已经受过一些教育,他们现在能够指出自己生长、繁殖的东西才是有生命的,如树、小动物和人。
有趣的是,不分国界,几乎所有的幼儿都有这样相似的想法。这种“拟人化”的事物观,把幼儿带进栩栩如生的童话世界,使一切自然事物和物品玩具对幼儿充满魅力。而幼儿时期的“拟人化”的事物观对孩子的科学思维是有好处的,反而有益于智慧与情操的发展。
因此蒙特梭利指出,幼儿是一个精神的胚胎,每个幼儿的精神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精神。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自己的创造者。在幼儿心理发展中会有各种敏感期,这种敏感期是与幼儿的生长密切相连的,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性。人的智力发展也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奠定的基础之上的。
敏锐的触觉让孩子更好地认识世界
练习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我们应该先让孩子在小盆里用香皂仔细把手洗干净,并在另一个盆里用温水再清洗一遍。然后,告诉他们怎样把手轻轻擦干,这样,也为孩子独自洗手、洗澡作了准备。
触觉训练
在练习前,我们还要教孩子怎样触及物体。教孩子用柔软的指尖部分尽可能轻微地分别触摸物体的表面,让孩子感觉到它们的不同。在接触两个表面时,让孩子的小手指尖一前一后地进行微妙运动,是培养孩子控制能力的最佳锻炼方法。刚刚清洁干净,并且还用温水浸泡过的小手增加了美感和优雅,整个练习是对孩子进行“触觉”培养的第一步。
同时,要让孩子在触摸时闭上眼睛,告诉他这样能更好地辨别感觉的区别,并鼓励他这样做,引导他不借助视觉来区别触觉产生的变化。
在对孩子进行触觉培养的启蒙教育时,老师或家长应积极参与,不仅要给孩子们示范“怎么做”,而且要保持安静,要握住孩子的小手,引导孩子用指尖尽可能轻柔地触摸两个不同的表面。当孩子感觉到它们的不同后,孩子就会按照被教授的方法不断地去重复体验不同的感受。
训练触觉的教具,最简单的包括一块平分为三个长方形的矩形木板,一个贴上光滑纸条或将木板表面磨得光滑,另一个贴上砂纸条,第三块则相间贴上光滑纸条和砂纸条。这是训练的初步阶段。如果想将触觉训练更加深入,还可以准备一批不同光滑度的纸条,从精细的光滑纸条到粗糙的砂纸条分多个等级。当然,也可以自己创造,运用其他材料来进行这种训练。
温度觉训练
进行温度觉训练时,蒙氏玩具是一套器皿,分别盛满不同温度的水。事先用温度计对它们进行测量,以保证有两只碗里所盛的水温度一样。它们都配有盖子,每一个盖子上都装着一个温度计。触摸碗的外面,就可以感觉到水所达到的不同热度。如果让儿童把手伸到冷水、温水和热水中,你会发现,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训练。如果可能,还可以用脚来重复这种训练。
重量觉训练
进行重量觉的训练时,则可以使用一些长8厘米、宽6厘米、厚0.5厘米的小木板。它们分别由紫藤木、胡桃木和松木三种木质制成,因此重量不同,分别重24克、18克和12克,相差均为6克。让孩子双手托起两块小木板,把它们搁在掌上。然后请他上下移动双手来估计重量。此时要引导孩子完全通过感觉对重量的不同进行区分,最好闭上眼睛而只由自己的重量觉来引导。
此时你会发现孩子能够通过训练自己完成这种猜测,并非常乐于重复这种游戏。
实体觉训练
实体觉训练也可以在平日进行。我们可以拿出一组长方体和正方体,请幼儿注意这两种立体的形状,仔细地、准确地观察它们,而且要提醒他们特别注意不同形状的特点。然后,把正方体放在右边,把长方体放在左边,只能触摸,不能用眼睛看,以此说出这些立方体的形状。然后再将这些立方体打乱,请孩子再来摸一次。不要以为这种训练对三四岁的幼儿很难,其实他们很容易做好。
用其他实物重复训练
然后,我们可以用布料来重复训练——可以找出亚麻布、棉布、羊绒织品、丝绸、天鹅绒等任意让人感觉不同的布料。最好将这些布料剪成相同的形状,颜色也尽量相同。请孩子来抚摩这些不同的布料。从粗糙棉布到精细丝绸,孩子可以根据布料的精细程度或粗糙程度,相应地采用果断的方式或轻柔的方式去抚摩它们。由于之前的练习,孩子能在抚摩这些不同的布料中产生极大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往往都自觉地闭上眼睛进行练习,为了达到尽力的效果,孩子甚至会用一块干净的手绢把眼睛蒙住,在抚摩布料时,把类似的布一块压在另一块上成对放好,然后把手绢解下来,自己检查一下是否出错了。这会让孩子觉得更有挑战性。
一只手练习完,让孩子换另一只手重复练习。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当他准确地回答出所摸的是什么面料时,你还可以要求他说一说,丝绸给你的主要感觉是什么?棉布呢?羊绒织品呢?亚麻布呢?除了对各种布料的触觉外,还有什么其他感受吗?如果有的话,是舒服的感觉还是不舒服的感觉?
这样会带来额外的收获,让孩子的表达能力也顺便得到训练。这种触摸和抚摩练习特别吸引孩子,能促使孩子从自己周围的环境中去寻找类似的感受和体验。
平日我们可以利用任何小实物来进行这种训练,小玩具人或者玩具动物、乒乓球、玻璃珠,尤其是各种不同面值的硬币,都是很好的训练工具。甚至还可以用玉米、小麦、大米、豌豆之类的小物体来进行区分。孩子们一定会为看物体不用眼睛而用手感到自豪。
触觉训练要多样化
在利用蒙氏教具训练孩子触觉之后,我们可以继续让孩子摆弄不同材质的东西,并且告诉孩子都是什么。比如塑料小盒子、毛绒玩具、水、气球等。
当孩子玩这些东西的时候,要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以此让孩子的触觉与概念(名称)一一对应。准备的东西越多样化越好,很快你就会发现孩子喜欢上了这种游戏,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你总是让孩子去触摸一样东西,当他知道是什么之后就再没有兴趣学习了。
因此,触觉训练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多让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打滚、翻跟头,有利于他们接触各种不同的质地的物体。让孩子玩土、泥巴、沙子、石子、水、玩具等。孩子洗完澡,可以分别用粗糙的毛巾和细软的毛巾给他们擦身体,还可以用毛刷、羽毛刷身体。用冰袋、热水袋慢慢接触孩子,用电吹风向孩子身体吹热风或冷风,让孩子感觉温度。这些其实都是触觉训练的一部分。
视觉训练与记忆力
视觉训练的内容比较丰富,因为视觉是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最直观的感受,而且蒙氏教育中关于视觉训练的教具也非常全面和细致。
首先是大小差别视觉训练。
立体圆柱
第一个系列是对立体嵌入物的观察。这种教具包括3个立体积木,分别长55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每一个积木上面装有10个小圆木柱,可以嵌入对应的孔里。
让孩子抽出所有圆柱,然后说:“请按照圆穴的大小把圆柱排在插座前面。”
当孩子把圆柱依圆穴大小排好之后,再问:“你看这样是不是已经按照大小顺序排好了?”让孩子看看排好的圆柱,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理解序列的意义。
再依次将插座拿开,把10个圆柱的次序打乱之后,鼓励孩子再试试看,按照它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好。最后别忘记让孩子把圆柱嵌入插座,放回教具架。
家长也可以用指示棒任意指一个穴,请孩子找出与圆穴相合的圆柱,并且请孩子在找到后把圆柱嵌进去;然后再以练习过的一组圆柱体进行演习,让孩子从插座上抽出所有圆柱。就这样,一直将其余各个圆穴的操作完成。
同样在工作结束,请孩子将教具收拾好并归位。如果孩子太小而不能完成这件事,可以协助孩子一起收拾玩具。
粉红塔
粉红塔是蒙氏教育的代表性教具。它适合年龄为2.5~4岁的孩子,不过比较前面的圆柱体而言,粉红塔较有难度,因此须先具有圆柱体练习的经验。粉红塔由10个粉红色的木制立方体构成,立方体的各边长度从10厘米到l厘米依次递减。在训练之前,记得先向孩子介绍粉红塔。然后,再示范立方体的拿法。用右手先拿最小的立方体,再将其余的立方体一一拿到工作台上。如果是较大的立方体,请用左手托住底面,两手搬运。最后将10个立方体不依顺序放在工作台上。
让孩子学会看出立方体的大小。此时教育者可以作出示范,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再让孩子去比较其他的立方体,选出第二大的,放在最大的立方体上面。然后再选,最后按照顺序依次积高一直到最小的立方体为止。如果这次是大人带领孩子共同完成,那么在排完以后,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将塔一个一个慢慢地取下来。然后再请孩子独立完成,从最大的立方体开始,依序堆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塔。这个练习首先可以训练孩子视觉对占用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同时也可以训练孩子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顺便还可以让孩子学习立方体的概念,如果孩子能够接受的话。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变化和延伸:比如可以改变立方体的序列。让孩子闭上眼睛,大人从排好的10个立方体中抽出1个,再请孩子睁开眼睛,找出它原来的位置。如果孩子能够准确地找出来,我们可以增加难度,把抽出的立方体藏起来,再让孩子去观察粉红塔,找出抽出来的立方体的原来位置。当然,在做完这些工作后,不要忘记请孩子将塔拆下来,收拾好,放回原处。
棕色梯
接着,我们还可以用棕色梯来做视觉训练。棕色梯适合大约年龄为2.5岁的孩子,它由10块棕色的木制长方体构成,长方体的长度都是20厘米,横断面逐渐递减,每一个横断面和粉红塔的一个面大小相同。
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熟悉这套教具,并示范教具的拿法,要用右手从上面握住最细长方体的中央部分,将其拿到工作台上。其他的长方体也同样一个一个搬运。注意,较粗的长方体孩子单手不容易拿,要教他们学会用左手托住底面以帮助搬运。最后,将10个长方体散放在工作台上。大人可以先示范长方体的排列,首先选择最粗的长方体,将它放在工作台上;再依次比较长方体的粗细,最后将它们由粗到细按顺序排列,将所有长方体靠紧。请孩子观察整体的形状,并问孩子:“要不要做做看呢?”然后请孩子自己练习。
这个训练可以让孩子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孩子专注的观察力和手、眼的协调性。而且,
色板
蒙氏专用教具还包括色板。它们由第一箱、第二箱、第三箱三个木箱组成,各箱中放着木制的或塑料制的色板,色彩有不同的颜色。第一箱内有红、黄、蓝三原色色板各2枚,共有6枚;第二箱则有红、黄、蓝、橙、绿、紫、桃红、棕、灰、黑、白十一色色板各2枚,合计22枚。第三箱由红、黄、蓝、橙、绿、紫、桃红、棕、灰九色色板构成,各色色板有七级明度的差别,合计63枚。
首先,向孩子介绍第一箱色板,而且家长要示范从箱子中取出色板的方法。可以先取出一枚红色色板,让孩子学习拿色板而不触及色板的颜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