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成就好孩子
48281600000002

第2章 人进行灌注的容器(2)

蒙氏教育注重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可以达到孤立化的环境,让他们从这种环境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专注于正从事的工作的状态。如果在孩子们正以蒙氏教具工作的时候去观察,你会发现虽然教室可能会有走动、10说话的声音,但孩子们都在为他们准备好的生活区、感官区、数学区、语言区、文化区的范围内进行自己的工作,参观者对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被手中的工作所吸引了。孩子们在他们自己工作的世界中,非常沉醉,甚至可以说,对他们而言,周围的世界已完全化为无形。

其实,目的单一、色调单一、形状单一的蒙氏教具反而对孩子们有一种无比的吸引力。其有利于儿童产生鲜明的印象并记忆清晰。而且蒙氏教具对年龄段的严格区别,也让困难度适应孩子的年龄水平,能刺激孩子工作的好奇心及欲望,使其专心投入工作。

蒙台梭利在《孩子的发现》中说:“感觉教具是根据物体固定的性质,诸如颜色、形状、容积、声音、疏密、重量、温度及其他性质,整理成套的。

例如,会发出乐音的钟是一套的,具有各种深浅颜色的色板也是一套的,或者以一套同形的阶梯来测定变化。有的教具则完全不同,譬如可以区别几何学不同的体形,或是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不论哪一种教具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但是每项性质的程度又有所差别,亦即每一个差距、变化的程度都相同。若是可以的话,尽量使其达到数学性的精确。”

分析具体事物的一种属性,然后再将这种抽象的属性整理成为具体,这就是蒙台梭利教具制作的出发点与依据。当运用蒙氏教具时,你会发现,就连教具中分数小人的底座卡也可以让孩子感到吃惊并且兴奋。

触摸孩子温暖的内心

孩子的内心是温暖的。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初,性本善。”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还没有经过社会浸染的时候,此时孩子内心的温暖,甚至比成人还要宝贵。教育者的关键在于与孩子的沟通,当我们去教导孩子时,应该以自己的心去触摸孩子温暖的内心,但要读懂孩子的心却不容易。不管怎样,与孩子之间交往日益减少,必然导致我们得不到孩子足够的信息。就父母或老师而言,他们的担心并不因沟通的减少而减少,而是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渴望让他们满怀担心和焦虑。

关于感受孩子内心的温暖,有这样一个例子。

爷爷送给小男孩一只可爱的小乌龟作为生日礼物。小男孩很喜欢这只小乌龟,他很想和小乌龟一起玩耍,但小乌龟初到陌生的环境,始终把头和脚缩在壳里。小男孩便用棍子捅它,想把它赶出来,但小乌龟却丝毫不买账。爷爷说:“让我教你一个更好的办法。”于是他让小男孩把小乌龟带进屋内,放在温暖的壁炉旁,不久小乌龟觉得热了,便伸出了头和脚,向小男孩爬去。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要用强硬的手段逼迫孩子,而应该以善意、亲切、诚挚的方式使他觉得温暖。当你触摸到孩子温暖的内心时,他就一定会愉快地完成你让他做的工作。正如蒙台梭利12说,人类的一切胜利和一切进步都源自人类内心的力量。如果一个年轻人,他立志以人类的医学事业为己任而努力学习,那么他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医生;但是如果他是为了继承遗产,或者获得美满的婚姻,或者其他任何物质利益而进行学习的话,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专家或者伟大的医生,而且世界永远也不会因为他的工作而前进一小步。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殊爱好和特定的工作,这些爱好和工作虽然平凡普通,但一定是有用的,即使幼儿也一样。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相信许多人都有过深刻的生活体验,即人们都热衷于服从指引他们生活道路的人,甚至甘愿为他作出牺牲。那么既然我们爱孩子,要使之服从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通过一个复杂的心理形成过程。换言之,你必须了解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一个叫伊赛亚的孩子在11岁那年自杀了。他死前曾对小伙伴说了一句话:“我真对自己的父母感到失望极了,他们太不懂我的心,他们爱的是虚荣,而不是我……”这让人非常震惊!每个普通的孩子都想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父母的关爱,即使两三岁的孩子也是如此!人们总喜欢用“天真无邪”来形容孩子,其实不然。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由于心理抵抗力差,反而容易出现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心理问题。不得不承认,孩子的心性与父母的想象是有一段距离的,大人往往与孩子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以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触摸孩子内心的温暖,读懂孩子的心思,才能博得他们的信任,也才有可能把孩子教育成功。

蒙台梭利有过这样一段话:“婴幼儿有很强的先天禀赋和潜在的生命力……但是成人常常有意无意地轻视幼儿的能力……他们在爱和帮助的外衣掩盖下,不断地干涉幼儿的自我发展。”她通过对孩子们的研究和观察,指出儿童在某个发展阶段有其独特的发展要求,他们对外部条件有极强的敏感性。但遗憾的是,许多儿童自发的潜能由于受到各种障碍而消失了。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两岁的幼儿对周围环境的秩序有强烈要求,他们出乎意料地爱整洁,坚持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在秩序被打乱的时候会无故哭叫;而1.5~3岁的孩子更喜欢行走,行走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有趣的练习,他们会一遍一遍地爬楼梯,而不理解孩子的父母却为了省事常常不许孩子活动;2~3的孩子喜欢用手捕捉一切,此时的幼儿特别喜欢抓握、倾倒、打开、堆积、投掷等活动。而到了4岁,孩子的触摸感觉更加完善,他们喜欢闭着眼睛仅仅靠手的触摸来辨认物体。

在语言学习中,孩子也有不同阶段的敏感期:从几个月大直到两岁,婴幼儿会热心地用耳朵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声音和词汇,他们会主动地模仿,这就是咿呀学语;两岁以后开始从无意识地理解语言到有意识地运用语言,这就是说话的阶段。

蒙台梭利认为正是这种肌肉的练习,配合手、口、眼的运动协调,促进了孩子的智力发展。一个懂得触摸孩子内心的大人,会尊重孩子的乐趣,乐意随着幼儿走来走去,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操作的机会;而没有兴趣去等待和理解孩子的大人,往往强迫地抱着、背着或用车推着他们前进,只是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

蒙台梭利一手创办的“儿童之家”,老师们观察孩子们的服从和自觉接受的关系。结果表明,孩子的个性形成时,服从也就潜伏于个性中了。例如,一个孩子尝试做某种练习,某一次成功了他会很高兴,但当14他继续重复做时,有时他仍会失败。但如果他经过一个时期的自愿训练,最终只要他自愿做时,几乎每次都能成功;当别人叫他做时,却会出错。

这就是外部命令还没有使他从内心产生自愿行动的结果。

大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言行,而忽略了孩子们所处的位置与高度。当一个成年人看到一个孩子蹲在路边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时,他一定会很好奇:“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呀?”而孩子的回答更让人奇怪:“在听蚂蚁唱歌呢。”作为大人,我们肯定会大惑不解:“蚂蚁怎么会唱歌呢?”可孩子的回答让我们更深感惭愧:“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呀?”

蒙台梭利认为,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服从”。要注意的是,通过乞求、命令或暴力使孩子服从,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最常见的错误教育方式。企图用这些手段达到教育目的是根本不可能的。

研究表明,幼儿特别不“服从”,甚至处于一定年龄段的孩子更喜欢反抗,特别“不听话”,常常“说反话”,甚至“反驳”,在四五岁时,这种表现似乎变本加厉。蒙台梭利认为,成熟的父母应当是善于了解孩子并且与孩子沟通的父母。他们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孩子们时常会做出令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大人们要做的不是马上训斥或者质问,而是平心静气地蹲下来,站在孩子的位置与角度,与孩子一起探讨,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在平日的生活中,大人们要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细节上。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行必有因的,比如他们哭闹或者不听话,其实都需要你耐心地了解其中的原因。不要再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的错误。

大人们要记住的是,成人的不同反应,也影响了孩子内心的节奏和情感。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育者,就必须先读懂幼儿这本充满奥秘的书,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

4

童年的秘密

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构成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是在他生命的早期形成的。因此,她指出:“为儿童的利益所作的孜孜不倦和真诚的努力使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秘密,正如科学的调查研究能使我们洞察众多的自然秘密一样。”

在蒙台梭利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她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指出儿童时期是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刚诞生的幼儿处于一种孤弱的状态,表现出一副令人怜悯的样子。但是,幼儿处在一个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内部潜伏的生命力是逐渐呈现的。具体地说,幼儿具有两种本能:一是主导本能,二是工作本能。幼儿的心理发展既有一定的进程,也有隐藏的特点。随着幼儿心灵的发展,深藏在幼儿心灵中的秘密逐渐展现出来。

现在,我们不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一起洞悉其童年的秘密。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有需要,这些需要有的是共同的,有16的又是特有的。通过对100个4~6岁的幼儿的调查,我们可以总结出孩子们内心普遍存在二十多种需要,而其中有六种是最强烈的:

第一种,当然是最本质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比如“我想吃好多好吃的东西”;“我想要买好多玩具”;“我口干了,我想喝水”;“我想妈妈给我买漂亮的衣服”。这些需要对于每个人都存在,只不过孩子们的这些需要显得更加直接和直观而已,他们的这种要求也更强烈。

第二种,是安全感的需要。“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打我、骂我”;“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吵架”;“爸爸不要老出差”;“妈妈上班去了,家里冷冷清清的,不好玩”;“我不想一个人睡觉,好害怕”;“我想妈妈生病快些好”;“希望奶奶不要和妈妈吵嘴”;“希望全家人都喜欢我”;“我害怕打雷和大灰狼”。这些需要也是人之常情,因为生活中有些事情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会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给予孩子安全感。

第三种,是“玩”的需要,即游戏、娱乐和运动的需要。“我还想玩拍皮球”;“我希望一直玩荡秋千”;“我希望看些好玩的动画片”;“我想爸爸妈妈星期六带我去动物园”;“我想买一套最大最美的积木”;“希望奶奶让我下楼去和小朋友玩”;“我想过生日,想要好多好多礼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一起跳舞、唱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乐中,孩子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也可以增加一些社会经验。

第四种,是和同伴交往的需要。“我希望和朋朋一起玩‘过家家’”;“我希望好朋友小明从他的新家搬回来”;“我希望天天上幼儿园,因为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在家里没人和我一起玩”;“我想让小朋友来我家看看妈妈给我买的新玩具”。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孤独感不可避免。如果孩子表现得非常想与同龄的小朋友打交道,这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标志。

第五种,幼儿还有受尊重、得赞扬的需要。“我希望每天都能得到一朵小红花”;“我最喜欢刘老师,因为刘老师表扬我”;“老师今天把我画的画贴在走廊里了,我好开心!”这些需要充分表明,幼儿也会有满足感和羞耻心,他们也有自尊。当他们的自尊得到满足时,往往表现出一种极大的愉悦。

第六种,是求知的需要。当然,对于幼儿来讲,求知只是无意识的体现,但同样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我好喜欢看书、听故事,我想天天有人给我念书,给我讲故事”;“我想学习孙悟空一样的本领”;“姐姐上学好神气呀,我也想当小学生”;“为什么月亮在白天不出来,晚上才看得见呢”;“为什么鱼可以在水里游,却不能在天上飞”;“大海到底有多大”;“我是从哪里来的”……幼儿的这些需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低向高螺旋式上升的。有些需要在整个幼儿期都占优势,如母爱、安全感、游戏活动等;而有些需要则有典型的年龄阶段特征。总体来看,3岁的幼儿对母爱、物质和听故事的需要最强烈;4岁幼儿对交往、体育游戏和劳动任务的需要更强烈;而5岁时,孩子的生理、物质的需要有所下降,而求知的需要与受尊重的需要呈上升趋势。

3岁幼儿的大脑重量已达1011克,而当孩子7岁时,脑容量发展到1280克,为成人的91%。此时孩子的大脑结构虽未达到成人水平,但已相当成熟。这是保证早期教育和智力活动的生理基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往往与游戏、玩具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