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说:“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否则儿童既不能正常地发展自己,也不可能受到有益的‘研究’!”她一直忠心耿耿于这个信条。在她的理念中,儿童不是一件物体,哪怕最初的时候(1岁以前)他们确实只如小动物一般地存在。孩子自小就应被当作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他们是一个个力求自身发展的人;他们绝不是在父母或教师手中被“教导”的生物,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自觉能动性的、独一无二的人。
每个孩子都不是一张白纸,或者说,不要把孩子想象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事实上,幼儿在初生时已具有自我发展心理特征的某些潜在素质,在3岁前就会表现出一些个别差异。但一般来说,这些差异更多地表现为气质特点,如活泼型、安静型。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在2~3岁,此时的儿童掌握并理解了代名词“我”,标志着自我的产生。
而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上。幼儿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到幼儿末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幼儿个性初步形成。他们开始产生“独立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观念中,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谬误:“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对成人的观念不加质疑地全盘接受的孩子,往往会受到表扬和肯定,而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孩子,总是受到指责和批评。研究表明,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
但中国的子女教育中心却是让孩子服从父母,一切事情由父母做主,对于一些理念和认识,完全是一五一十地灌输给孩子,让孩子毫无选择地全部接受。而西方的教育观念则完全不同,他们的目标是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注重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主、自强的品格。
灌输式教育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它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反常,心胸狭隘,当他们长大后,也会对社会和他人不信任、不尊重。大家可能会看到,在当今社会,社会责任淡漠,缺乏诚信观念,甚至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习性普遍存在,有的行为甚至被视为正当。在那些深受其害、没有抵制和反省能力的人们心中,人格的内涵已经趋于苍白,甚至已经失去了人格的自觉意识。虽然我们不能说原因完全是、但至少也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教育者剥夺了孩子从小自我发展的权利。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幼儿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容器;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而不能任意被改造。用知识或其他说法改造一个人,最终会使他们变成吸纳知识的工具,或许只要十几年的时间;但要陶冶一个人,使他成为真正有德行和情操的人,则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文化积累。也就是说,要毁掉一个时代的人是很快、很简单的,但是要培育一个时代的人则非常困难。
把孩子当作容器来灌输,是对他们的天赋才能和道德人格不负责任甚至是侮辱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很可能让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而最终导致人性之恶滋生、蔓延。人性之恶一旦不知羞耻地变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就很难逆转。在这种教育中,孩子作为有自觉的人、完整的4人的地位被忽视了。19世纪著名的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指出:“通常我们说‘自由(1iberal)知识’‘自由学科’以及‘自由教育’是大学和绅士所具有的特质,可是‘自由’(1iberal)这个字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从语法意义上来看,它与‘奴性(servile)’一词相对。”
可悲的是,许多人都不明白灌输教育的“奴性”特征,他们对这种教育充满了利益的真诚歌颂。殊不知,只有奴性才歌颂奴性。
在蒙台梭利的理念中,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影响应该是陶冶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陶冶是教育者和孩子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对孩子单向灌输的过程。真正伟大的教育本质上就是改变和养成习惯,而不去损害孩子一点一滴的本性。
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他曾经辅导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取得了不少成绩,自认为很有经验。但是近些年来,当他再次审视学生的作品时,却发现学生绘画的技巧虽然在提高,然而童真和童趣少了,他为此感到苦恼。他首先想到的是加班加点地培养学生,往往一顿饭分几次吃,甚至连中午休息的时间都搭进去了,平时下的工夫也不少,可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还是没有提高?后来一件很偶然的事,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那天,他上的是美术欣赏课,内容是介绍凡·高的绘画作品。当他刚刚讲完画家的生平,班里有一位男同学没有举手就脱口而出:“老师,凡·高和达·芬奇比,到底谁的画好?”这个问题问得太突然,让他没有丝毫心理准备。这位老师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是在胡问!达·芬奇是古代意大利画家,而凡·高是近代法国画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绘画风格都不同,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但这位老师很快由恼怒转为冷静。他认识到,这件事可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教育契机!普通的教学课堂上,提问时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因此学生们怕回答错了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就是一些学生的美术作品构思单调,缺少新意的症结所在!这位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反而表扬了他,夸奖他善于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且耐心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后来这位老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每周由一名同学提出教材以外的问题,让老师来解答。当然,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让人忍俊不禁:“扬州八怪”是谁?为什么说《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
为什么说蒙娜丽莎很美?这样一来,学生们其实是自己在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学习一下子从一种单调乏味的灌输过程中被解救了出来。
其实,此时的学生已经在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主动去学习、去纠错。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被点燃的火把。”前面提到的例子虽然是小学中的一个教育案例,但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教育同样有所启发。如果你把孩子当成了一个被动的容器,而一味地强迫他们去接受,或者望子成龙心切,提早对孩子进行读、写、算的训练,不顾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管孩子能否理解,是否有兴趣,是否乐意学习,也不注意选用适当的方法,只是一味地往孩子的小脑袋里灌输各种知识,这便是大错特错。想一想,你是不是这些教育者之中的一员?
常常看到许多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往往被家长关在家里背古诗、识汉字、解算术题。如冬冬的爸爸希望自6己的儿子聪明绝顶,能早日成为超常儿童,于是,他安排冬冬每天背两首唐诗,识10个汉字。可3岁的冬冬老是坐不稳,经常背着、背着就对飞来的小虫、桌上嘀嗒嘀嗒的闹钟产生了兴趣,不由自主地玩起小虫和闹钟来。爸爸见状不是气得大声呵斥,就是动手责打,一时吓得冬冬不敢再玩。可是没过多久,冬冬又“旧病复发”,不但越来越坐不住,而且学过的唐诗、汉字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这就是由于冬冬的爸爸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所导致的。他在这里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不知道给幼儿强行注入的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只是短暂的,是不可能长远和持久的;只有将孩子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才能对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甚至对幼儿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持续的影响。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总结出来的精华是:知识再多,只能管一阵子,发展能力,则能管一辈子。而能力的培养,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挖掘出孩子的自觉性,引导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从而使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教具并非玩具,却一样有趣
“从出生之日开始,儿童就处于刺激丰富的环境中。儿童用感官无意识地接收各种经验,并纳入有吸收力的心灵中。”蒙台梭利之所以持这样的观点,是缘于具体的研究。她认为在幼儿两岁后,就可以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些具体材料检验事物,让他们体会秩序感,并根据经验进行分类。这些手头操作可能对成人来讲易如反掌,但对孩子来说,独立完成这些游戏(或者说是工作),可以刺激肌肉活动,使大脑思维得到发展。
为此,蒙台梭利设计了一整套感官、数学、语言、文化教具。
对每个孩子的施教方法是不同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在学习中冒必要的风险。这也是蒙氏玩具所要达到的目的。蒙氏教具并非玩具,可能对大人来讲会显得单调乏味,但对孩子而言,却常常让他们乐而忘疲,而且蒙氏玩具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训练孩子的各种感觉。
生命的各部分牢牢相系,无法实际加以孤立分离,但蒙氏玩具却坚持孤立化训练。也就是说,抽出部分的构造与部分的功能、本质及特质,专门加以训练,从而使部分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简言之,孤立化的目的就在于将头部、四肢、躯干及其他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手等作为单一的对象来加以训练和发展。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就是,盲人的听力极8敏锐,恰恰就是因为他们的听觉是在完全没有视觉补充的孤立化状态中发展的。当这些孤立发展发挥到极致后,整体生命也就呈现出最佳状态。
在蒙氏教育班级中,日常生活区的教具适合幼儿的各方面协调发展,如辨别大小、配对、剪、切、穿、拧、捣等动作的训练。但是也要注意到一个疲劳性的问题,人们会发现,刚入班的孩子会对各种教具倍感兴趣,他们可以频繁地选择、更换工作。(注意:蒙台梭利将训练称为“工作”)。但过一段时间,当他们慢慢地熟悉这些教具之后,兴趣也就没有那么大了。但研究者发现,唯有一件工作魔力不减,这就是剪纸。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剪纸的游戏,他们玩起来乐不知疲。为什么会这样呢?
经过仔细观察,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其一,孩子们在家基本上没有动剪刀的机会,因为剪刀是利器,家长往往因为其他潜在的危害性而将剪刀列为禁具;其二,颜色缤纷、图形漂亮的纸对孩子而言,是个美丽的诱惑;其三,在剪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自动手,也就是他们自己成就愿望的过程;其四,在剪的过程中是自由自在的,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力来创作;其五,剪纸会给孩子们带来开心的成果——一堆花花绿绿的作品。这就是孩子们对剪纸有如此浓厚兴趣的原因。
而在剪纸过程中,教师不会加以干涉,而是让孩子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这让孩子有极大的满足感。这就是蒙氏玩具的吸引力所在。孩子们通过这项日常生活区的小工作不仅发展了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肌肉的灵活性,而且也培养了自我工作的耐心及秩序感。因此,看似简单的剪纸工作,实则并不简单。
蒙氏教具从不同感觉的孤立化状态来刺激与发展感觉的敏锐性,最终促进感觉的发展。这些感觉包括各个方面,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例如,粉红塔可以刺激视觉发展,而且还能起到感知大小的作用;色板当然是用来辨别颜色的。而要训练孩子的数学能力,同样可以利用教具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地把数学概念揉于其中。语言及文化教育教具不多,但也可以通过补充与延伸达到孤立化教学的目的。
孩子最感兴趣的恰恰是那些规范有秩序的动作。按串、倒、擦、剪、挤、刷、捣、拧、切、捏等动作来安排工作,虽然简单,但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如捣小馒头、串木块、切香蕉、捏芸豆、打泡泡等。这些与日常生活类似的工作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兴趣,有的孩子在几个月里都一直很喜欢做这些工作,特别是剪纸、打泡泡、捞彩色玻璃珠等。
而且在做这些工作时,孩子们会旁若无人地坚持很长时间,完全不知疲倦。对蒙氏教育不了解的人一定会感到奇怪:三四岁的孩子,怎么可能长时间一直重复那么简单的工作?这就是蒙氏教具的吸引人之处,因为正是在看似重复的工作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训练,动作越来越有秩序感、越来越精确,他们的自信心得到空前的满足,他们的耐心也越来越强。
根据视觉发展原理,蒙氏玩具还有长棒、棕色梯、圆柱插座体等,这些教具能刺激视觉的大小、粗细、长短、颜色等辨别性练习。奥秘在于,在练习中反复地刺激,最终使视觉得以发展。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文化教育三个领域也同样利用了孤立化教育原理。比如砂数字板、砂字母板、砂拼音板,都是在戴上眼罩的基础上学习,这样将触觉置于孤立化的状态,从而强化以触觉来认知,并深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