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1: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48213400000034

第34章 知识就是力量(3)

牟利罗的母亲一直想让她的孩子成为一名牧师,但是上天却赋予了他另一种天赋。有一天,当牟利罗的母亲从教堂回来时被她的孩子惊呆了。牟利罗把家里最神圣的画作《耶稣与羔羊》摘了下来,在耶稣的头上画了个帽子,并且把羔羊变成了狗。

这个穷孩子的家庭破裂了,他开始两手空空闯世界,追寻自己的梦想。他所拥有的只是取得成功的勇气和决心。最终,他不但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而且成为了一位具有伟大人格的人。他伟大得抛开了憎恨与嫉妒,而憎恨与嫉妒恰恰是他所在行业里的普遍现象。他也永远是穷人和不幸者的朋友。

1874年,一位操浓重方言的贫穷年轻人在南波士顿的一家机械厂工作。当他越来越熟练美国英语并且熟悉美国机构的运作方式时,他开始渴望接受教育。但是,他除了一点点工资以外没有钱,对自己生活环境之外的语言知之甚少,他又是如何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建功立业的呢?他是如何接受教育的呢?

4但是,这位苏格兰人找到或者说是创造了自己的方式。他找到了长老会的一位牧师,对牧师说自己非常渴望接受教育,但不知道如何才能受到教育。他说他非常渴望念大学,可是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了。这位好心的牧师告诉他,虽然他自己的工资很少,但是他会尽自己的全力帮助他接受教育。

生活在相同条件下的很多孩子仍然都是文盲,与机械厂里的其他工人一样。对于那些认为他试图接受大学教育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人来说,接受大学教育确实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对于他却并非如此。他的内心之中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前进,促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在这位好心牧师的帮助之下,他终于接受了大学教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并且成为新英格兰公理教会教堂——新老南的牧师。实际上,戈登也许是新英格兰最著名的公理教派牧师。

对于他的同伴来说,接受教育是一种多么愚蠢的想法啊!因此他无法享受朋友所能享受的夜晚和假期的快乐,但是,他的这些朋友只能永远在机械厂工作,只能从事平庸的事业。

霍勒斯·曼恩是马萨诸塞公共教育系统的奠基人,他就是排除万难追求目标的典范。年轻时他的梦想就是接受大学教育。为此,他不得不纺织稻草来赚取书本的费用,不过一年也只能读8~10周的书,但是,他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了一切困难,不久就进入了布朗大学。

他非常非常贫穷,像他这样贫穷的孩子大多都会放弃努力。他说:“工作对于我来说就像鱼需要水一样。”他给家里的信中这样写道:“如果以色列的孩子们能够有我一半艰苦,我想他们就不会膜拜金钱。我最后的9个便士与他的兄弟说再见已经很长时间了。我相信痛苦可以滋养人,但是它给我的滋养太多了。”曼恩在议会中战胜了亚当斯,亨利·威尔森说:“他所做的有关自由的演讲非常精彩,是全世界最出色的。”他被提名马萨诸塞州长,就在同一天被选举为安提克学院的院长。他接受了院长的职务,以非凡的热情和能力投入到工作当中,直到死去。

年轻的德国男孩简·保罗·里希特认为从他的牧师那里抄写他不能购买的书籍是一种恩惠。他抓紧点滴时间抄写书籍长达4年,直到自己有了一个像样的图书馆。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不成功呢?

保罗决心到莱比锡读大学。他在那里没有钱也没有朋友,但是他却想到那里接受教育,但是,天哪!很多穷孩子也都有着同样的目的。他不但非常贫穷,穿着简陋,而且非常腼腆,不知道该做什么。他给他的母亲写信说:“我不能被冻死,但是没有钱,到哪里去买烧火的木头呢?”贫穷的母亲也外债累累,但像其他的母亲一样,她还是偶尔会给自己的儿子一点儿钱。他给母亲写信,如果能给他8美元,他就不会再要钱了。年轻的保罗此时正在撰写一本书《愚蠢颂歌》,通过这本书,他年轻的热情终于变成了财富。他把这本书交给一个出版商,但是等了几个月也没有消息。他的书最终被退了回来,贫穷的保罗灰心丧气,只能另找出版商。

他用6个月的时间写了另一本书《格陵兰》。他从失败中找到了勇气,亲自带着珍贵的书稿去找莱比锡的出版商,但都遭到了拒绝。于是,他把书稿交给了柏林韦斯出版社。一天,正当他饥寒交迫的时候,韦斯出版社送给了他70美元的手稿费。但是他们不需要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出版社最终拒绝了他的所有作品。他或者放弃上大学,或者忍受饥饿。他发现“出名”这条路是很艰难的。他没有钱付房租,也无法忍受饥饿,于是他在夜里偷偷跑出来,回到母亲身边。但是,他莱比锡的房东跟着脚印来到了他的家。他找了一个朋友为他的债务做担保,他在母亲的房间里摆了一个小桌子,母亲和他的孩子们都生活和工作在这个房间里。母亲通过纺线到深夜来为自己的孩子赚取口粮,但是,他们仍处在饥饿的边缘。

但是里克特写道:“令人悲伤的贫困是什么呢?它就像为少女扎耳孔所带来的疼痛,然后你又把珍贵的珠宝戴在伤口上。”最终,这位饱尝辛酸却又非常乐观的年轻人终于在他的小说《看不到的小屋》上得到了回报。他的这本小说卖了226美元,他立即把其中的70美元送给了母亲。那是自豪的一天。每个人都在谈论这部精彩的小说,这个贫穷的孩子也逐渐有了名声。

著名人士给他的祝贺信像雨一样接踵而来。一位崇拜他的人送给了他50普鲁士元。他被邀请到宫廷去见歌德和席勒这样的名6人。现在已经35岁的他给母亲这样写道:“我在魏玛的几天似乎像活过了20年一样。我很快乐,非常快乐,快乐得不但超过了我的期望而且超过了我的想象。”他的母亲死了,他在母亲的手中看到了她利用纺线到深夜所赚得的那点可怜的钱的记录。他在有生之年一直珍藏着这份记录。他的著名作品泰坦在文坛掀起了一股风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里克特留给这个世界的遗产就是100部作品和一个高尚的人格。

“我有钱上大学吗?”很多不名分文并且知道大学学习需要多年的牺牲和奋斗才能完成的美国年轻人这样问道。

确实,对于那些理想远大却必须自己赚钱读大学的年轻人来说,这样情况似乎确实很困难。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那些引领人类社会前行的人,通常都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奋斗。下面这些人就是自我教育的典范:本杰明·弗兰克林、乔治·华盛顿、瓦特、史帝文森、莎士比亚、拜伦、惠蒂尔、加里波第、林肯、格里利、狄更斯、爱迪生。

下面是一些出众的、读过大学的人:丁尼生、罗尼尔、霍尔姆斯、爱默生、朗费罗、比彻、韦伯斯特、查尔斯·金斯利、拉斯金、俾斯麦、达尔文、托马斯·阿诺德、雪莱、福勒贝尔、吉布、杰斐逊、汉密尔顿、牛顿。

就在林肯前往华盛顿参加自己的第一任就职典礼的时候,他在经过拉哥斯学院时,指着学院说:“唉!那是我永远的痛,就是缺少大学教育。我真羡慕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