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一种方式思考人生
48178100000044

第44章 发怒一分钟,就失去 60秒的幸福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苏格拉底

发怒是由于外在强烈刺激而引起的一种不良情绪反应,人在发怒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紧迫,脸色改变,甚至全身发抖,这些变化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心理学家认为,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的人只会越来越易于发怒,而不会越来越减少发怒次数,而过度的发怒将导致人的心、脑等各内脏器官受到损害。

怒,七情之一,人皆有之。众所周知,经常发怒会损伤身体。所以,讲究养生和长寿之道的人,都很注意“制怒”。因此,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尽可能通过自我调节,避免发怒。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发怒的害处,以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林则徐小时候是个急脾气,做事有时难免毛糙。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认为这毛病对孩子将来做人做事都很不利,于是林父就把儿子叫到跟前,和蔼地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林则徐平日就爱听爸爸讲故事,便安静地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听。林宾日针对儿子性子急,办事毛糙的毛病,讲了一个“急性判官”的故事。

从前,有个判官,非常孝顺父母,所以每遇不孝的罪犯,就制得特别严。一天,有两个人扭来一个年轻人,他们对判官说:“这是个不孝之子,他不仅骂他的娘,还动手打他娘。我们把他捆了起来,他还是不停地骂,我们就堵了他的嘴。老爷,像他这样大逆不孝的后生该不该罚?”判官一听是个不孝之子,立刻火冒三丈,就喊:“来人呀,给我结结实实地打这个逆子 50 大板!”这个年轻人有口难辩,只好挨了 50 大板,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这时,有个老婆婆拄着拐杖急匆匆地进来,边哭边焦急地说:“请大人救救我们,刚才有两个盗贼溜进我家后院,想偷我家的牛。我儿子捉住他们,要送官府。可是,两个强盗反把我儿子捆走,不知弄到何处去了?求大人赶紧替我找找儿子,我只有这么一个孝顺好儿啊!”

判官一听,心中禁不住忐忑不安起来,心想:莫非刚才是恶人先告状,刚才打的就是她儿子?忙叫人去找那两个捆人的人,但他们已溜得不见了踪影。这时,被打昏的人突然呻吟了一声,老婆婆循声一看,那不是自己的儿子吗?怎么被打成如此模样,心里一急就昏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了。

林则徐听了爸爸讲的故事,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意义,便说:“爸爸,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克服急躁情绪。”林宾日说:“我看你性子急,很为你的将来担扰,通过这个故事,希望你好好改正自己的毛病。”林则徐从此就非常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做了大官以后,仍不忘父亲的教导,在书房里挂上“制怒”匾,以时时警诫自己。

心理学研究表明,脾气暴躁,经常发火,不仅增强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而且会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有效地抑制生气和不友好的情绪,使自己更融于他人,最有效的方法在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及得到亲人及朋友的帮助与劝慰。少发火的人,其死亡率和心脏病复发率会大大下降。

为了控制或减少发火的次数和强度,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1.切忌常发怒,后果很严重。发怒时可造成心血管机能的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脑血栓或心肌梗塞,以及高血压患者的猝死。因此,当你要发怒时,首先想想自己的健康,提醒自己发怒的后果。

2.有意识地控制情绪。当愤怒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

3.适当进行自我暗示、激励。就是给自己提出任务,坚信自己有能力控制个人的感情。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与自我激励,便可以调整内心,获得战胜怒气的精神力量。

4.反应适度得体。当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任何人心中都会火冒三丈,但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心平气和,冷静处之,让对方明白他的错误之处,而不应该迅速地做出不合理的回击,从而剥夺了对方承认错误的机会。

5.宣泄法。大声喊叫或大哭一场,亦或是摔打一些无关紧要的物品以释放内心的冲动。此外,与别人聊天也可以宣泄心中的烦闷。

6.换位思考,就事论事。如果任何事情,你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有很多时候,你会觉得没有理由迁怒于他人,自己的气自然也就消了。

7.自我按摩。怒气会使你的颈部和肩部内的肌肉紧张引起头痛,自我按摩头部或太阳穴十秒钟左右,有助于减少怒气,缓解肌肉紧张。

8.宽容大度。对人不斤斤计较,宽容待人。当你学会宽容时,爱发脾气的毛病也就随着那些不愉快的情绪自行消失了。

9.用冷水洗脸。冷水会降低你皮肤的温度,消除你的怒气。

10.闭目深呼吸。把眼睛闭上几秒钟,再用力伸展身体,使心神慢慢安定下来。

发怒一分钟,便失去 60 秒的幸福。所以,让我们远离愤怒的情绪,尽情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