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48161900000038

第38章 打好基础,建立广博的知识结构

当代科学技术在分科越来越细、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日益走向综合化、整体化。与此相适应,它要求现代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要既“专”又“博”,尤其是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更需要有一个广博的知识结构。而这个结构一般需要有 3 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支柱。

第一是哲学的指导。这里讲的哲学是指具有哲理性的头脑,它居于统帅地位,对人的一切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有人评价爱因斯坦的成就时认为,他应获五次诺贝尔奖金,并认为他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首要因素是具有革命的、批判的、科学的怀疑精神,也就是指导他认识客观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正确的。当然,爱因斯坦是十分聪明的,但导致成功的聪明,本身就证明了思维方法的正确。

第二是语言的修养。这里说的语言包括本国语言和外国语。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语言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使人增强理解力,便于获取信息。语言修养好,就取得了向定性学科领域深入的自由。外语修养好,掌握外语多,也就取得了迅速、及时、准确、大范围掌握外国信息的自由。语言又是表达思想、输送信息的重要工具。外国语言和本国语言是相通的,对外语的掌握是以本国语言为前提、为基础的。有的译著通俗流畅、文字优美,有的译著仅仅能基本表达清楚意思,有的甚至语言晦涩。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译者本国语言水平的高低不同。因此,要想在科学上有所成就,或向多学科深入,就必须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的修养。

第三是数学的训练。当代的科学技术,要求创造型人才具有数学的基本功。现在有许多学科已经由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描述,运用了比较深的数学工具。几十年前,数学主要还是在力学、物理学中发挥作用,缺乏数学训练的年轻人只要避开数学、力学、物理学等学科即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而现在,数学不仅比较深地介入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几乎每个领域,也介入了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100 多年前,马克思就有远见地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他是非常注意研究数学的。可以预计,今后的更多学科,会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定量化。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估计到今后四五十年的发展,要用战略眼光来对待这个问题。

数学训练对人们的更深的意义,在于它能给人锻炼出一些优秀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我们说明某一阶段社会道德精神面貌如何,只是靠着观察和大概的估计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如能根据随机抽样做出统计,或根据设计的实验拿出一些项目的统计数字,就具有了说服力。

数学训练可以使人的思维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由已知条件推出新结论,由已知量解出未知量,这种推理的思路和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工作。数学训练还可使人的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简明性,以精确和简明的数学语言把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使人的思维具有辩证性。客观事物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在高等数学中已有了体现。这种辩证性的特点,可以帮助人正确理解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关系和变化。

青少年如果能够通过各种学习围绕以上三大方面建立比较坚实的基础,就取得了向各个分支学科深入的自由;基础越坚实,越深厚,自由度也就越大,就有助于使自己成为当代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