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容不得别人犯错误,他们不明白,虽然精明但宁愿装糊涂,才算是真正的大智慧。在小事上要求过高、自以为精明的人,恰恰不通人情世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由此可见,我们做人既不能糊里糊涂,浑浑噩噩,也不能过于刻薄严格,多细小的事情也得一清二楚,但非斤斤计较,而是要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即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精明。
唐朝的武则天当政时期,极其宠信狄仁杰,狄仁杰到京都赴任后,武则天为表示对他的亲近,便对他说:“你在南郡时,出色的治理才能有目共睹,但是许多人在背地里诽谤你,你难道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狄仁杰非常感激武则天对他的信任,但却说:“我之前并不知道是谁诽谤我,正因为不知道,仍能与大家和睦相处,所以我宁愿一直像过去一样不去探寻他们是谁。”武则天听后,很是欣赏他超出常人的宽宏气量。可狄仁杰明白,就算知道那些造谣者的身份,也没有任何好处而言,而诬陷者还有可能因为害怕报复,而对他造成更大的伤害。狄仁杰的刻意糊涂,不仅保护了自己,还在武则天面前留下更好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曹操一生谨慎多疑,但每次遇到了关键性的问题,也是宁可“糊涂”而不选择“精明”,以此来笼络人心。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逃。在诸多战利品中发现了一封重要的书信,是曹操的部下暗中写给袁绍的信件。有的人就向曹操建议:“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便让自己的部下烧毁了那封信件并且不再追问那件事。曹操此举可谓大有学问:第一,袁绍已经败北,那些观望骑墙者,已经无法再左右摇摆,完全没有查出他们的必要;第二,曹操此时正当用人之际,彻查内奸反而会乱了军心,削弱自己的实力;第三,曹操抓住这个机会表现自己的宽宏大量,不但让原有的亲信更加忠心忠诚,也能让原本犹豫不决的人不再举棋不定,更能凭借好名声招来更多的人才。所以,他在有些方面宁可糊涂。
这种不计较于小事而着眼于大事的智慧,不但能让人在外从容处世,并且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剂润滑剂。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一味地刻薄严格,样样要算个清清楚楚,分出孰是孰非,不留一点余地,那么,一定会有危机出现在这个家庭中。相反,如果夫妻双方在琐事上都能装点糊涂,处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那么这个家庭就肯定温馨和睦,其乐融融。
如果夫妻双方在琐事上都能装点糊涂,处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那么这个家庭就肯定温馨和睦,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