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释义
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的社长北田光男先生,总结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了金鱼缸效应: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这条管理界的黄金定律,旨在指导管理者:应增加管理制度的透明度,以使下属清楚每项管理措施的来龙去脉,进而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尤其在财政支出上,更应该详尽地告知给每位下属。
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尽量公开管理制度,以使下属明确实施方针,并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这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信任。如果管理者一意孤行地进行暗箱操作,下属便会将工作的热情渐渐转化为一种猜忌,进而使企业因内耗而轰然倒塌。
与此同时,唯有让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管理者的行为才能置于下属的监督之下,从而有效防止滥用权力的现象,并强化了管理者的自我约束机制。此外,下属在履行监督义务时,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敬业、爱岗和创新的精神,也会自然得到一种升华。
增加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鱼缸透明的前提,是鱼缸缸体采用的透明材料,此外,就是有着清澈、通透的水质。所以,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为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提供“透明的鱼缸和清澈的水质”,而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就是透明的鱼缸和清澈的水质。
因此,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始终遵循和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企业的各项工作。只要做到了公平、公正,就自然不用害怕公开了,而企业管理的公开、透明,又会对企业管理本身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企业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
经典案例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创业初始时,总裁松下幸之助的手下只有七八个人。也许对于其他自主创业的小企业而言,管理者完全没有必要向下属公开账目,然而,在只有寥寥几个员工的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已经开始公开公司的盈亏情况了。他每个月都会跟公司的会计结算盈亏,然后再将结果向所有员工公布。
对于松下幸之助公开盈亏的做法,员工们开始都半信半疑,因为当时还没有别的企业这么做。他们认为公司赚了多少都是老板个人的,只要每个月能按时给他们发薪水就够了,其他的他们不想多管,更何况老板大多数都忙着怎么赚钱,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公司每个月做了多少笔生意。因此,员工们认为松下幸之助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过不了多久,他便会失去这份耐心了。
后来,员工们惊奇地发现松下幸之助是真诚的,于是,他们渐渐开始关心起每月的账目来,随着盈利一天天的增加,员工们渐渐地都兴奋不已,因为那些可都是他们努力工作的成果。与此同时,员工也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种暗自较劲的心理:下个月非加倍努力不可,一定要成为公司贡献最多的那个人!在松下幸之助公开盈亏的做法之下,员工都充满了激情与力量,公司的业绩也随之越来越好。
不久,松下电器公司便因业务扩大而设立了分厂,此时,松下幸之助将分厂负责人视为事业的经营者,并允许该分厂独立经营,但却要依然保持公开盈亏的制度。当分厂的负责人每月向松下幸之助报告盈亏时,他都指示其也向员工如实公布。他认为,公司的经营状况应当让员工清楚地了解,以增进企业的和谐因素。
就这样,松下公司将公开盈亏的制度延续至今,其麾下每一家公司的负责人,都必须将自己公司的账目,向松下产业工会的负责人公开,而工会的负责人看过账目后,便彻底了解了公司的营运状况,自然不会再对公司提出无理的要求了。如此一来,松下公司的劳资双方自然便取得了互相信任,进而建立了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
智慧启迪
一家企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便是下属有没有产生抱怨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产生,大多都是由于制度的不透明引起的。因此,但凡有点智慧的管理者,都懂得增加管理制度的透明度,以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使下属抱着欢快的态度工作,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扩大一些透明的范围
管理者若能设立像玻璃那样透明的制度,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是最理想的,因为没有一个下属能在牢骚中创造出奇迹。管理者应尽量扩大企业可以透明的范围,而不仅限于财务上的盈亏,甚至连技术、管理、经营方针与经营实况,都应该让自己的下属了解,以此来唤起与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并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
树立一个公正的形象
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在企业内部透明化,对待客户也应该实行透明制度,从而为企业树立一个公正的形象。没有客户喜欢跟兜圈子的企业合作,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透明公开的合作伙伴。唯有如此,当生意来敲门时才不会产生隔阂,智慧的管理者都懂得将问题摆在桌面上一定比遮遮掩掩有效得多。
创造一种信任的氛围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或许有些不能公开的秘密,但关于下属利益的一切事物,管理者有责任开诚布公地让他们知道。透明地处理企业问题,即能让下属对企业更加信任,又能让管理者得到下属的拥戴,进而使上下级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在这样一个互相信赖的氛围里工作,能提高下属工作的积极性,效率自然也会随之有所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