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48111600000015

第15章 饮食诸方面(12)

中国人喜欢玩数字游戏,连食物也讲究数量的禁忌。例如中国一些地方在招待客人时,有煮荷包蛋的习俗,但绝对不能煮两个蛋招待客人,否则会被认为贬低或侮辱了客人,会引起极大不愉快.因为民间认为“二蛋”是骂人之语,指男性睾丸,若打两个鸡蛋,正好犯二蛋之忌讳,故而忌之。为使客人不至于难堪,又显得主人大方,一般打三个蛋或四个蛋。婚宴席上,上菜忌单数,俗以为“好事成双”。而丧葬席上,菜肴数量切忌成双,以单数为佳,否则认为“祸不单行”,有骂人之嫌。山东一带,过去供神敬祖的饭莱酒,一般也忌双数。

(二)饮食方式禁忌

习俗不同,饮食方式亦不同。民间饮食方式禁忌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其诸多禁忌事项均是围绕讲礼仪、图吉利而展开的。

首先,中国人热情好客,喜欢在自己家中款待亲朋好友。因此在待客礼仪上,也有一些饮食禁忌。如山东一带,客人进门的第一顿饭忌吃水饺,因为水饺是送行的食品,俗称“滚蛋包”,意味着客人不受欢迎。河南郸城一带,待客忌三盘菜、八盘菜,说是“三个盘子待鳖,八个盘子待王八”。一般是莱多为好,豫北一带有“七个碟子八个碗;的说法,表明菜肴丰盛,待客心诚。吃饭时,主人要亲自给客人盛饭,盛饭时忌勺子往外翻。一说这是犯人牢食的舀法;一说是为了避免财水外流。吃饭时,忌讳将空碗碟收走,忌讳席未散抹桌扫地,俗以为这是”赶客“的举动。在好客的苗家作客时,主人常热情款待客人,吃饭时,主人会把鸡心、鸭心当作佳肴拈给客人,但他们这时忌讳客人一人把鸡心,鸭心独食,而希望客人与在座尊长老者们一起分享鸡心、鸭心。否则,会认为你不懂规矩,粗野无礼,从而被视作不受欢迎的人。在我国一些地区,人们最忌讳在宴客时把茶壶、酒壶的壶口向着客人,这被认为不吉利,引起口舌。

筷子和碗是中国人进餐必备的用品,因此,使用筷子和碗也有许多禁忌。民间忌讳吃饭时用筷子敲碗,这是因为旧时乞丐讨饭时是这样做的,所以,为避免”穷气“要禁止这种行为。拿碗的手势一般是五指自然捧着饭碗,忌讳用手掌平托碗底,这也是乞丐要饭的样子。”盛饭时,忌从窗口递进食物,俗以为只有对坐牢的犯人才是这样做。饭盛好后,民间又忌讳将筷子插在米饭碗上,据说这是丧葬时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让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也有许多地方忌讳将筷子横放在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方法。据说明代以前有把筷子置在碗上的习俗,后来明太祖斥为恶模样,因而后来逐渐成为一种禁忌。支放筷子时,不能在杯碗两旁一边放一根,否则不吉利,因为“快(筷)分开”了,当然不好。选用筷子要两根-般长,不可一长一短,否则令人想起“三长两短”的不吉语。筷子一般用右手拿。《礼记·内则》云:“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左手拿筷子,民间以为反常,俗称“左撤子”。拿筷子的位置一般要适中,忌讳拿得过高或过低。俗以为从手拿筷子的部位可以占卜出小孩日后结婚对象离家是远还是近。手拿筷子过高的,对象一定寓家远,手拿筷子过低的,对象一定离家近。这样,担心孩子将来远离父母或者不愿孩子没出患地守在父母身边的入就必然各有所忌讳。吃饭的筷子如果掉到地上,则预示不吉利,果真如此,要用掉下的筷子在地上画个“十”字作破解,然后再使用。

吃完饭后的碗,严禁倒扣在桌上.这是因为吃汤药时,喝完盾常将药碗扣于桌上,以示以后不再生病服药。如扣饭碗,则恐易生病不能进食。民间忌讳用破碗招待客人,这是因为过去远途押解犯人,给犯人吃饭用的碗。吃完就要扔掉,所以店主一般选用破碗给犯人,扔了不可惜。然而,用破碗招待客人等于把客人当犯人看待,人们当然也就忌讳了。

赴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活动,参加宴会也有许多禁忌。首先,出席宴会忌无故迟到。被邀出席喜庆宴会应当如期到达,这样才有礼貌,既显示了对主人的尊重,也是尊重别的客人。若故意迟迟不到,给人一种甩派头的感觉.在民间风俗中还有一种忌讳,忌讳“凉桌”,即已安排席位,但不到席。特别是婚礼喜庆筵席上更忌有“凉桌”现象发生,俗以为这样会给新婚夫妇的一生带来不吉利。其次,赴宴忌座次失序。传统礼俗十分讲究尊卑有序,在家庭筵席上主要是以辈份排序。同辈份的才考虑年龄和官阶。民间婚丧庆筵多讲究座次有序,尊者上座,卑者下座或侧座。长者未入座,而先坐,叫抢座。尊长的位置被迫安在左、右两侧或下席,这叫座次失序。座次失序在民间是十分忌讳的,往往会发生罢宴、闹宴等事件,因此乡村办喜事都专门请一人作司仪,负责安排酒筵上的座次。筵宴开始,陆续上菜,上菜也有许多禁忌.民间风俗,上莱忌从尊位上桌,否则是对尊长的最大不尊;但上桌的菜,首先要放在尊长面前,尊长动筷,其他人方可开吃。宴席上什么能吃,什么能喝,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喝,都有特别的讲究,不懂这方面的禁忌就会失礼、出丑。高档筵席中的工艺拼盘以及作为陪衬或装饰围边用的雕花和食用装饰物是忌讳吃的,这些东西虽然可以吃,但容易给人以粗俗和贪吃的印象。拔丝菜随上的一碗冷开水,随基围虾上的一碗玫瑰汤,前者是供拔丝菜降温用的,后者是供洗手用的,切忌当汤羹饮用,否则就会给人一种少见识的感觉。

俗话说“入乡随俗”。到异域他乡作客,一定要了解当地的饮食风俗习惯,切莫犯了人家的忌讳。不然的话,就会闹出笑话,或者发生误会。

(三)食品制作禁忌

人们在日常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可能有时因技术原因而导致食品制作不成功,因此、人们往往把这种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某种神秘的作用,由此产生了许多食品制作禁忌。

如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不食不洁之物(猪、驴、骡等),而牛、羊之类是可以食的。但可食用的牲畜又要看宰杀者是谁.宰杀者若是阿匍或者懂得宰杀规矩的伊斯兰教信徒,则认为是洁净的,可食,若是非信仰伊斯兰教者所杀,则仍认为是不洁净的,仍要忌食。有的地区甚至只食一刀杀死的牲畜,一刀未死而杀第二刀的忌食。俗认为,一刀未杀死表明主示意,不该食之。天意不可违,故不能食。

中国一些地区的民俗中,有忌讳平时炸油条、蒸馍馍时外人串门的习俗,认为会得罪和冒犯鬼神,而导致“鬼捏馍”和“鬼喝油”等怪异不吉之事。为达到这一禁忌目的,一般人家在蒸馍馍、炸油条时,在家门口插把剪刀,或放一碗冷水,以示意外入莫入。有的干脆关门闭户,以防外人入室。若外人串门时正赶上蒸馍馍、炸油条,则必须先到灶堂边虔诚地为主人烧几把火,用这样的方法去求得破解和主人的谅解。

在一些地方,凡重要食品制作活动,如过年打糍粑、酿酒等,必忌讳孕妇、产妇、月经期妇女及孀妇,带孝者参与,否则认为不吉利。这是因为在传统男尊女卑观念中,凡孕妇产妇和月经期妇女均被视为不洁之人,凡孀妻寡妇、无子嗣者以及带孝者也都被视为没有福气、而且身带凶杀之气的人,为避免玷污和亵渎神灵,忌讳她们参加炊事活动。

南方一些地方,过年时必蒸年糕.而年糕蒸得好坏与否,和来年的事业运气密切相关,因而为此生出了不少禁忌习俗。如最忌讳蒸年糕时孩子们在灶前指指点点,随便说话。俗以为,这时孩子们一插嘴说话,就会使年糕发不起来,也就蒸不好了,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来年事业生意等也会发达不起来。

逢年过节包饺子、吃饺子是中国广大北方地区人民的独特饮食习惯,由于人们很重视这一风俗,故而也形成了不少禁忌习俗。东北一带包饺子忌不捏褶,说是捏光边像“和尚头”,不吉利。人们在包好饺子后,最忌讳把饺子摆成圆圈,传说饺子摆成圈就表明生活日子已被封死,会使日子越过越窄、越过越死。而摆成横行、竖行,才会预示日子过得顺畅,财路通达,这是典型的趋吉避凶心态的表现。

在湖北一带,人们忌讳将年饭焖糊或煮生,也忌讳将年饭煮少而当餐吃完.焖糊或煮生,意味着来年将要经常吃糊饭、生饭。饭要煮多,要吃到第二年,寓意年.年有余。一餐吃完,意味着断炊,一年接不上一年,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