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格局里都有不同的期待,你是否也有些期待呢?而这些期待的实现就有赖你的自信了,自信可以让你在险恶的江湖中打败很多人。
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乐于表达自己,却疏忽了倾听。一般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最妥贴的反应,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因为我们常以为天都跟自己一样,以已之心即可度人之腹。“噢,我完全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是这样的……”这类反应经常出现在日常交谈中。人们总是依本身的经验来解释别人的行为,把自己的眼镜强加在别人身上,却又怪罪他人“不了解我”。
有位父亲曾抱怨:“真搞不懂我那宝贝儿子,他从来不肯听我说话。”有人问:“你是说,因为孩子不肯听你说话,所以你不了解他?”“对啊。”那人再次强调,他依然不觉得自己有何不对。那人只好明说:“难道要了解一个人,不是你‘听’他说,而是他听你说?”他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噢,没错!可是,我是过来人,很了解他的状况。唯一使人想不透的,就是他为什么不听老爸的话?”
这位父亲确实完成不明白儿子的心事,他只用自己的观点去揣度旁人的世界,无怪乎打不进别人的心。事实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
“聆听”也有层次之分。层次最低的是“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其次是“虚应故事”,“嗯……是的……。”略有反应,其实心不在焉。第三是“选择性的听”,只听合自己口味的。第四是“专注地听!”每句话或许都进入大脑,但是否听出了真意,值得怀疑。层次最高的则是:“设身处地的倾听”,一般人很少办得到。
某些沟通技巧强调“主动式”或“回馈式”的聆听,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设身处地的倾听却有所不同。前者仍脱离不了为反应,为控制,为操纵而聆听,有时甚至对说话者是一种侮辱。至于后者,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不是为了反应,也就是通过言谈明了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在世界。设身处地和同情有些差别,同情掺杂了价值判断与认同。有时人际关系的的确需要一份同情,但却易养成对方的依赖心。设身处地也不代表赞同,而是指深入认识同一个体的感情与理智世界。
由衷的倾听可提供“心理的空气”,当你设自处地的倾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还要用眼睛去观察对方的表情,用心灵去体会。这样就可以提供给对方心理的空气,满足他精神上需要,这时你才能集中心力解决问题,表达你的意见,发挥影响力。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最需要善解人意的好听众,如果你能适时扮演这种角色,将会惊讶对方竟对你如此毫无保留。但前提是,你必须直心诚意地为对方着想,不存任何私心和利用。有时甚至不必形诸言语,仅仅是一份心意就足以感动对方。
对于关系亲密的人,和他分享经验将大大有助于沟通。“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其实我从未真正聆听你说话,但今后愿尽心而为,纵使一时间不能作得很好,但我确实真心想了解你,也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其实相信肯定会有人批评,这种倾听方式太耗费时间。起初的确如此,自己或许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可是一旦进入状况就会如鱼得水。正如医生不能推辞太忙就不经诊断而下处方,沟通自然也需要时间的投资。
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更需要时间的投资。
1、了解孩子喜欢重复做事的特点
日本父母对孩子实施才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孩子重复做某一件事。这对大人来说,似乎是一种苦差事,因为大人们也知道,反复做事是需要相当的耐力的,三岁或五岁的孩子能忍受得住吗?同时父母们也明白,他们的这种担心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孩子本来就喜欢重复做某一件事,孩子越小越是如此。
有的孩子常玩积木,把积木垒起来推倒,再垒起来再推倒。有的孩子在屋子里不厌其烦地转来转去,忙个不停。如果孩子做点有趣的事,那他就会无止境地做那件事。有的孩子爱玩滑梯,除非父母硬把他拉走,否则爬上滑下,玩起来就没个够。
由此可见,孩子具有一旦碰上感兴趣的事,就会没完没了地重复做这件事的特点。重复做事是孩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训练。日本的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幼儿的特有行为——“常同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讲,幼儿在事物的瞬息万变的过程中,心情总是动荡不定的。所以幼儿想通过“常同行为”来确保稳定感和舒服感。
这种自然性的倾向值得注意。对三岁幼儿来说,玩滑梯或拉小提琴,两者区别不大,不管哪一种,只要提供反复做事的乐趣,那么幼儿就会以大人想像不到的速度玩得成熟起来。不管怎样,这种重复做事对大人来说是苦差事,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喜欢的。
日本父母认为,为了好好地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必须抓住“孩子喜欢重复做事”这一特点。如果自己与孩子长时间重复做事确实吃不消的话,那么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与孩子面对面重复做事。
父母对某一件事感兴趣要有一个过程,半个小时也好,一个小时也好,如果有意与孩子面对面玩的话,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自己不知不觉地也变得高兴起来。由此发现,大人的童心是决不会消失的。
有人提出要断绝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在于父母把孩子放进大人的世界中去就放任不管了,这样等于抹煞了孩子的童心特点,也剥夺了自己重返童心的机会。日本父母对这种观点,始终是持反对态度的。
2、了解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孩子什么都想当,并希望把它变成现实。例如,有的孩子想当童话或漫画中的主人公;有的想变成空中飞翔的鸟或在田野里到处奔跑的小鹿,似乎想把他们与自己融为一体,变成自己的化身;有的一心向往着成为摔跤运动员、棒球选手或芭蕾舞演员。他们的这种憧憬之心越来越明显了。
孩子们上述的种种向往或理想都确实隐藏着实现的可能性。这并不是为孩子们特别唱赞歌。
为实现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父母对孩子决不能“指责”。“指责”很自然地就会打消孩子向往什么的欲望,就会剥夺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唱歌调子拿不准,就说:“你的调子怎么拿不准呀!”孩子听了这番话该怎么想呢?也许他会认为:“我连音都发不准,还能唱好歌吗?”
事实上,这样的话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是经常可以听得到的。
“像你这样的笨蛋,什么也搞不成。”
“凭你的这点成绩,还想当医生,真是自不量力,白日做梦!”
有许多老师或家长竟满不在乎地说出这些不该说的话。如果说这些话的大人根本不懂或不关心孩子的心理的话,那就算了。不过,这未免有点太无知了吧。这些人也许想通过刺激使孩子目光面对现实,但对孩子不能显示出这种意图。
尤其老师和家长,他们对于孩子来说,是大人们难以想像的巨大的存在,是作为社会的代表者说话。因此,孩子受到的指责,就等于断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日本人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们对所有孩子的成长从不加以种种限制,为孩子们开辟了向更高能力发展的可能性的道路。
他们知道,对孩子不指责乃是促进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的最起码条件。
3、时刻记住,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在追溯他十七岁的一件亲身经历时,曾写过:“那时,我一边去商业学校学习,一边在我父亲经营的小提琴工厂里做工。”
有一天,铃木镇一在工厂的办公室里发现一台英文打字机,出于好奇,他用手指啪啪地打了起来。正在此时,出口科主任走过来责备他说:“镇一,未夹入纸的打字机,可不能打哟!”
“不,我只是模仿着打一打。”铃木镇一欺骗主任说。
“啊,是嘛!”主任说着走出了办公室。不一会儿,铃木镇一对一向正直、未犯过错误的自己猛然发起火来,坐立不安,眼含泪花跑到外边去了。
到哪里去呢?目标不明确,不知不觉地朝名古屋的广小路跑去,一心想忘掉讨厌的自己。他进入一家书店,从这里那里的书架上把书抽出来,一页一页地迅速翻阅着,突然间,他发现一本书的某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欺骗自己比欺骗别人更坏。”
多年以后,铃木镇一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这是一本名叫《托尔斯泰日记》的小书。这句话简直像一面明镜,照出了他当时的思想本质,再没有比这句话更为可怕的了。
在此之前,铃木镇一经常与附近的孩子们一起玩,这是因为他喜欢他们,他们也很亲近他的缘故。他在托尔斯泰这种“良心”的洗礼下,已感觉到自己在幼儿们中间对自己的生命不断得到培养的喜悦和对自己本身的尊重。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他以向孩子们学习的心情同他们一起玩,总想用孩子那种纯洁的心灵来充实自己。不过,他想为什么时隔不久又要在我这纯洁的心灵上沾染欺骗、不信任和憎恶的东西呢?他认为,这应归咎于教育上的失误。
这是铃木镇一实施才能教育的起源,这种楔机,奠定了他所献身的教育事业。
4、应该懂得,父母变孩子也变
孩子受父母的影响确实很大。这话并不是用来故意吓唬人的,孩子是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活物”。
幼小孩子对父母做的事或谈的话,几乎都不懂,不过对当时的气氛却是十分敏感的,其敏感程度可能比大人强好几倍。
这似乎使人感觉到,父母和孩子的心是融为一体的。若忽视这一点,那么在孩子能力培养方面,往往会遇到许多的挫折。
有许多事实已经表明,当夫妻吵架结束重新和好时,幼儿的夜尿症就会突然出现好转。当父亲夜间早一点回家时,孩子的情绪就会马上趋于平稳。其他环境条件一变化,也会使孩子发生变化。
对孩子敏感的东西甚至连微量的敏感信号都要及时抓住。虽然是微量信号,但“天线”的敏感度很强。因此,家庭成员有责任把孩子尽量置身于幸福的气氛中,以便对孩子施以好的影响。
另外,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表现得好与坏是反映父母教育好坏的一面镜子。作为父母,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就觉得“难怪如此”,可是一提到自己的孩子,就不会这样想了,往往推卸责任说:“一定是在哪儿学坏的。”
看到自己培养的孩子以后,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自己的孩子不好”。当然,并不是说只娇生惯养而不加管教。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应注意不断反省自己。只有这种反省能力,才是不断促进自己前进的“方向盘”。反省能力的强弱,也是父母们优劣的具体体现。
“孩子的姿态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父母育儿的成绩。”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父母培养孩子的情况都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体表现出来。因此大人要认真评价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使孩子变得好上加好。
5、让孩子立即行动
即使说是心的交流,也不是单凭想像来沟通的。最主要的是付诸行动,“做一做就好!”、“只要做就行!”“应该有做的能力!”,这些只是停留在想字上,而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却非常少。在二战后不久的混乱年代里,日本父母痛感只想是不行的,于是就下定了决心:“光想不是能力,光想与不想的结果是一样的。只有把想的事情出色地完成,才算是能力。应该具有把想的付诸实施的能力!”
当时,正处于一个生活贫困的人们不得不相互帮助的时代。到处存在着能伸手而不伸手帮忙就不能生存下去的严重事态。在那个时代,日本人尽量做到“想了就去实现”,这是对人的意志的最好锻炼。
那么,那些“只想而不做”即不具有实行能力的原因哪里呢?
日本父母认为,“因为培养了这样一种能力即从小时起就习惯于在父母和他人的强迫命令下做事,因此产生了不愿做也得做、有积极性也不想尽力去做的心理。”
这是人生的巨大损失。想到的事不能马上行动,就等于把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放过去了,一切都是“马后炮”。这样的情形日积月累,就会给人的一生带来不幸。
行动越迟缓,则行动越困难。比如,本应马上写信,却拖拖拉拉不愿写。信寄出得越晚,需要考虑的问题和赔不是的话就越多。这样一来,信就越发难写了。
日本父母深知,为培养与人交心的孩子,就需要让孩子掌握把想的事付诸实施的能力,否则就变成了只是想入非非,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人。
这样的悲剧,日本父母们是不愿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发生的。
6、了解当代孩子的意识
不管孩子好与坏,他们对时代的反应都很敏感,形成了这一代人的意识。现在生活的孩子与父母小时候具有不同的意识。
特别是在今天这样急剧变化的时代里,两代人的意识差异是相当大的。因此,有许多人发牢骚说:“对现代孩子的意识怎么也搞不清楚。”
日本父母认为这是个大问题,不能以“搞不清楚”就算完事大吉。如果现在大人与孩子不能很好地交心都归结为“感觉的不同”,从而也就放弃交心的机会了。这种损失,在日本父母看来,实在是太大了。
父母小的时候所处的环境,正如歌词中所描写的“追逐山丘上的小兔,钓河中的小鲫鱼……”那样,是一种自然环境。但现在的孩子,特别是日本城市里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正如用钢筋混凝土和塑料加工的那样,是一种离孩子很近的人造环境。这种环境的不同带来了两代人的意识差异。
又如,日本父母认为电子计算机某些地方是建立在算盘基础上的,而现在的孩子直接操纵着电子计算机,认为它与算盘无缘。这种不同,似乎是产生意识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