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德育工作
48092900000022

第22章 情感发展的挫折应对

第一节 情感与人的身心发展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当客观事物以一定的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对其进行认识并产生态度体验。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不同,不是单纯反映客观事物,而是采用两极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当客观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而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甚至破坏人的需要时,就产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需要是情感赖以产生的内部基础。由于需要的不同,可将人的情感这一广义的概念分为狭义的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有机体的自然需要(如饮食,保暖)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一种层次比较低的情感,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当然人的情绪受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教育的影响而表现出社会性,所以比动物的情绪体验更高级一些,而且人的情绪还表现出情境性、易变性和偶然性的特征,这种体验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改变和消失;而情感是人所独有的,是在人的社会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态度体验,其特征是稳定的、持久的,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可以说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依存的,情绪是情感的外在形式,情感是情绪的内容,任何一种情感,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情绪过程,就很难就其性质和特点加以判断。

情操属于高级情感形式,它是在人的社会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社会集体与人的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将之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按字面来理解,情操是情感与操守的结合,操守即人的坚定的行为方式和品行,它被高尚而且稳定的情感控制着,所以情操比情绪、情感更复杂,与人的思想、世界观、个性等密切相关,比一般情感具有更高的概括性、稳定性和倾向性,在人的行动和心理中起核心的定向和调节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的时期。青少年情感丰富,好胜心强,易于激动、容易急躁,重友情、讲义气,常感情用事。他们的情感发展是有一定的轨迹可遁的:儿童进入小学后,情感的兴奋性表现仍很明显,往往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比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不平衡所致。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小学生的情感内容丰富了,深度加深了,但仍以直观性和直接性的体验居多;而进入中学,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情感的兴奋、冲动等特征趋于稳定,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有较大的发展,情感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社会性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得到完善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相比,自我调控能力较差,被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他们往往容易受情境支配,情绪的波动性较大,不够冷静。甚至意气用事。而大学生力求将情感投入社会,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正义与非正义,善良和邪恶,高尚与庸俗等涉及社会意识、人生哲学的重大问题,会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引起相应的体验,他们的情操迅速发展,道德判断,追求真理,美的欣赏达到较成熟的地步。

青少年情感发展中的挫折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体验。应试教育中家长亲友的高期望值和严要求,学校教师的重智育轻情感教育,使得他们面临着各种不如意,经历着大大小小挫折的冲击。他们的情感是紧张的还是脆弱的,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今后的发展。令人忧虑的是,青少年的情感问题比较突出,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往往不知如何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只好以逃避来掩饰情感之脆弱。学习压力一大,便表现为焦虑恐惧。成绩一不好,便不能容忍失败,一旦受到批评或责备,往往以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方式来逃避。又如有的人家庭发生突然的变故,像亲人去世、父母下岗等,常常长时间沉浸于悲伤和沮丧中,连性格也从外向变为内向,多疑、封闭,不与人交往。由此看来对青少年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情感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

情感教育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关于这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明代学者王守仁在《俗习录》中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在英国,优生学者、心理学家高尔顿早就强调:“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存在没有智力的热情。”这里的热情,在普通心理学中称为“强烈、稳定、持久的情感”;在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1921年曾在25个小学中选出1518个智商较高的男女同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在他们成年以后,以事业的成败为标准,把他们分为“非常成功”、“还算成功”和“失败”三类。在对150名最成功的智力优越者的研究表明: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智力因素,热情,自信等积极的情感因素在其成功中起重大作用;在日本,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多次强调:“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也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理解、记忆等认知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提出“一般发展”的理论,即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他们的情感、意志、性格等。他认为儿童的“情绪生活”与儿童独立、探索性的思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伴随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动,是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和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便能强化他们的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另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推向极致,他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出幼芽:儿童边认识边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就越来越强烈。”上述研究和论述充分证明,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为学习成功提供了必要的热情和愿望。他们在愉快中学习,效率提高,反之,畏难、紧张、压抑、恐惧等消极情绪会消退学习的热情,使学习成为一件苦差事。

消极的情绪不光降低学习效率和热情,而且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消极情绪主要有两种,即过度的情绪反应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过度的情绪反应包括:因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而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因一点小事而怒不可遏或激动不已;也包括反应过于迟钝,麻木,冷漠等。范进中举是狂喜而疯的典型例子。持久性的消极情绪是指在引起忧、悲、恐、怒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后,很长时间沉溺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情绪的每一变化,都能引起人们生理上的变化,如面部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变化。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有了医学心理学思想,在《内经·素问》中说:“余知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又道:“怒伤肝,悲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身心医学也证明:许多人在生病之前,往往经历情绪上的某种压力,如气愤、焦虑、忧郁等。许多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神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和消化性溃疡等都由情绪引发,往往是日常生活中的焦虑、压抑、忧郁、烦恼、失望等日积月累而形成。我国一家大医院调查:在1000多名连续就诊而入院的病人中,实际因情绪不良而致病者占80%以上。而美国一名牌大学的医院门诊部研究发现:在所有病例中,因情绪紧张而致病的达82%。的确,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忧虑重重和高度紧张的思考问题时,食难下咽,即使吃下去也不知其味,难以消化,原因就在于情绪影响了消化系统功能,紧张使胃粘膜苍白,胃壁的血流减少,胃酸分泌也减少。

总之,人的情绪无处不在,消极情绪无处不害。青少年应充分认识自己的情感,情绪特点,掌握好自己的情绪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情操,以利于更好地完成学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第二节 走出异性交往的情感困惑

随着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和发展,尤其是表现在异性交往上。起初,少男少女会强烈地意识到性别的差异,并本能地疏远异性,儿时两小无猜的异性伙伴成了陌路人,在同一教室,操场上,男女生也有各自一方领地。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女生的界线开始逐渐消失并开始相互吸引,寻找机会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同时渴望交往。所以青少年在青春期情感发展中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彼此之间的向往和依恋。青少年以一种浪漫异样的心理审视男女之间的神秘关系,呼唤友谊,憧憬爱情。尤其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独生子女增加,学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青少年更渴望异性的友谊。很多同学认为:和异性同学交往更开心更能得到尊重和承认,且可以学到在同性同学中学不到的知识,还可以互相合作,互相欣赏……

异性交往是人身心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正常现象。它不仅可以消除两性之间的神秘感、好奇心,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帮助青少年较为正确地了解异性世界并在异性世界中去认识自己,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群体认同感和平等观念、责任心等,为日后的择偶、成婚和家庭生活进行早期准备。所以青少年应学会与异性进行健康的交往,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善于与异性交往的青少年往往不是“死读书”的孩子,他们有较健康的个性、良好的合群性,能注意观察和学习异性同龄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有较好的风度,兴趣爱好广泛;具有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能力,敢于和善于自我表现。如果一个人的异性交往受挫,或是过分封闭,患了“异性恐惧症”,则会影响今后的生活。所以教师、家长也应善于引导和支持青少年在较大范围的健康异性交往。

异性友谊使少男少女们充满力量,感到安全和提高自我价值感,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和激励性。但是,他们最感困惑的便是如何把握友谊和爱情的界限。

爱情和友谊具有一定的共性。首先,爱情和友谊都源于彼此的好感。爱情和友谊都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表现,人与人之间在性格、气质、志趣、人品之间的相互吸引,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相处愉快,喜欢进行情感交流。其次爱情和友谊来源于对对方优点的敬慕。友谊和爱情的产生刚开始往往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不具有的长处,并认为可以补充和完善自我才乐于与之交往的。

爱情和友谊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首先敬慕的指向不同,友谊多是对志趣、爱好、人品的爱慕和尊重,而爱情除此之外还倾慕异性的音容笑貌,即对异性朋友的长相、神色、服饰、动作产生极大的兴趣;第二,是否有排他性。友谊、亲情都不具排他性,而如果有意无意总想两个人呆在一起,极力避开熟人,说明友情正偏向爱情;第三,是否有冲动性。友情很深的朋友,时间长了会希望见面谈谈心,但爱情的冲动性表现在一种不顾一切、持续不断的接近欲望,即使无话也愿守在对方身边,依依不舍,即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情体验;第四,参与性。爱情使人追求彼此的同一性,所以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心目中的异性形象模式去要求对方,如评价对方哪种打扮好看,哪种姿态优美等,而友谊则不追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许多中学生认为他们并不需要成人意义上的那种爱情,而是需要介于友谊和爱情之间的那种感情。但实际生活中这个尺度很难把握,一不小心便会“忘记”原来的需要,或无力让自己再回到这一中间状态。所以青少年早恋已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早恋学生的比例在增大,恋情行为也成人化。家长担心,教师头痛,对青少年而言也有许多弊端:一是严重干扰学习。青少年时期正是求知识、学本领的大好时机,过早误入爱河,很难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学习。二是不利于身心健康,青少年的意志尚薄弱,情感的冲动性、偏激性比较明显,早恋不仅影响智力发展,而且还会因为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压力而造成情绪困扰。三是孕育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青少年对人的评价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情感又好冲动,自制能力较差,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出格行为。

爱情是由友谊发展而来的。青少年的异性交往的最理想状态是去追求最佳的人格发展途径。交往的第一阶段是团体交流,一群并不固定的男女生在一起交往,旨在在认识更多的异性。第二阶段是固定小团体交往但交往对象并不一一对应,旨在在异性世界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第三阶段是对象固定的约会,人们在谨慎地选择自己的另一半。第四阶段是正式确定恋爱关系,这是结婚的前奏曲。交友的阶段性是以人格的发展为依据的,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才进行下一阶段的交往。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取决于他们只能进行第一、二阶段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