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父亲是位牧师。少年时代曾在拉丁文学校学习古代语言。1746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1748年前往柏林,开始了文学生涯。戏剧方面的代表作是《萨姆逊小姐》、《爱米丽雅·迦洛蒂》、《智者纳旦》。其主要理论著作有《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与《汉堡剧评》,其文艺观主要集中在这两部理论著作中。
一、批判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趣味
《拉奥孔》是莱辛的美学名著,在这部著作中,莱辛深入辨析了诗与画的不同艺术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批判了以温克尔曼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趣味。
与莱辛同时代的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论及希腊化时期的拉奥孔雕像时,将其动人的审美效果归功于主人公在激情下表现出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并认为这是古典艺术中最理想的美,将其视为艺术的最高标准。莱辛从当时的启蒙精神出发,认为这种宣扬克制忍耐的观点实际上是在鼓吹抹杀个性,反映的是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这类主张只能引导艺术家脱离现实的斗争生活,削弱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他看来,应该赞赏的是有血有肉、敢爱敢恨、亦歌亦哭,有个性、有勇气的所谓“有人气的英雄”,他认为“这种人是智慧所能造就的最高产品,也是艺术所能模仿的最高对象”。也就是说,造型艺术要服从美之最高法律,追求形体和表情的美。所以雕像不能表现激烈的情绪,否则会造成表情扭曲、形体痉挛,显示出丑态,这就不符合美的原则了。而诗则不然,诗运用的是语言符号,有着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和更大的自由度,其目的是更真实地表现世界或揭示人类的心灵。所以维吉尔的诗中拉奥孔可以尽情地哀号、挣扎。我们不能因此厚此薄彼,妄加评断。
莱辛还以大量生动的实例对诗与画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画和诗无论是从模仿的对象来看,还是从模仿的方式来看,却都有区别”。第三,艺术效果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诗歌作用于人的听觉。前者以造型、色彩引发美感享受,后者以声音、语言构筑无限联想。
雕塑《拉奥孔》
莱辛将诗与画分称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探讨了它们各自的特殊规律,但同时又辩证地指出诗与画中空间与时间的区别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切物体不仅在空间中存在,而且也在时间中存在。物体持续着,在持续期中的每一顷刻中可以现出不同的样子,处在不同的组合里。每一个这样顷刻间的显现和组合是前一顷刻的显现和组合的后果,而且也能成为后一顷刻的显现和组合的原因,因此仿佛成为一个动作的中心。”按照这种观点,画擅长表现静态物体,但通过物体也可以暗示其动态美的一面;诗擅长表现动作,而动作的承载者都是物体,因此通过动作也可以暗示物体。由此,他提出了艺术要选择表现“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同上。这一顷刻在时间流程中承上启下,可以最深刻地理解前一顷刻,想象后一顷刻。拉奥孔雕像正是因为没有直接描绘激情的顶点,给想象留出了驰骋的空间,所以产生了最美的效果。这一见解不仅适用于造型艺术,对叙事艺术也同样有效。诗和戏剧也没有必要一切都从头说起,适当的省略往往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成功效果。
莱辛在《拉奥孔》中辨析诗与画的界限时,首次提出了艺术中的人为符号和自然符号的概念,并具体阐述了两种符号各自的特征、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二者的结合问题。这种关于人为符号和自然符号区别和联系的研究,不仅开了近代美学中符号学、语义学研究的先河,而且对研究绘画、诗歌、音乐、雕塑、戏剧等艺术的不同审美特征都很有意义。
二、大力倡导市民戏剧
莱辛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德国建立新型的戏剧做出了卓越贡献。《汉堡剧评》即是反映其大力倡导建立市民戏剧,批判新古典主义的戏剧理论的一部名著,其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反对宫廷趣味,主张面向市民写作。首先,莱辛反对新古典主义仅把王侯将相当作主角的做法,主张戏剧的主人公应该是广大的市民阶层,认为戏剧应该真实自然地表现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他声称:“王公和英雄人物的名字可以为戏剧带来华丽和威严,却不能令人感动。我们周围人的不幸自然会深深侵入我们的灵魂;倘若我们对国王们产生同情,那是因为我们把他们当作人,并非当作国王之故。”
第二,打破清规戒律,呼吁创立新型戏剧。莱辛对新古典主义戏剧为适应贵族的繁文缛节和所谓高雅风尚而制定的一整套清规戒律深恶痛绝,尤其是对其中的“三一律”展开了彻底坚决的斗争。他深入研究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认为新古典主义对古希腊戏剧的模仿只追求形似而忽略神似,得到了形式,却丢掉了精神。他注意到了“行动整一律是古人的第一条规则;时间整一律和地点整一律仿佛只是它的延续,古人对待后者并不像对待前者那样严格”。而新古典主义的导师——法国人本末倒置,拿着鸡毛当令箭,对真正的行动整一不感兴趣,反把时间和地点的整一看作演出本身不可或缺的要求,成为规则的奴隶。莱辛批判他们是对古人生吞活剥的模仿,不懂得与时俱进,提出德国戏剧应把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戏剧作为借鉴的榜样。
第三,提倡戏剧的审美教育功能。莱辛把剧院看作“道德世界的大课堂”他认为悲剧使人的感情得到锻炼,从而达到适度,达到一种平静健康的状态。
莱辛在提倡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同时也没有忽略艺术本身的特殊性。他反对把戏剧变成抽象的道德说教,反对全剧为最后的一句格言而存在,主张通过描写真实而生动的情节自然而然地感染观众。
在《拉奥孔》和《汉堡剧评》中,莱辛充分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其中既有国别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平行比较,又有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比较;既有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比较,又有相同艺术类型内部不同艺术种类的比较;还有理论上的比较研究。这些比较论证不仅纵横交错、清晰明了,而且鞭辟入里。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比较文学在20世纪以后才得到广泛运用,而18世纪的莱辛已在研究与批评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这一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莱辛可以说是比较文学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