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新编西方文论教程
48047200000015

第15章 维柯的文艺观

维柯

巴蒂斯塔·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出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自幼好学,兴趣广泛,虽只断断续续上过几天学校,但是他擅长自学,思路开阔,能不拘守一家之言,终成大家,曾任那不勒斯大学修辞学教授和王室史官。他早年主要从事法学研究,著有《君士坦丁法学》;后来转向历史、神学和哲学等研究。其代表性学术著作是《新科学》,内容涉及历史、法律、经济、民俗、心理、语言、神话、哲学和美学等领域,堪称18世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部百科全书。维柯主要的文论观点也包含于其中。

一、诗起源于人类的想象本能

人类何以创造了文学艺术?在《新科学》中,维柯宣称:历史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人能从内部理解关于自身历史的真理。维柯自己亦正是从“内部理解”入手,在分析人类自身的形成时,论及了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

维柯认为,人类是由想象开始自己的历史进程的。在原始阶段,处于儿童期的人类尚未形成理性思维能力,全凭本能生活,浑身有着“强旺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他们不能理解一些自然现象(如电闪雷鸣、四季交替等)产生的原因,于是便以“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运用想象创造了“神”。在维柯看来,这种想象活动也就是诗的活动;运用想象创造出的“神”,本质上也就是诗。维柯正是据此断言,诗是原始人类“生而就有的一种功能(因为他们生而就有这些感官和想象力);他们生来就对各种原因无知。无知是惊奇之母,使一切事物对于一无所知的人们都是新奇的”。也就是说,诗具有“源始性”,是人类本能性的想象智慧的产物。

由于在原始人类那里,所有的生活活动都与想象创造有关,故而维柯在《新科学》中,几乎是用“诗性”界定了人类原始文明的一切方面,如诗性伦理、诗性政治、诗性天文、诗性地理等。至于作为人类经验直接呈现物的人类最早的语言,维柯径直认为那即是诗的语言。维柯甚至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宣称:“在世界的童年时期,人们按本性就是些崇高的诗人。”

在文学起源问题方面,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模仿”说、以康德与席勒等人为代表的“游戏”说、以泰勒与弗雷泽为代表的“巫术”说、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劳动”说等,这些见解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关注的主要是人类的外在活动。维柯则是从人类的想象本能着眼的,是从人类源初意识的生成入手探讨的,因而是更具内在性的,也更为切近人类的文学艺术作为精神活动的特质。

在维柯生活的年代,由于笛卡尔的唯理主义风行,想象被极大地贬抑和禁锢了,正如维柯所说,这是“一个被分析方法搞得太细碎、被苛刻标准搞得太僵滞的时代。使这个时代僵滞的是一种哲学,它麻痹了心灵里一切来自肉体的功能,尤其是想象;想象在今天被憎厌为人类各种错误之母”。而维柯从文学起源的角度,将想象视为一种本源性质的创造力,无疑亦有其冲击僵滞的唯理主义思潮的积极意义。此外,与狄德罗对想象的推崇相同,这也为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提供了理论铺垫。

维柯认为人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神的时代指的是人类由想象创造“神”的原始时代,也是诗性智慧萌生的人类的童年时代。在神的时代末期,一些在原始社会中能够克服艰险、获得功绩的人取代了神,他们以自身行动影响整个部落、民族或人类命运,被称为理想的英雄人物,人类因而进入了英雄的时代。维柯指出,英雄时代是诗性智慧的发达时代,见之于英雄时代的“英雄的语言”中,很少有抽象的表示概念的词语,绝大部分是“以物拟人”,多用歌唱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如荷马就是一位英雄时代的诗人,其诗中表现出的特征是,“心智薄弱像儿童,想象强烈像妇女,热情奔放像狂暴的年轻人”。他认为,随着年代的推移及人类心智的发展,历史推进到了人的时代,这时人学会了抽象思维,神话被遗忘了,宗教变成了工具,哲学和散文随之出现。

二、文学是诗性智慧的产物

“诗性智慧”是维柯理论的基石,也是其文艺观的核心。维柯说,所谓“诗性的”原义就是“创造的”,“‘诗人’在希腊文里就是‘创造者’”。因此,“诗性智慧”就是指创造性的智慧,它是原始人建立在感觉和想象基础上的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智慧,既是一种思维认知模式,也是一种行为方式。

维柯所说的诗性智慧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想象性和创造性。维柯把生动的想象力看作诗性智慧产生的基础和推动力,认为处在人类儿童期的原始人正是在无知中“只凭一种完全肉体方面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的,想象是他们的天然表现。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事物的过程。二是情感性和形象性。维柯指出,诗性思维是以肉体感觉和情感体验为认识基础的。也就是说,当原始人无法理解事物时,他们就“以己度物”,“把自己的本性移加到那些事物上去……把自己当作衡量宇宙的标准”。例如,用阿喀琉斯来代称一切勇猛好斗、暴躁易怒的英雄,用尤里西斯来归结一切警惕性高、狡猾机灵的谋士或智慧的英雄等。

维柯进一步强调,不能将诗性智慧和玄奥智慧混为一谈。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它们具有不同的需要。诗性智慧是凡俗智慧,面向大众,意欲在娱乐中教化百姓;而玄奥智慧则是思辨智慧,面向学者,只为少数人所用。其次,它们在语言特征和认知方式上存在着深刻的差异。“诗性语句是凭情欲和恩爱的感触来造成的,至于哲学的语句却不同,是凭思索和推理来造成的,哲学语句愈升向共相,就愈接近真理;而诗性语句却愈掌握住殊相,就愈确凿可凭。”也就是说,诗性智慧是沉浸在感官中的,以热情、想象为基础,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而玄奥智慧是理智的,离不开推理和逻辑,热衷于从具体中抽象出普遍的真实。显然,维柯所说的诗性智慧和玄奥智慧,实际上也就是后来人们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在维柯看来,人类的文学艺术正是诗性智慧最直接的产物。他所指出的诗性智慧所拥有的想象性与创造性、情感性与形象性等特点,亦正是诗人、作家、艺术家思维活动的突出特征。离开了这些,自然也就没有了文学艺术。与之相关,维柯认为文学与哲学之间是存在清晰界限的:文学源于诗性智慧,哲学源于玄奥智慧。正因思维方式不同,维柯认为诗人与哲学家难以兼于一身,他曾以荷马为例指出,“按照诗的本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同时既是高明的诗人,又是高明的玄学家(即哲学家——编者按),因为玄学要把心智从各种感官方面抽开,而诗的功能却把整个心灵沉浸到感官里去;玄学飞向共相,而诗的功能却要深深地沉浸到殊相里去”。维柯将文学与哲学、诗性智慧与玄奥智慧完全对立起来未免有失偏颇,但他对诗性智慧与人类文学艺术关系的论述以及对二者功能与特征的比较,是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的。

在维柯的《新科学》中,亦不乏“诗不过是模仿”,“各种艺术都只是对自然的模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实物的诗”,而且他们往往把想象出来的事信以为真。他这里所说的“扩大的或复合的记忆”虽与模仿有关,实际上已是超越了模仿的夸张或变形;他所说的“信以为真”的事,就更是想象创造的产物了。

本章关键词

文艺复兴(renaissance):13世纪末至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各国的一场文化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被土耳其人攻陷,那里的大批学者携带着古希罗文明逃到意大利讲学,掀起了搜集、研究古籍抄本和古代艺术作品的高潮,很多年青人提出“回到希腊去”,声称要把被埋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由此而得名。其实他们是借古人的亡魂宣扬新的思想意识,即“人文主义”。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17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后来影响扩展到欧洲各国,一直持续到18世纪初,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在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古罗马文艺为典范。其主要特征是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注重理性,模仿古代,重视格律,追求宫廷趣味,语言华丽典雅等。

启蒙(enlightenment):原意指光亮穿透阴暗。后用来指借心智之光(即笛卡尔所说的“自然之光”)驱散黑暗愚昧,扫除迷信无知,使思想得以解放。当其第一个字母大写时,特指产生了现代思想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继文艺复兴之后第二次全欧性的反封建、反宗教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顾名思义,其目的是启迪被教会和封建愚民政策蒙昧的人民,用理性和知识照亮人民的思想。

思考题

1.何为“文艺复兴”?这一时期文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三一律”?应如何评价它?

3.如何评价新古典主义文学理论?

4.何为“启蒙运动”?这一时期文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如何评价布瓦洛的文艺观?

6.如何理解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

7.如何理解莱辛对“诗画一致论”的批判?

8.维柯是怎样论述诗之起源的?

9.维柯是怎样论述“诗性智慧”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