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教练型上司
47990300000005

第5章 镜子——反映员工的心态、行为

教练型上司是通过有效问问题提升员工的醒觉能力,引发出员工原本具有的智慧,找到更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练型上司会激励员工去发现自己潜藏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调试发挥出来。

教练型上司提供的是一种心态训练,而不是知识训练或技能训练。彼得·圣吉在著作《第五项修炼》里提到:“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

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更不易分析出它对行为的影响。

教练型上司在企业管理中是新角色,他不同于企业的顾问,不是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咨询、诊断,并提供可解决的途径。教练不是为员工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利用教练技术反映员工的状态,让员工主动察觉自己的状态和厘清自己的目标,教练型上司会对员工的表现做出回应,从而帮助员工调整自我状态,以达成目标。

本节要点

1.教练型上司要做会说话的镜子

2.教练技术的基本原理——镜子原理

3.教练型上司如何运用好镜子原理

2.1.1 教练型上司要做会说话的镜子

教练型上司如同一面会说话的镜子,能将员工当下的状态如实反映出来,让他看到新的方向及更多的可能性。

教练型上司需引导员工的关注焦点,让其看到问题所在,也即盲点所在。就像一面镜子,让镜子前的人看到自己的衣服哪里有折皱不平或哪有污迹。这里,我们对问题的定义就是员工的盲点,即员工自己无法看出的问题。

教练型上司作为一面镜子,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照到员工也可以照到自己。教练型上司和员工没有高低之分,是一个平等的、互相信赖的关系,而整个管理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练型上司作为一面镜子,是中立的、客观的、抽离的、启蒙的,站高一线、保持界限,不进入员工事件与范围之内,并且是利他的。教练型上司所有的行为不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而是将所有的行为焦点指向需要支持的员工。

2.1.2 教练技术的基本原理——镜子原理

教练技术的核心是镜子原理,这是教练技术的基本原理。员工离不开教练,就如人离不开镜子。教练型上司就像镜子一样让员工看到自己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最终决定员工是否能完成工作任务。

人类有一种难以超越的人性弱点,即很难认清自己,这一点已经被弗洛伊德和其他学者所证实。一次,19世纪著名的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和一群朋友参加聚会,有人请他画一幅包括所有在场者的人物漫画。托马斯寥寥几笔,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立刻跃然纸上。这张素描在众人手中传阅,供他们辨认。每个人都从画上认出了其他人,但却都没有认出自己。这足见人认识自己有多难了。无怪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向人们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警言。

伽利略有句名言: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做每一件事,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去发现自我。用这句名言来说明教练型上司的作用是最恰当的了。教练型上司让员工自己觉醒并自我改变。

纠正别人帽子戴歪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告诉他帽子歪了,让其根据感觉纠正;另一种是拿一面镜子让他自己看,通过镜子让他自己客观、精准地纠正。这两种方法哪个效果好,不言而喻。

教练式管理方式由于在管理过程中,增加了与员工的有效互动,效果自然比传统的管理方式好。

2.1.3 教练型上司如何运用好镜子原理

教练型上司运用好镜子原理,即是让员工自己找到方法并自觉行动。那么,如何运用好镜子原理呢?

工具镜子原理的运用方法

对服务行业而言,微笑服务至关重要,但有家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不喜欢笑或不会微笑,这个企业的总经理为此请来培训专家为企业的员工讲授关于微笑的课程。

来到这家企业后,这位培训专家没有直接教员工怎样去笑,没有规定他们笑的时候要露出几颗牙齿。因为他知道,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是最美的。那么,他是怎样帮助这些员工从内心发出微笑的呢?

首先,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笑脸和一张哭脸,让所有员工分别写看到两张脸时各想到的词汇。结果哭脸的一边,员工写的是“委屈”、“悔恨”和“痛苦”等字眼;笑脸的一边,员工写的是“快乐”、“高兴”、“胜利”、“支持”、“生动”和“创意”等词语。然后,他在两张脸的上方写上“由你选择”,最后,他大声地问员工:“你们愿意选择哪一张脸?”所有员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笑脸”。

案例讨论吃剩菜的老板

三亚有一个小型度假村,其中有一家餐馆的生意十分兴隆,即使在旅游淡季,这家餐馆也是如此。许多餐饮业人士对此感到不解。

这种异常现象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一位记者为了弄明白该餐馆成功的秘密,特意花了一周时间到这家餐馆去做伙计,以便近距离观察。

经过深入调查,该记者发现餐馆总经理做事总是一丝不苟。他对餐馆里的招牌菜特别上心,一道是烤龙虾,另一道是煎牛排。只要有客人没有将这两道菜吃完,他便要将剩菜切下一小块品尝,以确认是菜的味道不好,还是因为客人吃饱了而剩下了。如果发现客人没吃完,是由于味道差,他就会立即向客人道歉,并迅速重新做好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新菜给客人带走。此外,在每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还会花时间反思和检讨:“我今天为什么没有把工作做好?”总经理这样做,自然带动其他员工也纷纷效仿。结果自然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了。

案例提示

尽管这位餐馆总经理所管理的不是什么大企业,他可能也从未学过镜子原理,但是他的这种自我反省,以及通过自我反省带动员工时常检视自我行为的做法,却与镜子原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知道如何引导员工正确地照镜子,而且还要让员工明白,在面对镜子中的缺陷时,不能妄自菲薄,而需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校正工作中的错误,重新寻找和把握机会,发出自己的光芒。

管理者正确地应用镜子原理,能使员工冷静地反思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主动寻求改进方法,以使自己得到提升。

讨论题目

1.结合本案例谈谈你的感受。

2.假设你现在正在接受镜子训练法,你能看到自身哪些方面的不足?

思考

1.几个月来某印刷公司的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平平,工作态度也比较消极,根本不在意工作是否达到预计目标。公司销售管理者在分析了目前的销售状态后,单方面认定是销售目标压力不够大,因此他重新为销售团队设定了更大的目标,并告诉他们如何采取新的销售办法,之后他就小心地监督员工的工作。你认为他发挥了镜子的作用了吗?

2.在学习了本节内容后,你打算如何把镜子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请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详细计划,并认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