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教练型上司
47990300000024

第24章 步骤逐步实施教练计划

本节要点

1.实施教练计划应注意的10个方面

2.教练计划从8个方面执行

5.5.1 实施教练计划应注意的10个方面

1.教练型上司在教练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要注意“两度”和“两性”

“两度”、“两性”即:高度和深度,全面性和前瞻性。管理者若不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就无法“站得高,看得远”,也就会导致决策缺乏高度,不能高瞻远瞩、审视全局的管理者就不是成功的管理者。管理者没有一定的深度,就无法领会企业决策的真正意图,容易出现行为上的偏差;缺少认识上的全面性,容易对事件做出错误判断;没有长远的考虑,容易顾此失彼,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培养自身和所属员工的教练意识

教练型上司在教练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身和所属员工的教练意识,并注意分工与协作,提高教练效率。

3.在教练过程中注重步调一致

除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步调要一致外,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步调也要一致,只坚持自己所谓的原则,不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自以为是,各自为政,会严重影响教练的有效性,也无法培养管理者与员工的团队精神。

4.在教练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练型上司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必须在识人、用人的决策上“有所为”,在具体工作执行时则“无所为”,不越位管理;此外,教练过程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指管理者要学会“有为于前,无为于后”。那一定要在事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不必急于事后寻求弥补。

5.注重教练效率

教练型上司在教练过程中要注重教练效率,特别对教练的时效性应该给予特别关注。不及时解决问题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扩大化,甚至会出现教练混乱的局面。

6.在教练过程中注重沟通

在实施教练计划的过程中,不可一意孤行,尤其当计划还涉及其他人时,更需要注意沟通,包括与上级管理者、同级管理者和所属员工的沟通。

7.注重教练结果的有效性

虽然教练过程也很重要,但教练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8.学会包容

教练型上司在教练过程中必须在职责明晰的基础之上,学会包容。包容并不是帮助隐瞒缺点,而是用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善意地提出对方存在的不足,帮助其扬长避短。无原则的包容不仅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更会为团队内部的不团结和缺乏凝聚力埋下恶果。

9.注重培养教练氛围

一个好的教练氛围必须靠一个团队来培养,从管理角度而言,无原则的团队是可怕的,“老好人”的管理者是不可取的。

10.增强自身的“五位意识”

教练型上司在教练过程中的理想状态是培养增强自身的“五位意识”,即教练型上司在教练过程中要做到“定好位、站好位、换好位、补好位、真到位”。

总之,教练型上司注重的是管理氛围的培养和管理团队的营造;而好的管理氛围与管理者本身的表率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教练型上司是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员工某些好的行为得以强化,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使员工的不良行为得到纠正和消除,从而朝着管理者希望的方向努力。

5.5.2 教练计划从8个方面执行

我们针对一个系统、全面、积极、有效的教练计划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并且学习了许多关于准备的知识,现在教练计划即将展开了,那么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执行呢?

1.聆听

杰出的教练型上司几乎都有善于倾听的特点,他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其仔细聆听一位因感到自己待遇不公而愤愤不平的员工的抱怨,耐心听员工把话说完,员工恶劣的心情就会平复,这只是倾听的一大好处,善于倾听还有其他两大好处:

让别人感觉受重视;

让管理者了解到更多的事情。

教练的过程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过程。善于倾听的教练型上司能及时发现员工的长处,同时,倾听本身也是一种鼓励方式,能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最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负责的态度。倾听还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意见、情绪、建议等,便于管理者做出相应处理,避免问题积压,难以解决,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是否善于倾听,是衡量教练型上司领导水平的一个标志。如果管理者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就应该着手去培养。培养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牢记:当员工停止谈话前,不随意打断即可。

2.支持

让员工全心全意地支持自己是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一个管理者如果得不到员工的支持,不论其如何声嘶力竭地发号施令,都是枉费唇舌。得不到员工的支持,管理者就成了孤家寡人,寸步难行,团队的气氛和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所以,获得员工支持是管理者建立教练关系的保证。管理者获得员工的支持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

上述4种支持互相渗透,构成从低到高4个层次。政治支持是4个层次中最低层次的一种,理性或情感支持次之,理性和情感结合的支持级别要高一级,精神支持则是最高级的支持。

3.激励

在实施教练计划中,教练型上司不能唱“独角戏”,必须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工作。实现员工由“要我去做”到“我要去做”的转变,最佳的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

4.指导

教练型上司并不是导师或师傅,教练型上司所需要做的事只是协助并支持员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与目标,引导他们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

5.合作

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心理契约,这种契约就像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一种无形合同,载明了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的愿景,也就是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前进方向与奋斗目标。在这不成文的契约规范下,企业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尽量满足。

6.理解

在执行教练计划的过程中,理解员工至关重要。在理解过程中,教练型上司需注意以下5个要点:

仔细倾听员工说的话,这是让员工敞开心扉的最佳做法。

表现出言行一致。

不要妄加批评和评论,使员工“闭口不言”的快捷做法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的行为和做法。

平和自然地交流信息。

尊重员工。管理人员在与员工交流时,可以通过礼貌、聚精会神地聆听和保持眼睛接触来显示尊重。

7.策略

高手下棋能预知5步之外的棋局形势。一位优秀的教练型上司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一样,必须为员工找到3步之外的发展空间。

8.用心

用心即用心去思考,用思想去管理,用观念去武装,用行动去落实。所谓“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用心是教练型上司战无不胜的法宝。

案例讨论每个环节都在动

当人们开车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每一个路口都是一个方向的车通过,另一个方向的车等待,如此交替。这样看起来速度很慢,其实效率并不低。重要的是每个环节都在动。这是很关键的。

我们还可以看看日本制造业小作坊的做法,他们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第一个人拿过原材料后第一个动作是检查一下这个原料是不是合格,然后制作,进入下一个流程。第二个人接到后,第一个动作是检查第一个流程的工作是否达到了标准,然后开始工作,再进入下一个流程。这样一来,每一个环节都是上一个环节的检查流程。这样看似会影响速度,也很烦琐,但结果却是使产品质量有保证。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流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质量合格,它不是创新而是一种保障。

案例提示

整体的教练计划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步一步地实施,在教练内容的质量上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讨论题目

1.结合上述案例,说明你们公司实施教练计划的过程是否做到了环环相扣?

2.如果做到了,是否可以进一步改进?如果没有做到,应该如何改进?

思考

除了上文中列出的内容,你觉得在实施教练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