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47957400000072

第72章 灶神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在民间信仰中,他是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

灶神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祇崇拜。原始人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学会了使用火,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原始氏族群居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灭的火便是他们的灶,因而在原始人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

后来崇拜灶神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朝已开始供奉,《礼记·祭法》中有“王为群姓立七祀”,即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春秋时期,人们流传着“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俗谚,灶神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保佑一家人的平安。孔子在向其弟子解释人们“媚于灶”的原因时指出:如果不讨好灶神,他就会向上天告你的恶状。灶神告什么状,天帝就会给你定什么惩罚。

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成了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根据葛洪《抱朴子·微旨》所说,谁要是得罪了灶神,严重的要少活三百天,轻微的也要少活一百天。所以,人们如果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等,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名目繁多,更重要的是要隆重祭灶。

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成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

关于灶神的来历,有许多种说法。最初的灶神是位女性,而且是个漂亮的红衣女郎。后来道教经书中把她说成是昆仑山上的一位老母,叫“种火老元君”,她手下有五方五帝灶君,以及灶子、运火将军等36种神,专管人间住宅,连烟囱也有童子保护。人们大概嫌红衣女郎不大稳重,便用这位灶神奶奶取而代之,并常与灶王公并肩而坐,共享糖瓜。

《酉阳杂俎·诺皋记》则认为:灶神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其妻小字卿忌。生有六女,都取名察洽。关于这个张单,民间另有个传说:说他娶妻丁香,丁香孝顺公婆。后来张单外出经商发了财,移情别恋妓女海棠,回家休了丁香。丁香嫁给贫穷老太婆打柴的儿子。海棠好吃懒做,失火烧光了家产,丢下张单改嫁了,张单只好流浪讨饭。腊月廿三,他到丁香家讨饭,被认出后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门里憋死了。因为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都姓张),所以玉皇大帝封他为灶王。

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贪官,生性最馋,每天都要找美味食用,百姓不堪其扰。后来一位神仙幻变的民女将他掴到锅台上,变成“灶王”,只能看人家吃美食。

灶神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给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还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农历腊月廿三小年之际,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是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目的是要塞住灶神的嘴巴,让他回天上时多说好话。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目的是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以便少打几个小报告。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灶神的崇拜,曲折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己命运的茫然不解,只能将自己遭遇的各种吉凶祸福托之于神,而在灶神前不许有怨言、说怪话、发牢骚的种种禁忌,则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