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服百鬼,故从汉代起即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用来辟邪。
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据《礼记·祭法》记载,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最早的门神是传说中能捉鬼的神荼、郁垒。据《山海经》说: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鬼门,神荼和郁垒把守着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
此后,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然而,真正有史书记载的门神,是古代一个叫成庆的勇士。班固《汉书·广川王传》中说:广川王的殿门上曾画有短衣大裤长剑的古勇士成庆的画像辟邪。
到了唐代以后,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取代。秦琼又名秦叔宝,山东历城人,人称: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武艺高强,日占三城,夜夺八寨,功累封鄂国公。秦、尉迟二将帮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后,被封为开国元勋,他们为什么会充当民间的门神呢?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岗、扫窦建德、镇杜伏威等起义军,杀人无数。登基后,夜间梦寐不宁,多做噩梦,常见妖魔鬼怪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使皇宫极不宁静。李世民十分惧怕,便召集众将群臣商议。众将提出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是夜,果然无事。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家绘制二将的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祟全消。后世沿袭此法,遂将二将作为门神。
而《西游记》的记载,与此不同。
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拉魏征下围棋。不料午时三刻时,魏征打了一个盹儿,梦里就将龙王斩了。老龙王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阴魂不散,天天到宫里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后,就派秦琼、尉迟恭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王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守门辛苦,就叫画师画了两人戎装怒发的画像,贴在宫门,结果依然可以震慑龙王。于是,此举开始在民间流传。
还有一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后门门神一般只贴一位,这是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后门的门神多为钟馗或魏征。钟馗专捉恶鬼,人人皆知,而魏征之所以成为门神也有文字记载。《西游记》中说:由于宫门外有秦琼、尉迟恭把守,泾河老龙王的冤魂不敢从双锏双鞭下走,便转至皇宫的后门,砸砖碎瓦。魏征只好亲自持诛龙宝剑夜守后门。时间一长,老龙王的冤魂渐渐衰落,魏征手中那把诛龙宝剑便不再呈高扬之状而垂立一侧了。
除以上这些外,据考证,民间供奉的门神还有《封神演义》中的燃灯道人、赵公明,东汉的姚期、马武,晋代的温峤,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水浒传》里的解珍、解宝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哼哈二将门神的造型:左边门的门神伸出一指,嘴巴微张,像是在大声喝道:“哈!”右门的门神则是翘起两指,仿佛发出“哼”的声音。
古代门神的主要职能是,驱鬼避邪,保障家庭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门神的要求,已不仅是辟邪免灾,还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功名利禄等。至迟在明代,武士门神像上,常添画“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美名,以迎祥址”。以后更取消门神的祛邪义务,专事祈福,于是民间形成以赐福天官、状元、福禄寿星、和合、财神等为门神的风气。这些又被称为祈福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