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吉礼,就是祭祀之礼,是古代五礼(吉、凶、军、宾、嘉)之冠,即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左传》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尚且排在战事的前面。祭祀的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这是一个由上而下,由远到近的序列,首先体现了人们尊崇天道,其次膜拜山川,再次崇拜祖宗,一脉贯穿而下,但最终还是归于人事。归纳起来便是天神、地祇、人鬼三个层次。
祭祀天神是历史上最隆重的礼仪,因为中国是农业型国家,什么都跟天有关,天好,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不好,便饿殍遍野,人民便会在风雨飘摇中度日,甚至生灵涂炭。
天神以天或昊天上帝为最高,在冬至或岁收之后郊祭;其次是日月星辰,每年春分的早晨祭日,秋分的傍晚祭月,这是正祭;还可以在祭天的同时祭日月,这是从祭;再次是风师(即风伯)、雨师和雩。风师是天上的箕星,雨师是天上的毕星,都是星辰。雩祭是为了求雨,有两种形式:一是正雩,每年夏历四月正式举行,这个时候正是农作物成长的季节。另一种是旱雩,在遭旱灾时举行。旱雩,由巫师向神祈祷,如果祈祷了还不下雨,则杀巫以祭神。
在祭祀方式上,有禋祀、实柴、槱燎,都是指在柴木上放珍贵的牺牲(牺牲指用来祭祀的家畜,如牛羊等)、玉帛,然后加以燔烧。燔烧的木柴有浓浓的烟灰,人们便认为牺牲、玉帛的精华会随之而上,天神也就享用了。
地祇祭祀,也分大、中、小三等。大祀是指社稷、五祀、五岳。祭祀方式与祭天不同,祭地要用血祭,杀牲将血灌地。血祭后,将牺牲及玉、璧等埋在地里,或者沉在水里。祭祀那些遥远的名山大川时,因道路遥远,就在都城的四郊设坛,遥望而祭,称为望祭。后来诸侯还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祭不越望”,即不祭跟本国无关的山川。中祀是指祭祀山、林、川、泽,无血祭,只把牲、玉、璧埋在地里,或沉入水中就行了。小祀是祭四方百物之神,祭祀的方式叫做疈辜,就是将牺牲劈成一块一块地来祭。
后世祭天地最隆重的仪式莫过于封禅。据说只有有德的帝王才有资格做这事,否则会被史家讥讽。秦始皇跑到泰山,在登山的中途被雨拦了下来,结果被儒生讥笑了一番。封禅分两部分,一在泰山顶上祭天,是谓封,这个时候只有皇帝一个人告天;二在泰山脚下的梁父祭地,叫做禅。
周代尤其看重祭祀祖先,祭祀之法十分复杂,称为“肆献”,实际上这是两种礼仪的合称。肆礼,是指进献切好的煮熟的牲肉,煮成的汤叫“太羹”,不加任何佐料。献礼,是指进献已杀而未煮的牲肉。祼礼,是指洒酒于地。一般情况下,祭祀用酒要先用白茅过滤,这叫“缩酒”。春秋时期齐桓公兴师伐楚的一条理由就是“贡苞茅不入,无以缩酒”。意思是,你们不向周王进贡白茅,导致周王祭祀的时候都没有办法缩酒。背后的意思是责备楚国不臣服于周。
馈食,指用黍稷煮饭给尸吃。祭祀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尸”,即扮演被祭者的人。这个角色一般由孙子来担任,后世便改掉了,大概是因为主持祭祀者是父亲,父亲向扮演尸的儿子行祭拜仪式,总有点说不过,所以就改用牌位代替了。
祭祀实际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由皇帝主持的,是大传统。皇帝祭祀一方面是要向天表示敬意,希望获得天神地祇和祖宗的保佑,另一方面,表明他们的天子身份乃是上天安排的。另一类则是在普通民众中流行的,这是小传统,他们主要关心的是跟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神祇,如当地河神、山神、土地神、家中灶神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祖宗之神。祭祀祖宗的仪式各家大同小异。地方神祭祀则带有民俗的色彩,或者可称为礼俗更合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