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仪,属于西周五礼之一,目的是调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嘉礼名目甚多,这些礼节都是以宴会为载体展开的,多半是喜庆类的。
饮食礼,是天子宗族内部的宴饮礼仪,用来融洽宗族兄弟间的感情,一般是逢祭和节日设宴。西周社会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是宗法制,即以家族为单位,宗族兄弟之间,既要讲长幼嫡庶之别,也要和睦亲亲,饮食礼体现的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种乡饮礼,是地方官敬老尊贤的宴饮礼仪。
昏冠礼,是指婚礼和冠礼两种,这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内容。
男子未成年时,不戴冠,成人以后可以戴冠,这之间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冠礼。冠礼要在宗庙中举行,在这之前先要占卜,选定吉日,然后请朋友来参加。在行礼的前三天,还需要再占卜一次,是为了在众宾客中选择一位加冠执礼之人。加冠的程序相当烦琐,要加三次冠,第一次加缁布冠,是士经常戴的帽子,表示已经成为士人;第二次加皮弁,即白鹿皮做的,是参加国君视朝之服,或者是韦弁,即红色皮弁,这是参加军事之服;第三次是爵弁,即黑色的皮弁,这是辅助君主祭祀之服。每一次都代表接受不同的身份。
冠礼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取“字”。在古代,“名”用于自称、谦称,“字”用于尊称。男子加冠礼,给他一个“字”,表示他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意味着他的社会地位改变,要负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冠礼是对男子而言的,对于女子而言称为笄礼。笄礼是女子的成人礼。女子未成年时,头发分在两侧,笄礼后,就把头发盘起来作髻,插上簪笄。
婚礼是古人又一重要礼节。结婚前后分为六个步骤,称为“六礼”:一为纳采,是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正式求婚,此时要带一份礼物。二为问名,是指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出生日期、籍贯等。女方将情况写在帖上,交给媒人。这就是“庚帖”。男方根据庚帖请人推算,叫“合八字”。三为纳吉,男方将所合八字情况通知女方并送礼订婚。四为纳征,指男方向女方送聘礼,后世称为“彩礼”。五为请期,男方送过聘礼后,请人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婚礼,之后将日期告诉女方。然后举行婚礼,这便是最后一步:亲迎。亲迎是指新郎亲自驾车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一般是在黄昏之时,所以古时称为昏礼。这是婚礼的核心。在婚礼举行的当天仍然有很多礼节,如拜堂、合卺(交杯酒)、洞房等,有些一直流传到现在。婚礼后还有“回门”之礼等。
用来调和人际关系的礼有宾射礼、飨燕礼、脤膰礼和贺庆礼等。宾射礼,是射礼的一种。古代射礼有五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泽宫之射,目的是亲近旧知新友。其中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时,大家射箭比赛,作为宴饮的助兴。“投壶”礼,即用箭,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飨燕礼,可以分为飨礼和燕礼两种。飨礼是天子大宴,在太庙举行,非常隆重。燕礼,指天子举行的小型宴会,在寝宫举行,只招待少数人,不太讲排场,主要是用来融洽君臣关系的。
脤膰礼,也分两种。脤是祭社稷的肉,膰是祭宗庙的肉。古人认为祭祀仪式上供奉过的肉不同寻常,能够吃到是一种福分,所以要把祭肉分赐给其他人。脤是生肉,膰是熟肉。
贺庆礼,是指对方有了值得庆贺的事情,亲自或派人去表示庆贺,并馈赠一定规格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