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使阳关与玉门关南北呼应。这就是说史书上所说的: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丝绸之路开辟时,商队从长安出发,在敦煌进行补给后,再从两个关口出发,阳关就是其中一个。经过阳关后,商队穿过沙漠,到达鄯善(今新疆若羌),再到于阗,接着经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后,和从玉门关出发的商队会合,再到西亚,最远到达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区。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据史料记载,西汉时,阳关为都尉治所。晋魏时,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绸之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宋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狼吞虎咽,逼着人们东撤,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更主要的是,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在古代,阳关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文化和心理坐标,或者说,阳关的出名,除了它本身作为要塞的地位,也因为诗人的吟咏。从地理上来说,古代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都被称作西域。那里是广阔的沙漠戈壁、高山草原、雪山绝地,那里生活着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谷浑等少数民族。除了古丝绸之路上有来往的人群外,别的地方很少有人烟。而从文化和心理上来说,当人们一路西行把阳关抛到身后时,去国怀乡的孤独落寞就会立刻油然而生。所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意味着寂寞荒凉,成了离愁别恨和悲凉凄怆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