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47957400000045

第45章 函谷关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流芳青史,声播海外。

这里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素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除秦以外的其余六国曾联合对抗秦国,但秦国凭借函谷天险,成功抵御住六国联军的攻势,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由于函谷关易守难攻,秦朝末年各地起义抗秦后,新立的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谁就为关中王,此处所提的关即函谷关。之后刘邦先入关中,不过并非直入函谷关,理由是函谷关易守难攻,加上关内即是秦的首都咸阳,护守函谷关的秦军必是精锐,为避免攻坚,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绕道进入关内。不过,项羽不满刘邦先入关,设下鸿门宴,但又不愿违逆楚怀王当初的宣告,因此在册封时将刘邦封为巴王,之后封为汉王。虽然巴、汉两地也属关内(函谷关以西),但当时为未开化的不毛之地,是秦朝专门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不过刘邦仍然在汉中成功积蓄力量,最终在楚汉相争中战胜了项羽。

东汉末年群雄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强行将汉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时,就以函谷关坚固易于防守为理由。此后两千年间,地势险要的函谷关常常成为军事争夺的对象,包括唐代安史之乱时唐官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实际上历史上的函谷关有三处,除了上面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建的函谷关(即今通称的秦关)外,还有汉关和魏关。

汉关,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西距秦关150公里。据灵宝市志记载,自汉室兴起后,关中作为帝都,函谷关以东则称关外。人们都以自己是关中人为荣。楼船将军杨仆,原籍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别人说他是关外人,他深感不快,就尽捐家资,于汉元鼎三年(184)在新安县城东修起一座雄伟的城池,人们称它为汉函谷关。有了这座新关,杨仆也就成了关中人了。

魏关,位于灵宝市东北,距秦关约5公里。相传三国时,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褚在那里开凿隧道,筑起关楼,距秦关不远,故称新关。后来成为东达洛阳,西接长安的重要交通干线。抗日战争时城楼毁于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