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47957400000041

第41章 中国的佛光塔影

塔,作为一种纪念性建筑,源于佛教,是一种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

在佛塔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不仅没有塔这种建筑,甚至也没有“塔”这个字。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楼阁相结合,形成楼阁式塔。它曾被译为“堵坡”、“浮图”、“塔婆”等,还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造出“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有趣的是,此后“堵坡”就成了古印度佛塔的专称,而“塔”则专指汉语的佛塔了。塔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也为道家所用,并逐渐脱离宗教,走向世俗,衍生出了观景塔、风水塔、文峰塔等不同作用和目的的塔。

中国自古有“乱世毁庙、盛世建塔”之说。由于中国古塔建造的历史悠久,工程设计及艺术装饰精湛,再加上它与名山胜景匹配协调,所以构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古往今来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写下了不少与古塔相关的传世之作。如《白蛇传》与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京剧《法门寺》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塔;《西厢记》与山西永济普救寺莺莺塔等。

三国之际,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图,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是中国造塔的最早记载,他造的塔为楼阁式。三国时的吴国在首都建业(今南京)开始造塔,开创了江南造塔先河。

南北朝时期建造了很多石窟和寺塔,主要为楼阁式和密檐式塔。隋代佛教盛行,隋文帝杨坚为其母祝寿分三年在全国各州建塔约100多座。唐朝的塔,形式多为楼阁式和密檐式。如著名的扶风法门寺塔。传说古天竺(印度)国王阿育王极为笃信佛法,他在释迦牟尼灭度(死)后,发誓要把佛法发扬光大于世界,因之在全世界修造了八万四千塔,分葬释迦牟尼的舍利。因为有神灵相助,所以这些塔得以在同一天建成。

两宋期间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宗教繁盛,建筑了很多塔。宋塔多为楼阁式,或为外密檐内楼阁式。在塔院的平面布局上,宋塔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唐代,塔是寺院的核心部分,大多建在寺院的前院;而宋代寺院的核心是正殿,塔大多位于后院或正殿两侧。

辽塔多为实心的密檐式塔,采用在力学上更加合理的拱券设计。繁复的基座是辽塔独有的特色,基座表面或篆刻经典或雕凿佛教塑像等,非常精美。一些比较著名的辽塔,如北京天宁寺塔,不仅塔身基座遍布精美塑像,而且塔檐、仿木斗拱均做工细致精巧。

元朝皇帝大多信仰佛教,流行于印度的堵坡式的塔被再次引入中国,称为覆钵式塔,另外随着密宗在上流社会中的流行,金刚宝座塔又被从印度引入并大规模建造。

自明清两代开始,还产生了文峰塔,即各州城府县为改善本地风水而在特定位置修建的塔,其修建目的或为震慑妖孽,或为了补全风水,或作为该地的标志性建筑。文峰塔的出现使得明清两代出现了一个筑塔高潮。明清时的塔大多为高大的砖仿木结构,不仅斗拱、椽、枋、额具全,而且还出现了雁翅板、垂莲柱等结构;塔的建筑平面多为八角形、六角形和四方形。明清两代的佛塔虽然数量多,但在建筑艺术和技术上并无大的突破。

中国十大名塔为:山西飞虹塔、登封嵩岳寺塔、大理千寻塔、应县释迦塔、西安大雁塔、杭州雷峰塔、苏州虎丘塔、杭州六和塔、苏州报恩寺塔、开封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