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农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
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黄帝时,蚩尤作乱,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流血百里而不能治之,黄帝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十二支。黄帝就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打败了蚩尤。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照此说法,干支是大挠创制的。也就是说,大挠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帝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也有人说,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时辰。所以,十二地支应当是夏人创作的。也有人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古人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60年一周期的甲子圆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也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实际上是类似的太岁纪年,即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时辰。用干支纪年、月、日、时,具体是这样的。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作一甲子或一花甲子。这就是干支纪年法。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第一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纪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这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