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47957400000112

第112章 元宝简史

“财神到,财神到……”当人们迎接财神时,是否注意到财神手上拿着的元宝呢?人们常津津乐道某地挖出“元宝”,而在这些传闻中,挖到了或拾到了“元宝”就意味着“发了大财”。那么这种元宝,是古时通行的货币吗?人们常在红包纸上看到的元宝,就是古人用的银两吗?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锭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有意误读作“开通元宝”。从出土的宝物中也可证实:唐代已有银制的“饼”和“铤”,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银铤”。

银锭的使用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的是没有任何铭文的银块。隋唐时期,国库为了储存需要,将征收来的散碎银块铸成固定重量的锭块,点库、出库无需再称重,只需清点数量即可,储存、搬运都很方便。北宋时期,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大宗交易都用银锭,促成银锭的形态日趋规范,一般呈扁平哑铃形,便于手持,银锭表面画刻文字。征收来的,要铭刻地区、缴纳人、接收人、日期等字样,以便发现成色不符或重量不足、掺杂使假时追究责任。为计量方便,宋代以后官库银都按一定重量等级铸锭,不同时期标准不尽相同,大致有500两、100两、50两、10两、5两等。500两和100两属于镇库锭,不参与社会流通。其他官库银锭也大多作为出库用,出库之后熔铸,以去掉官库字样,很少直接投放社会流通。

最早使用元宝名称的是758年,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两大头目之一的史思明在洛阳所铸造颁行的“得一元宝”和“顺天元宝”。此后,唐代宗大历年间曾铸有大历元宝,但制作不精。当时钱价很低,铜价却很高,因此官铸也不精良。以后还有天福元宝、淳化元宝、圣宋元宝、宣和元宝、靖康元宝等。

不过,银锭作为支付手段流通始于金代。到1197年改铸银为“承安宝货”,分五等,每两折钱两贯。至此,白银才成为法定货币,得以与钱、钞一起通用。到了元代,将原来的以铜钱本位改为银本位,元代起采用白银为价值尺度,产生了我国币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同时,也从元代开始,把“银铤”称为“元宝”。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库(当时国家银库)的白银熔铸成“锭”,凡重量达50两者,名曰:“元宝”,也就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金元宝,银锭叫银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至元十三年(1276),蒙古大军灭南宋后,回到扬州,丞相伯颜因将士掠夺无度,下令搜检部队行李,将所得撒花银子统统销铸成锭,归朝献纳。经办此事的销钱官依金锭代银锭成例,制成每个重五十两的银锭,取名“扬州元宝”,呈给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又将元宝分赐给皇亲国戚们。《元史·世祖纪》记载,当年“赏拜、达勒等1355人战功金百两、银一万五千一百两”,就用此钱。当时所铸元宝形呈马鞍状,与南宋、金国的银锭十分相近。

银元宝到了明朝才盛行,但还不是国家的法定货币。直至清朝,银元宝始为主要的货币流通,因重量不等,所以按“两”为主要的重量单位,故又称银锭为“银两”。

清代是我国银元宝铸造、使用、流通的鼎盛时期,其品种颇多。比如,光绪元宝,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造币总厂”,底部铸“库平七钱二分”标志,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银币背面外圈顶部铸“光绪年造”楷体铭文,余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大清帝国银币”字样,内圈铸有正面腾云五爪龙一只。

由此可见,古代真正的元宝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古代的元宝中间部分并没有凸出来的形状,颜色也不是金黄色而是银色。它演变成今日的样子,或许是它原本的形状有点像棺材,深为人们所避忌。另一方面,为了让元宝的造型更美观,颜色更亮丽,因而有了今天元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