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五十年守望——迟到的钦差大臣
47930700000009

第9章 装作一副可怜相,实有一副花肚肠

——塑造教育局长的随想

许守钦①

这次应焦晃之邀参加59届《钦差大臣》的排演,分配的角色是邮政局长。看了剧本我吃惊不小,本人已七十有五,怎能扮演风流潇洒招女人的男性呢?然而能和历届老同学们欢聚一起从事艺术创作,实在是件开心的事,所以就硬着头皮答应了。不久,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母校,杭州的学兄王复明来了,北京的王家驹来了,李祥春从国外赶回来,老青话的许多同事也来了,真是好热闹!

通过一段时间的排练,自己感到很吃力,对形体上的弯腰驼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种种老态的克服就不是件易事,塑造形象从何谈起?其他角色都打下了轮廓,尤其是阿复兄的教育局长,有模有样。阿复兄是位极富才华的演员,早在大学读书期间,就见识过他模仿的绝技,几步路几个动作大家便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他表演的是某人,再几步路几个动作又是某个老师,逗得同学们大笑不止,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态特征、习惯动作……阿复兄观察得如此细致入微,又掌握得如此精确到位,真不由得不佩服。这次排练他就把上个世纪50年代上戏师生都很熟悉的一个生活原型极富个性的形体特征用在教育局长身上,很贴切,很有趣!十分遗憾的是,后来因杭州的工作脱不开身,阿复向导演组提出放弃教育局长一角,剧组研究再三,只能忍痛割爱,答应了他的要求。

殊不料这个变动给还处在尴尬中的我带来了转机,因为剧组请了陈少泽来顶我的邮政局长,要我顶阿复的教育局长。这样,终于让我摆脱了“冒充青年”的尴尬处境。和学兄扮同一个角色当然感到很荣幸,但也诚惶诚恐。我不敢奢望有比阿复兄更出色的创造,能把阿复的那一套搬过来就不错了。导演认为我和阿复条件不同,全盘照搬未必行得通,但可有选择地借用。实践证明,导演的话很有道理,一个人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东西,到了另一个人手里,却未必玩得转,创造角色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即或是程式化表演的戏曲,照搬照抄也只能学到躯壳,没有自己的心领神会怎能做到形神兼备。但阿复设计的跷脚,我还是保留了。不曾想在外部性格化的问题上与焦晃有了分歧,他认为教育局长脚不跷为好,我则认为跷脚无妨,这个好色之徒,一贯道貌岸然,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上苍给这个伪君子造成一点小缺陷,没什么不好,让他跷脚并不影响。但焦晃认为,他应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修养、风度……尽管他有缺陷,但竭力掩饰,如果意在丑化,展现跷脚,那就趣味不高,也不符合生活的真实。随着排练的深入,我对教育局长总体形象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个懦弱无能、胆小怕事、遇事推诿的地方小官,为了生存他必须讨好市长。“钦差大臣”的到来,小城所有官员感到恐慌,特别是市长提到两个老师的出格表现,教育局长是脱不了干系的。可是他唯一的办法是装可怜,吐苦水,后台强硬的教师根本不把小小的教育局长放在眼里,谁都来指手画脚,引得市长发火,指责他无能。

教育局长还有一个口吃的毛病,正如他自己说的,见了职务高的人就吓得魂不附体,这次碰到的“钦差大臣”,或许是他有生以来所遇到的职务最高的官员,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参见“钦差大臣”作自我介绍时我认真地口吃了一次,并把我的卷舌音也大大地发挥了一下。晋见“钦差大臣”无疑是教育局长的一场重头戏,排练之初,我就着重表现了人物的紧张、胆小、手足无措。导演指出光有这个是不够的,还要逢迎、献媚、讨好,接受雪茄烟要以媚眼相迎,但又不敢正视,而是斜视,慌忙中雪茄拿倒了,重新点燃时,烫了嘴巴,雪茄落在地上,迅即拾起雪茄,摆脱窘境,无奈老眼昏花,视力不济,遍寻不着,于是只能趴在地上继续寻找。这样做自知大失颜面,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喃喃地嘀咕着:“见笑了,见笑了。”虽然斯文扫地,但也不能有失教育局长的风度,站起来又摆出一副有教养的样子。“钦差大臣”看到这个老头不仅动作滑稽、行为可笑,戴着一副漂亮的金丝边眼镜,还怪风流的,于是就激起了“逗你玩”的兴趣,和他谈起了女人。不曾想到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却说中了这个好色老头不可告人的秘密,赫列斯达柯夫问他:“你喜欢什么样的女人?黑头发的,还是黄头发的?”他支支吾吾不敢回答。赫列斯达柯夫突然说:“准是有一位黑头发的姑娘在和您闹别扭。”赫列斯达柯夫用手指捅了捅他的腰,老头吓得下意识地冒出一句:“他怎么知道的?”这句话是在排练中即兴发挥的,后来就保留下来了。在第一幕导演给以铺垫,市长要“我”注意和一个黑头发女教师的关系,“我”就在脑中构想,“我”正因为用职务之便为一个黑头发姑娘安排了教师工作,她为了报答,已有了几次幽会,此事意外被点,可怜的老头能不发出这样的惊呼吗?教育局长无疑是个灵魂肮脏见色起性的老不正经,但他身上极具两重性。通过伪装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市长毕恭毕敬、规规矩矩,显得老成持重、办事认真,偶尔也能从市长那儿得到一点甜头和信任,但当市长向钦差大臣表白自己如何忘我地工作从不摸牌时,教育局长忍不住旁白说:“老滑头,昨天还赢了我一百多。”市长的虚伪狡诈,他十分了解。在市长为女儿嫁给钦差大臣,自己可以升为将军得意忘形的时候,教育局长会发出“厄运当头”的咒骂,实质上这个表面上是个可怜虫的教育局长并不老实,骨子里十分狡猾。

以上是我扮演教育局长的点滴感受,通过若干场的演出,我还不敢断言已经抓住了角色的种子,大概把握了十之五六吧。

①195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在话剧《全家福》、《渔人之家》、《大雷雨》、《甲午海战》、《南海长城》、《红色宣传员》中担任主要角色,参演电影《决战之后》、《肝胆相照》、《逢凶化吉》、《三对半情侣和一个小偷》、《十月围城》等;在电视剧《太平天国》、《秦王李世民》、《朱元璋》、《乾隆下江南》、《万山剿匪记》、《秋海棠》、《真命小和尚》、《胭脂雪》等中扮演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