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五十年守望——迟到的钦差大臣
47930700000019

第19章 《钦差大臣》导演手记(1)

陈明正①

2009年5月,上戏表演系59级校友在上海举办了毕业五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在聚会中,有校友提议:我们来排一部戏吧。于是大家一致响应。当时我还以为大家只是一时兴起,随口提议。没想到焦晃真的找到赞助人,率先拉到了一笔资金,并正式邀我执导《钦差大臣》。对此,我自然是大力支持。五十多年前,我正是这个班的年轻助教,一边上课一边向苏联专家学习。当时我选了《钦差大臣》,让大家在二年级时排片段,三年级时排幕,大家的创作欲望极高。可惜,当年因为种种原因,这部戏不让排演了。现在事隔五十多年,大家聚在一起要“圆梦”。可现在老校友们都是70岁以上的人了,拍拍电视还可以,但是要在舞台上蹦呀跳呀,持续两个多钟头,能吃得消吗?面对上千观众,声音、语言还能传递得那么远吗?艺术形象还可能那么生动吗?另外,观众来看戏就是希望能看到精彩的演出,特别是面对这些老演员,期望值就更高。焦晃也预见到这一点,为此和导演组商量,在正式排演前进行一次试排,如果效果不错,再正式排演下去。在试排和尝试中,大家统一了思想,即,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仍然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我们还成立了导演组。其中,杜冶秋、向能春都是优秀的演员和导演;卢若萍是优秀的表演教师、导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他们都十分热情,并积极行动起来。我们没有分场去排演,而是由我总体把握,由导演组的同志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指导演员,并关注舞美等其他工作。

大家同心协力,信心十足。

开排前我们订了以下几个原则:

1.剧本太长,要有删节,四小时的戏要删成两小时一刻钟左右,导演先动手,演员都可以提建议。

2.对于剧本台词,演员要去悟,要反复推敲,朗读到不顺的、词句不明朗的地方,可以自己适当进行修改,要注意剧作风格和角色的个性。

3.布景不能缺失,而且要有俄罗斯风格,但不能太实,要虚实结合。

4.舞美设计要有利于换景,有利于某些场戏的处理,应用二道幕,拉开创作空间。

5.该剧涉及的“某俄罗斯小城”,其城市级别要提高,它不是小城镇,而是繁荣的中等城市。

6.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不要过分追求生活化,要提高舞台表现力。

我们在十八天里一口气排了该剧的前面四幕戏,在连排的最后一天,请了上海戏剧学院的领导、专家、校友、老师来观看。连排结束后,观众对这四幕戏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谈了许多现场感受,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

说实话,我在试排一周以后就有了信心。从上戏毕业五十年了,这些老演员仍然很在行。其实他们大多数人仍在进行艺术创作,只是他们多数活跃在影视作品里,舞台作品演得少了。如今再排舞台剧时,他们的功力仍在,他们的生活经验、文化底蕴、艺术素养都会体现在其创作的艺术形象之中。他们的角色含金量高,人物不是活在表面,而是在内心。虽然这是部喜剧,要有喜剧的轻松感,但它又很有分量,这必须得呈现在演员的行动和有分量的冲突之中。他们不是在“演”、在“装”这些人物,他们在进入角色,也让角色包含着他们自己。要是让年轻人来演,那势必要“演”,要“装”,但这些老戏骨不会这样。特别是剧中的市长、赫列斯达柯夫和那些贪官、夫人,他们的那些气质、风度、内涵、魅力、威势靠“演”和“装”是出不来的。

我相信他们,尊重他们,珍惜他们,他们都是好演员。我总把这些老人(可以称他们为老人了吧)看成年轻人,其实他们多数都七十岁以上了,有的近八十岁了。他们经过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经过了各种运动,经过少有的时代大变迁,他们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理解、感受,都会自然而然地融入人物的性格中去。他们行动时,内心是充实的,他们念台词时,言之有物,他们展示果戈理戏剧情节的时候,全都把自己摆了进去,现实感很强。他们不是在“演”外国人、俄罗斯人,不是在“演”小丑,而是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贪官、爱吹牛的专家、虚荣的官太太……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他们清楚,他们对人物的历史、生活、人际关系、人性的弱点、内心的欲求都了解透了。他们在行动,不只是在表现角色的哪一点,哪一个特征,而且是在表现复合型的人。而这些人物和当代社会,和我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看他们时,已不是“他们”或“俄罗斯人”,也不是二百年前的过去,而是现在,以及当今现实生活中的人……

试演之后,我们加强了信心,就这么演,能成功。

2009年11月和2010年元月,《钦差大臣》在上海成功上演。2010年4月,《钦差大臣》登上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舞台。京沪两地的观众对该剧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作为一名导演,一名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我们有责任去好好总结一下这部戏的舞台创作过程,记录下这次艰辛而有趣的创作过程的点点滴滴,让观众、读者、戏剧爱好者从这些文字中去了解该剧排演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为表、导演研究提供一个活生生的、详细的例子。同时,这也是我们纪念一代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最好办法,也是我们今人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医治人性顽疾的良药。

一、感受果戈理①

果戈理的讽刺艺术在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文学中,也放射出灿烂的光辉。他和普希金一起,被后人称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理的创作,时至今日仍给我留下深刻的教益和启迪。

为了排好《钦差大臣》,我需要了解果戈理,了解他的生活、他的为人、他的生活性格以及他的时代,我需要感受果戈理。从果戈理的生活经历中可以看到剧中人,在我们内心视像里可以展开一幅广阔的图景,剧作的人物可以立起来,活起来,而不是刻板的、单薄的、编出来的干巴巴的躯壳。如果导演的心里需要有人物行动的真实感,就需要了解作家成长的过程。导演和作者的灵魂相通,这是最佳境界。我如是地追求。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于1809年3月20日生于美丽、富饶的乌克兰。祖父出身乡村神甫家庭,娶了一个家业殷实的地主女儿,得到一处田产。果戈理的父亲在庄园里长大,受风靡一时的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辞去公职,蛰居乡间,一面料理田产,一面为阔亲戚照料庄园。果戈理的母亲,善良、温和、恬静。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庄园生活的内容非常多,这和他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果戈理的祖母很会讲故事,她对古时查波罗什哥萨克的事迹非常熟悉,她还会唱民歌,果戈理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熏陶。他常与劳动者交往,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乡村风俗。因此,他的作品生动、幽默、活泼。

父亲常带他到草原上去旅行,草原上瑰丽的景色,使他乐而忘返。父亲带他到小镇上去赶集,也有无限的乐趣:看五花八门的闹市,看牲口交易,看又唱又跳的木偶戏,听盲丐苍凉的歌声。据同时代人说,果戈理就是从那时起养成了一种观察人物的好习惯,这种环境培养了他善于感受和观察事物的才能,为他积累了广泛丰富的生活印象。他早期的《夜话》就是受了这些生活的影响。

果戈理的父亲颇有文才,写过诗和喜剧,常在叶卡捷琳娜时代一个退休部长的庄园里的私人剧院演出。小果戈理自然从那个时候起就受到戏剧的熏陶。他在那时还得到另一个机会,就是到这退休部长的私人图书馆里看书。他在家有时也一个人躲在父亲的书房里翻书,读书成为他最大的快乐,他可长时间坐在那儿写,在那儿看,往往不愿和小伙伴一起嬉闹。这对他孤独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后来他进了涅仁的一所“高级科学中学”。这所学校的学生分成两派,一派是有权有势的权贵子弟,一派则是破落贵族和小地主的子弟。果戈理属于后者,加上他的相貌相当古怪,故常被奚落。果戈理从来不会听任他人摆布,对于那些攻击他的人,他从不示弱,竟会用漫画和打油诗嘲弄他们,使他们不敢过于放肆。从小他就会运用讽刺武器反击羞辱他的人。

果戈理因为才华出众,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他组织剧团,担任编剧、导演、舞美之职,还做演员,是个全才。虽然我们不是同时代的人,但我们可以想象出他在中学搞剧团、排戏、演戏、自己搞舞美、自己当演员,活跃在人群中的情景。

当时,阅读文学作品是果戈理的最大爱好,普希金的《自由颂》,十二月党人的作品让他百看不厌。随着对社会问题兴趣的日益增加,对课外读物的爱好促使他和同学办起“刊物”。他写过一些诗和一部悲剧《强盗》、一篇中篇小说、散文《闲话涅仁》,从这些内容看,这位未来作家有着早熟的文学才能。

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起义被镇压。果戈理所读的中学发生了“自由思想案”,沙皇政府对该校的进步校长和教授们进行迫害。他们搜查了果戈理的笔记,发现上面有反政府、反宗教的言论,而这些都是果戈理在课堂上记下来的。果戈理为了保护教授免遭迫害,一口咬定这只是他本人从课外读物中摘下来的。果戈理思想上的成长,正是受到俄国革命前夕进步势力的影响。在毕业时他本该得到十二等官职的任职证明,但由于他和进步教授案件有牵连,因此只得到了十四等官职的任职证明。这一结果,对一个刚走上社会的青年是个重大打击。

毕业后,果戈理到彼得堡去求职,仍然充满了憧憬,梦想从事高尚而重要的有利于祖国和人民的工作,但是想象中的彼得堡和现实不一样。这使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不断地增长。他在彼得堡找不到差事,到处碰壁,因为着凉而患病,事事不如意。由于生活费用昂贵,他租住在四楼的小房间里,邻居大多是下层市民。他看到富人周旋于宴会舞厅,而穷人则衣衫褴褛,为一块面包疲于奔命。满腔热情的果戈理变得更加忧郁和困惑。他给母亲写了这么一封信:“在这里,过的虽然不完全是猪一样的生活,就是说,每天还有一顿白菜汤和粥吃。”真是可怜巴巴,就如在剧中奥西普大叫“要是有碗白菜汤吃吃就好了”。可见其处境多么困难。

后来,果戈理总算在封地局得到一个地位低下的文牍官职,一年的俸金维持不了五个月的生活,非但不能补贴家用,反而还要家里不断接济。在封地局里,官场里的黑暗内幕展现在他的眼前,上司贪赃枉法,同僚们庸俗卑琐,这使他逐渐从幻想中清醒过来,开始正视现实。

在封地局,他克制自尊心,奉公守法,努力工作。他给一个朋友写信说:“你问,现在看来,是不是当小职员一点利益也没有?相反,利益是有的……才智需要的是铁一般的意志和耐心。在没有达到现实的目标以前,看到那陡直、漫长(几乎没有尽头)和不牢靠的梯子,应当面不改色,心不跳……应当抛弃早年的奢望……努力攀登……”你看他说得多好啊!他在鞭策自己,小时候祖母对他讲过天梯的故事:“天使从天上放下梯子,是向死者的灵魂伸出手来,如果能登上梯子的第七段,就能登上七重天,灵魂就能升天了。”这梯子的形象牢牢地刻在果戈理的脑子里,贯穿在他关于人的长远和职责的思考之中。梯子意味着自觉的努力,去取得成果,这促使人精神高尚,具有坚强的毅力。梯子又意味着向上爬,向上提升,要在梯子的阶级上抢占住自己的位子,即使是踩着别人,也要往上爬,势在必得。在这个梯子的形象里,涵义上的双重性已经显示出来了,这种双重性的人,将成为果戈理作品中某些主人公的悲剧性的基础。

尽管在封地局里,连看门的也瞧不起他,他仍不顾一切地埋头誊写。他苦苦地打熬时光,沙沙地写,练就了一手好字,抄写的公文清清楚楚,不见一处涂改,不见一个错字。可果戈理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因为上级读也不读、看也不看就放到公文夹里,转到另一科室,再转到处长,再呈给更高一级。在那里,也没有人去看、去读,直到编好号码,存进档案。而这种文件,一件又一件送来送去,却给那些官员们带来了好处,月薪、奖金、提级、勋章。可怜的小文书什么也没有得到,没有人给他提级,没有人给他加薪。

可他是一个艺术家,他用眼、用耳捕捉到形形色色的官僚形象,那是他的财富。那些穿着褪色绿呢制服的官员们,一边喝着咖啡,讽刺地指责《参政院公报》,一边对上级的奖赏评头论足。在另一个角落里,人们悄悄议着芭蕾舞演员的大腿,与女房东调情,没有一个正经办事的,而一遇到评级,个个就装腔作势,奉承拍马,能捞的就捞,能爬的就爬。这就是白天的官场情景。一到晚上,他就遨游在涅瓦河和涅瓦大街上,观察生活。他看到剧院、酒店、俱乐部、赌场,处处都灯火辉煌,目眩神迷。公爵、官员、夫人、小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花花公子展示自己的巴黎时装,外国人的连鬓胡子,也让太太们倾倒。一切都矫揉造作,口是心非。他的胸中对这个幽灵们的世界涌出一种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