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病变转为慢性时,黏膜面常覆盖一层致密的纤维素性渗出物。病轻时,该病病变仅发生于部分肠段,严重时可分布于整个大肠部分,而病的后期,病变区扩大,分布广泛。
3. 防治
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猪时,要先隔离检疫1-2个月,确定无病后方可并群;有疫情发生时,对病猪群可采取药物防治,实行全进全出的单一饲养制,并结合清除粪便、消毒、干燥及隔离等措施,可以控制本病和净化猪群,消毒可用1%-2%臭药水或0.1%过氧乙酸,一般在消毒1个月后,再引进新猪。
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用四环素每吨饲料100-200克,连喂3-5天;可用痢菌净,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口服,每天1次,连用3-7天;也可用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同时结合症状,采用补液、强心等。
十、猪水疱性疹
猪水疱性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口、蹄及猪体无毛部位的皮肤发生水疱,破后成为溃疡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牛、羊及人类均不感染该病,一般只有猪易感。该病是直接接触病猪或食用了污染饲料而感染的。不同地区的猪发病率差异较大,低的不超过10%,高的可达100%,多受饲养管理情况、病毒类型和致病力的强弱影响。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该病以哺乳幼猪最为常见,因为幼猪口腔生疱后不能再哺乳,母猪乳房和乳头上生水疱后因疼痛而不让幼猪哺乳,从而造成幼猪饥饿、消瘦,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2.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体温升至40.5-41.5益,精神沉郁,流涎,鼻盘、口腔、唇出现水疱,水疱呈灰白色,里面充满浆液,内含大量病毒,稍压即破,破裂后很快会覆盖一层纤维蛋白性膜。初发水疱破裂后,体温下降,2-3天后蹄冠部、蹄趾部及哺乳母猪的乳房和乳头上形成继发性水疱,有的关节肿胀,疼痛严重,行动困难,以膝着地或卧地不起,病情严重的会发生蹄匣脱落,一般在1-3个月才能长成。病程一般为2-3周,成年猪死亡率很低,哺乳幼猪死亡率高。
主要病变是水疱,最初是皮肤小面积变白,然后慢慢隆起,并逐渐扩大,进而形成水疱。上皮与基地层分离,形成一个有破裂上皮碎片的病灶,呈红色。病变常被粪便污染,形成继发性感染。蹄部病变常伴有蜂窝织炎,持续水肿,导致跛行。
4. 防治
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取预防措施。应加强饲养管理;喂煮熟、柔软的稀食,给予清洁的饮水;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干燥;控制继发性感染,可选用抗生素预防;若是发生疫情,要及时封锁疫区,隔离病猪,限制病猪及肉产品的流动;要对病猪接触过的运输及饲料用具和圈舍进行严格的消毒;泔水必须煮熟后再喂猪,严禁使用城市垃圾垫圈,以免造成传染。
十一、猪传染性水疱病
猪传染性水疱病又名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猪的蹄部、口腔、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和黏膜发生水疱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牛、羊等家畜不发病,各年龄的猪均易感,尤以幼猪最为常见。该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呈地方性流行,流行较缓慢。发病率高,可达70%-80%,高的可达100%,死亡率很低。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经粪便、尿、水疱液、乳汁等排出,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垫草、运动场和用具以及人员等途径传播,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的皮肤感染。猪只密集,调动频繁等情况均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3. 症状与病理变化
潜伏期2-4天,有的可延长至7-8天。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益,在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几个黄豆至蚕豆大的水疱,内含清亮淡黄色液体,水疱慢慢融合扩大,充满水疱液,1-2天后,水疱破裂,形成溃疡,行走出现跛行。有的病猪会发生细菌继发感染,局部化脓,导致蹄匣脱落,不能站立或卧地不起。有的病猪在蹄部发生水疱的同时,鼻端、口腔及乳头周围皮肤也会出现水疱,一般10天左右会自行痊愈,但初生幼猪可造成死亡。
主要病变是水疱,主要发生在蹄部、鼻盘、唇、舌头,有的在乳房也会出现,个别病例还会在心内膜出现条状出血斑,其他脏器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变。
4. 防治
不从发病猪场或地区引进猪和肉制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干燥;猪舍要定期进行消毒,可用5%氨水、10%漂白粉、3%甲醛溶液;若是发生疫情,要及时进行严格封锁、隔离,病猪就地处理,不准调出;待病猪水疱破裂后,用0.1%高锰酸钾或2%明矾水清洗溃疡面,然后涂抹紫药水或碘甘油,数日可治愈;也可采取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可选用鼠化弱毒苗和细胞培养弱毒苗,一般在接种4-8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达6个月以上。
§§§第二节幼猪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一、蛔虫病
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其主要特征是造成幼猪生长发育不良和饲料消耗增加,严重时可导致病猪死亡。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病原体为猪蛔虫,主要寄生在猪的小肠内,是一种黄白色或淡红色的大型线虫,呈中间稍粗、两端稍细的圆柱形,雌雄异体,雄虫长150-250毫米,直径约3毫米,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长200-400毫米,直径约5毫米,尾端尖直。雌雄交配后,雌虫子宫内的虫卵,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蛔虫卵可在土壤中存活几个月至几年,在低温(-20--15益)下停止发育,但不死亡,在高温(37益以上)下也停止发育。虫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猪的小肠内幼虫逸出,然后钻入肠壁毛细血管,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再沿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随血流进入肺泡,幼虫在肺泡中发育、蜕皮,生长后随黏液上行到会厌,进入口腔后又被猪吞下,重新进入消化道,最后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从感染虫卵到发育为成虫,一般需要1-2个月,猪蛔虫在猪体内的寄生期限一般为7-10个月。
猪蛔虫繁殖能力极强,加上虫卵对外界环境及一般消毒药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猪蛔虫病感染十分普遍,分布广泛,严重污染外界环境,抑制养猪业的发展。猪蛔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幼猪,使幼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感染率在50%以上。该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等,均能导致猪感染严重,主要经口感染。虫卵对干燥和高温耐受力差,猪粪发酵处理可将虫卵杀死,也可用2%-5%的热碱水或5%-10%的苯酚溶液。
2. 症状与病理变化
幼虫行至肝脏时,引起肝脏出血、变性和坏死,最后形成星状白斑。虫卵行至肺时,肺叶呈暗红色,细支气管与肺叶有出血点,引起蛔虫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不振。
成虫寄生在小肠时,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当蛔虫大量寄生时,会引起肠梗阻,猪体消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有时蛔虫可进入胆管,造成胆管堵塞,引起黄疸等症状。
当大量成虫寄生时,可产生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如阵发性痉挛、兴奋和麻痹,还可引起荨麻疹。成虫可夺取大量营养,使幼猪营养不良,生长受阻,被毛粗乱,食欲时好时坏,有异嗜,结膜苍白,常是造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保持猪舍、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防止被粪便污染;保持猪舍通风、采光良好,避免阴暗、潮湿和拥挤,定期消毒;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每隔2个月驱1次虫,效果更好,对2-6月龄猪,断奶后驱虫1次,以后每隔1.5-2个月再驱虫1-2次;每年春末或秋初深翻1次猪圈、运动场及周围的土地,或刮去一层表土,并用石灰消毒;猪粪和垫草清除出圈后,要在远离猪舍的场所进行堆积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杀灭虫卵。
当发现病猪时,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敌百虫(美曲膦酯),按每千克体重0.1克,配成水溶液喂服,或均匀拌入饲料中让猪采食,一次用量不超过7克;左咪唑(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6-8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或配成5%溶液,按每千克体重7毫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甲苯咪唑(甲苯达唑),按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入饲料中喂服;氟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混入饲料中喂服;驱蛔灵,按每千克体重0.3克,混入饲料中喂服;丙硫咪唑(阿苯达唑),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混入饲料中喂服;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二、猪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以高热为主要特征,呈稽留热型。寄生于各组织的细胞内,伤害细胞,导致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病原体是龚地弓形虫,其整个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是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弓形虫的生活史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在猫科动物的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和配子生殖,形成卵囊,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经2-4天,孢子增殖发育为含有两个孢子囊的感染性卵囊。被猪等中间宿主吞食后,在肠内逸出孢子,然后侵入血管,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处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在急性感染期,可在细胞内形成半月形的速殖子(滋养体)及许多虫体的集落(假囊);在慢性感染期,虫体呈休眠状态,可在脑、眼和心肌等处的细胞内形成圆形包囊(组织囊)。
卵囊在外界环境中的生活力很强。非孢子化卵囊在4益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5益下可存活14天,-20益下可存活1天;孢子化卵囊的抵抗力更强,-5益下可存活120天,-20益下可存活60天,-00280益下可存活20天。但对干燥和热敏感,可用1%来苏儿杀死。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族均易感染,尤以3-6月龄的幼猪最为常见。病人、病畜和带虫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被感染性卵囊、速殖子及包囊污染的饲料、饮水等途径传播。主要经口感染,速殖子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7-9月份发病较多。
2.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益,稽留7-10天,精神沉郁,食欲缺乏或废绝,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粪便呈粒状,干且带有黏液,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咳嗽,流清鼻涕,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后肢乏力,步态不稳,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耳、鼻盘、胸腹下和四肢下部出现或有小点状出血。有的病猪在耳壳上形成痂皮,耳尖坏死。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和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或死胎。
急性病变多见于幼猪,常出现全身性病变,全身淋巴结、肝、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并有许多出血点和坏死灶。肠黏膜充血,并有扁豆大小的坏死灶,肠腔和腹腔中有大量渗出液。网状内皮细胞和血管结缔组织细胞坏死,有时有肿胀细胞的浸润。弓形虫的速殖子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
慢性病变常见于年龄大的猪,主要病变是各内脏器官水肿,并有散在的灰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淋巴结、肾、肝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的网状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不易见到虫体。隐性感染的主要病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组织)内有包囊,有时可见有神经胶质增生性和肉芽肿性脑炎。
3. 防治
猪场内应禁止养猫,严格灭鼠;加强对饲料的管理,以防被猫粪污染,不用未煮熟的屠宰废弃物喂猪;保持猪舍清洁卫生,要定期消毒;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确诊,并封锁疫区,隔离病猪,进行及时治疗,并用1%来苏儿、3%火碱液对猪舍和饲养场进行严格消毒;对于未发病的猪,可用磺胺类药物混于饲料中饲喂,连喂5-7天,可起到预防作用。
对于发病的猪可用下面几种药物治疗: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6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磺胺嘧啶加甲氧苄氨嘧啶(甲氧苄啶),按每千克体重70毫克口服,每天2次,连用3-4天;磺胺-6-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60-100毫克,口服,每天1次,连用3-5天;磺胺甲氧吡嗪,每千克体重30毫克,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10毫克,混合后一次内服,每天1次;12%复方磺胺甲氧吡嗪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50-6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4天。
三、猪疥癣病
猪疥癣病俗称猪癞,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肤内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感染的慢性寄生虫病。以患猪发痒和皮炎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