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幼猪饲养实用手册
47871200000021

第21章 幼猪的疾病及其防治(4)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病原体为疥螨虫,寄生在猪皮肤深层由虫体挖掘的隧道内。虫体很小,肉眼几乎看不到,大小为0.2-0.5毫米,呈淡黄色龟状,是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雌虫在隧道内产的卵经3-4天就可孵出幼虫,再经2-3天经过蜕皮变成若虫,雄螨的若虫经3天左右,蜕皮变为成虫,雌螨的若虫经6天左右,蜕皮变为成虫。整个发育过程需8-22天,平均为15天。雄虫交配后很快就会死亡,雌虫一般可活4-5周,离开宿主后,一般仅能活3周左右。

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发生,尤以5月龄以下的幼猪最易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会逐渐增强。该病多发生于秋、冬和早春季节及阴雨天气。主要由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疥螨及其卵污染的圈舍、垫草、用具等的间接接触而引起感染。猪舍阴暗潮湿、饲养密度大、拥挤、环境卫生差、营养不良等,均能促进该病的发生。

2. 症状与病理变化

特征症状是皮肤剧痒。病初由头部开始,常发生于眼圈、颊部及耳根、颈部、肩胛部等处,之后扩延至背部、腹部、四肢,甚至全身。被擦皮肤的皮屑和被毛脱落,而后发红、剧痒,浆液浸润,甚至出血,并出现丘疹水疱。

由于感染处剧痒,病猪常在围墙、栏柱等处摩擦或用肢蹄搔患处,以致发炎,皮肤组织受损伤,渗出液和血液结成痂皮,患部脱毛、落屑,如化脓感染则会形成脓灶。若擦痒不断,结痂就会脱落再结,久而久之皮肤角质层增厚,变粗变硬,失去弹性,形成皱褶和龟裂,严重者食欲减退,生长停滞,消瘦,成为僵猪,甚至引起死亡。

3. 防治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干燥,保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不从疫区引进种猪,必须进猪时,要先隔离观察30天以上,无病的方可混群饲养;一旦发生疫情,及时封锁疫区,并隔离病猪,进行治疗,以防蔓延,病猪接触的木栅、墙壁、饲槽及用具等要进行彻底消毒,以防传染。

在治疗时可用敌百虫(美曲膦酯)1份加液状石蜡4份,混合后擦患部;可用敌百虫(美曲膦酯)1%溶液洗擦患部,每周1次,连用2-3次;可用溴螨酯0.1%水溶液,喷洒患处;可用溴氰菊酯50毫克/千克溶液,间隔10天喷淋2次;可用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连用2次,间隔5天;可用0.25%单甲咪,每周2次喷猪体。

四、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黄疸性贫血病或红皮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猪的一种热性溶血性传染病。以发热、贫血、溶血性黄疸为主要特征。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病原体为立克次氏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大小为0.8-2.5微米,呈多形性,多数呈环形、球形或卵圆形,少数呈杆状、月牙状、顿号形或串珠状等不同形态。单独、成对或成团附着于红细胞表面,呈链状或鳞片状,有的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在电镜下,猪附红细胞体呈圆盘状,表面包有一层膜,没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在胞浆膜下有微管,直径为10纳米,内有类核糖体颗粒。附红细胞体对苯胺色素易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淡红或淡紫红色,瑞氏染色呈淡蓝色。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一般的消毒药在几分钟内即可将其杀死,如在0.5%的苯酚溶液中,37益3小时即可被灭杀。对低温的抵抗力强,如在加有15%甘油的血液中,-37益可保存80天;在加枸橼酸盐的抗凝血中,5益可保存15天;在脱纤血中,-30益可保存83天,冻干保存可存活2年。

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宿主很多,猪、牛、羊及马属动物和猫、兔、鸡、犬、人均可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呈隐性,且常与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各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幼猪和长势好的生长育肥猪死亡率高,可达80%-90%。该病常呈地方流行性,多发生于温暖的夏秋季,特别是多雨之后更易发病。

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如刺蝇、蚊虫、蜱等)、螨虫、虱子及小型啮齿动物进行传播,也可经未严格消毒的针头、手术器械等传播。母猪可通过胎盘感染垂直传染给幼猪,公、母猪可通过配种互相传播。断奶幼猪互相殴斗、拥挤、圈舍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该病的急性发生。

2. 症状与病理变化

各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典型症状为发热、皮肤发红、贫血、溶血性黄疸、母猪流产等,若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可使症状复杂化。一个猪场的初生幼猪发病率可达80%,20-60日龄的幼猪发病率为50%-60%,平均发病率在15%-20%,病死率达70%。潜伏期一般为7天左右。

幼猪病初发热,体温升到40益以上,发抖,聚堆;尿呈茶褐色;食欲减退;前期便秘,后期拉稀;胸、耳后、腹部的皮肤发红,尤其是耳尖部出现紫红色斑块;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咳嗽;心跳加快;行走晃。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出现皮肤苍白、黄疸,哺乳猪和保育猪群中僵猪的比例明显上升。多数幼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若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大部分患猪在发病后2-4天死亡。

育肥猪感染后呈典型的溶血性黄疸,贫血症状较少见。常见皮肤潮红,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40益以上,毛孔处有针尖大小的微细红斑,尤以耳部皮肤较为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皮色苍白,呼吸困难,有的病猪后肢麻痹。死亡率较低。

母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2益,食欲缺乏,精神萎靡,贫血,厌食,便秘,尿色发黄,皮色发红。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皮色苍白、黄疸等症状。感染母猪可发生繁殖障碍,表现为流产、早产,死胎和弱胎增多,产后母猪泌乳量下降,易发生乳房炎。断奶后母猪受胎率降低,不发情或发情不规律,屡配不孕等。

全身皮肤黏膜、脂肪和脏器显著黄染,常呈泛发性黄疸。全身肌肉色泽变淡,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结潮红、肿大,尤其以腹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胸腹腔及心包积液;肺肿胀,淤血水肿;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呈胶冻样;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边缘柔软易脆;肾脏肿大,苍白贫血,有积液,包膜下有出血斑;膀胱里充满尿液,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肠系膜黄疸,肠内有大量凝血块;软脑膜充血,脑实质松软,上有细小出血点,有积液。

3. 防治

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的进入,以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入和发生;注意灭蚊和驱蚊,加强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有利于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在进行断脐、阉割、断尾、剪牙时,注意器械的消毒;注射时,注意更换针头;用土霉素每吨饲料800克,连用14天,可有效降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

治疗时,可选用新胂凡纳明,按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天,不能用于妊娠母猪;可用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等,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口服,连续使用3天;可用土霉素针剂,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5-5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可用贝尼尔(血虫净)粉剂按每千克体重5-7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五、猪肺线虫病

猪肺线虫病又称猪后圆线虫病或寄生性支气管肺炎,主要是由后圆科后圆属的长刺猪肺虫寄生于支气管而引起的,其次是短阴后圆线虫和萨氏后圆线虫。主要危害幼猪和育肥猪,其特征是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病原体主要是长刺猪肺虫,虫体乳白色或灰白色,呈细丝状,口缘很小,有一对三叶侧唇。雄虫长12-26毫米,有交合刺2根,长达3-5毫米,呈丝状,末端有小钩;雌虫长达20-51毫米,阴道长2毫米以上,尾端略向腹面弯曲,阴门前角皮膨大,呈半球形。雌虫在支气管内产卵,卵随痰进入口腔后,又被咽下,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蚯蚓是主要的中间宿主,虫卵在湿润的土地中吸水膨胀而破裂,孵化出第一期幼虫,或直接被蚯蚓吞食,在其体内孵化出第一期幼虫,有时虫卵在外界孵出幼虫后,也可被蚯蚓吞食。幼虫在蚯蚓体内,经10-20天蜕皮两次后发育成感染性幼虫。猪吞食了具有感染性幼虫的蚯蚓而被感染,有的蚯蚓在损伤或死之后,幼虫会从其体内逸出,进入土壤,猪吞食了这种土壤后也会被感染。感染性幼虫进到猪体内后,钻入肠系膜淋巴结中发育,又经两次蜕皮后,循淋巴系统进入心脏、肺脏。在肺实质、小支气管及支气管内发育成熟。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共需24天左右。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粪便中可存活6-8个月,在潮湿的灌木场地可存活9-13个月,在-20--8益的温度下可存活108天。

该病主要感染幼猪和育肥猪,多发生于6-12月龄的幼猪。分布于全国各地,多见于华东、华南和东北各地,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而冬季很少发生,因为蚯蚓在夏、秋季最为活跃,猪受感染的几率较大。

病猪和带虫猪是主要的传染源,被猪肺虫卵污染并有蚯蚓的牧场、运动场、饲料和植物以及有感染性幼虫的水源等都可以使猪发生感染,主要经消化道感染。饲养管理不善,放牧饲养等均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2. 症状与病理变化

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但影响生长和发育。主要危害2-4月龄的幼猪,若又有气喘病、病毒性肺炎等疾病合并感染时,则会加剧病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病猪的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发育不良,被毛干燥无光,咳嗽,鼻孔流出脓性黏稠分泌物,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有的病猪发生呕吐和下痢,在胸下、四肢和眼睑部出现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