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访韩期间,应韩国朋友的请求,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袁宝华回答了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几个问题。
问:现在中国正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十几年中改革有几个重要方面,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什么?
答:这些年来,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正在探索,正像你们所知道的,探索是分层次的。我们首先从广东、福建开始,然后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现在是所有其余省会的开放和沿江、沿边地区的开放,包括以上海为龙头沿长江几大城市的开放,以及对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开放,实际是全面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生产力发展受到限制,解放就是去掉生产力发展受到的限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改革步骤:
第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企业有自主权,将政府和企业担负的职能分开。政府主要是搞宏观指导,其中包括计划指导,并运用政策、法律和经济的办法进行管理。企业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把企业办好。对于这一点已经开始见到成效。政府职能开始转变,企业开始有了自主权。
第二,围绕企业改革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包括计划和投资体制的改革,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金融和信贷体制改革,商业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价格体系改革,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这些方面的改革都已经开始见到了成效。比如国家指令性计划范围和分量大大缩小,指令性计划所分配的物资减少了90%左右;又如,现在商品及服务项目由国家定价的部分也已减少到不足10%。
第三,敞开大门发展对外经济交流。一是扩大对外贸易;二是吸收外商资金、技术和人才,鼓励外商来办企业。
第四,不断扩大地方在发展经济方面的自主权。除了产业政策,工业布局和宏观管理之外,地方在其他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
第五,改革分配制度,使人们的劳动和贡献与所得的报酬结合起来,并相应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自觉性。
综上所述,通过改革使国有企业开始有了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能力,企业的外部环境有了改善;使地方对发展经济和办好企业有了更大的积极性;使劳动者的素质有了提高,再加上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企业管理的加强,这样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提高了。
市场机制主要是竞争机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使市场经济的建立有了条件和基础。市场的另一个主体是消费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消费能力的提高,这就使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了依靠。消费促进生产、生产满足消费。政府把主要精力用在制定法律政策,掌握宏观调控,鼓励地区之间经济交流,限制地区之间封锁。这样就能形成一个主体有力、交流活跃、内容丰富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样的全国大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会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巨大优势就在于有全世界瞩目的11亿人口的大市场。
问:袁会长刚才讲到以上海为龙头,在长江沿岸开发,长江沿岸的开发对中国将来的经济发展格局有什么影响?
答:50年前上海就已经是国际贸易和金融城市,它的重要性和规模远远超过香港。这40多年来,由于美国的封锁和我们政策上的原因,使上海大大落后于香港。上海的优势是香港无法相比的。开放上海,建设浦东开发区还不到2年的时间就已经吸引了世界许多有远见的实业家到上海投资。1992年6月上海开办了金属交易所,短短1年时间,这个交易所就成为纽约和伦敦之间重要的世界交易点,这就说明上海的优势是别的地方不可比的。上海的另一优势是有广阔的纵深地带。从上海经长江可以到南京、武汉、宜昌、重庆,一直到中国新的钢铁基地攀枝花。这一地区拥有2/3的中国人口,市场广阔,物产丰富,这里的城市工业基础好,商业网点发达,所以我们在沿海地区开放的同时迅速地进行了沿江地区的开放。看看中国地图就可以发现,中国沿海地区像一张弓,长江像一支箭,上海是箭头,会强有力地射向国际市场。另外这个地区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石化、机械制造、汽车、造船、轻工、纺织等工业都需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这里正是世界各国企业家的用武之地。韩国是我们的近邻,韩国的企业界有更优越的条件到中国投资。我们希望韩国的企业家抓住契机,不要错过中国以上海为龙头,开发长江沿岸的大好时机。
问:30年代红军进行了万里长征,现在有些外国人把中国的改革开放说成是新的长征。您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如果您同意,那么您认为今天的长征与30年代的长征有哪些不同?
答:这个比喻很好,30年代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从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应该说中国又开始了新的长征。我们能不能在中国历史上再写下光辉的篇章,有待于我们这一代和后几代人的努力。红军长征是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了抗日救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震惊中外的胜利。我们现在的条件比那时不知好多少倍,经过几十年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工业体系。这一点是过去无法相比的。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也不少,将来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大的困难。但是,我们有一个全国人民拥护的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和在这个党领导下建立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已经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建立了经济、文化、外交关系。尤其是在40多年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家和企业的管理干部。我们就是依靠这些有利条件,在党的领导下,率领11亿人民进行新的长征。
问:中国是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虽然有多次外族入侵,但仍能继续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依靠什么力量?
答:主要靠人民的自信,就像朝鲜民族一样,中华民族有强大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问: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过去在计划经济下能够克服困难,使经济得到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渐进的,中国领导人采取了现实的政策。中国领导人具有先进的思想,领导着11亿人口的大国进行有效的发展,虽然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中国领导人进行了有效的领导,克服了困难,能够适应发展潮流,因此获得了发展的力量。但是,今后也有一个发展问题。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转变时期,今后还会面临新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也需要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后会出现新的政治利益集团,各个地区发展也不平衡,维持地区平衡,维持集团和民族平衡,要采取新的手段,中国对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是否也要相应有措施?
答: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势必产生代表各种利益的集团,他们都需要政治上的代表,看起来需要从3个方面着手。
1.需要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样使每个利益集团都有代表、代言人,通过代表参加政权管理。
2.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各个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各党派、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呼声。
3.要使全体职工真正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今后,城镇人口会越来越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第一产业的人口将越来越少。如果没有工人代表,即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决策,决定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就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不能使企业稳定发展,把企业作为全体职工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