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谈蔬菜养生
47845000000051

第51章 茼蒿——清心养胃佳品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苏东坡这句诗中的“青蒿”,指的就是茼蒿。茼蒿又叫蓬蒿、蒿菜、蒿子杆,由于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分为“大叶茼蒿”和“小叶茼蒿”两种。茼蒿之名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和《唐本草》,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则称“蓬蒿”,明代兰茂《滇南本草》称“同蒿菜”,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称“蓬蒿菜”。茼蒿食用部分为嫩茎叶,营养丰富,纤维少,品质佳,风味独特,是蔬菜中的一个调节品种,也是快餐上、火锅城、自助餐等不可缺少的一道爽口菜。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茼蒿营养丰富,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多种维生素、尼克酸、钾、钙、磷、铁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挥发油、胆碱等成份。尤为可贵的是,每百克茼蒿中钾的含量高达450毫克,属高钾食物。此外,胡萝卜素的含量也超过一般蔬菜,为黄瓜、茄子含量的15~30倍。

茼蒿不仅是一种佳蔬,亦是一味良药。茼蒿性温,味甘涩,有安心血,平补肝肾,养脾胃,消痰热,利肠胃等功效。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说:吃茼蒿可以“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载茼蒿“行肝气,治偏坠气痛,利小便。”清代严洁等三人撰《得配本草》说茼蒿“利肠胃,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茼蒿的清香气味,有开胃健脾的作用,所含的胆碱和腺体等有机物,具有补脑和增强记忆的功效。茼蒿属高钾食物,高钾食物的摄入,呵促使人体内钠盐的排泄,调整细胞内钠与钾的比例,对降低血压、维护心脏功能及预防中风有重要意义。

选购茼蒿时,以鲜脆亮丽,无烂叶、无断枝、不垂软、无明显虫蛀,叶面茸毛完整者为优。

茼蒿保存时一定要保持低温及高湿状态。在冰点以上,储存温度愈低愈好(0℃左右),相对湿度最好为98~100%RH,但不能使凝结水聚于叶上,否则易腐烂。

养生食疗方

茼蒿炒猪心

茼蒿、猪心各250克,葱花、精盐、味精、料酒、白糖适量。将茼蒿择净,洗净切段,猪心洗净切片,锅中放油烧热,放葱花煸香,投入心片煸炒至水干,加入精盐、料酒、白糖,煸炒至熟,加入茼蒿继续煸炒至心片熟,茼蒿入味,放入适量味精即可起锅。可治心悸,烦躁不安,头昏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

茼蒿汁

新鲜茼蒿250克,笋、香菇、火腿肉各50克,生豆粉、熟猪油、盐各适量。茼蒿洗净剁碎,捣取汁,将汁水拌生豆粉勾稀芡。笋、香菇、火腿肉洗净,切小丁。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下笋丁、香菇丁、火腿丁,改小火烧10分钟,加盐,倒入茼蒿汁勾稀的豆粉,使成浅泥状,再浇上熟精油即成。此菜安心神、养脾胃。

茼蒿蛋白饮

新鲜茼蒿250克,鸡蛋3个,油、盐适量。茼蒿洗净,鸡蛋打破取蛋清。茼蒿加适量水煎煮,快熟时,加入鸡蛋清煮片刻,调入油、盐即可。可降压,止咳,安神。对高血压性头昏脑胀,咳嗽咯痰及睡眠不安者,有辅助治疗效果。

贴心小叮咛

苘蒿虽为佳药良药,食之亦当适量,不可过多。阴虚发热(嘴唇深红、咽燥而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者不宜食用。胃虚泄泻者也不不宜多食。

茼蒿中的芳香油遇热易挥发,这样会减弱茼篙的健胃作用,所以烹调时应注意旺火快炒。氽汤或凉拌有利于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与肉、蛋等荤菜共炒可提高其维生素A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