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47838300000011

第11章 投身官场——40年荣辱与共(6)

显然,李鸿章对这个任命是非常满意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他建议添设专管中外交涉事件和新、钞两关的税务的津海关道,还自己兼任直隶总督的海防行营翼长。提出了在运河北岸修筑天津新城计划。他还举荐有多年总署经验的陈钦为津海关道道员。

十月二十七日,李鸿章离开天津前往保定,顺路对治河和救灾的情况做了了解。到保定后,朝廷升直隶布政使钱鼎铭为河南巡抚的诏令也随后来到。钱鼎铭任李鸿章幕僚多年,工作非常得力,他的离开让李鸿章“如失左右手”。

1872年正月初五日,亲僚们在保定总督公署里,设宴庆贺李鸿章的五十大寿。其中,他的战交、学者俞樾写了一幅寿联: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春酒一尊,为相公寿;

治内用文,治外用武,长城万里,殿天子邦。

翰林院编修黄彭年则在自己的《合肥相国五十寿序》中,将李鸿章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召公和韩琦并列,说:“相国之早达与召公、韩公同,其封爵官太保开府于燕,与召公同;其见垂于外夷与韩公同。”“若当大难初平,国家所依赖,中外所翘首而企望”。虽然都是美言,但也还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因为召公地位的重要仅次于周公,曾国藩当时还是国家所依赖的第一中兴名臣。

二月初四日,曾国藩去世了。李鸿章刚接到消息时还半信半疑,以为只是昏迷不醒,但是得知朝廷也发出了唁文并追赠曾太傅后才相信。李鸿章是曾国藩门下最早的弟子之一,曾国藩对他的恩情也是最深最亲切的,一想到此他不禁悲痛万分。然而,他能够冷静下来,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曾国藩的遗志,支持国事,让恩师能在九泉之下瞑目。

李鸿章自视为曾国藩第一门生以及曾氏衣钵传人,准备在自强的运动中领导群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权专制已是封建社会的顶峰,在其260多年的历史里有几百个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然而都是空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而且清朝由少数贵族统治,故而又采取以亲贵王公和满族大臣牵制这些人的举措,让这些人成了“灯映相公”“招鹤宫保”,与皇帝的侍从近臣无异,不及六部尚书尚能够主管本部,做些实事并有所建树。

同治时代,同样是内忧外患频繁,清政府仍然依赖重臣,一等肃毅伯、大学士——也就是通称为爵相的重臣李鸿章也因而成了清朝的真正宰相。特别是当曾国藩和左宗棠相继去世以后,李鸿章独撑大局,是“以一身负天下之重”的人物了。

朝中重臣,当时时势,都构成了李鸿章成为真正宰相的条件。军机处是政府中枢,由几位王公大臣组成,这几人同时又兼任总理衙门大臣,而这两个机构都由恭亲王主持。恭亲王原任“议政王”,权势很大,但是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太后打击了他并免去了他的议政王职位,缩小了他的权力;而且慈禧太后还加紧扶植他的反对派以牵制他,让他难以实施大力改革。这样他只好在提出决定之前要先与外臣商议并达成一致,让下面提议,而自己带领枢臣加以支持的方式达到目的。这样做减少了他在中枢内部的摩擦,日子也好过一些。

此外,中枢人物虽然负担决策研究,并草拟谕旨,但他们都待在京城里,对外情知之甚少,所以在做决策之前只能求助于封疆大吏,对封疆大吏中的首席——直隶总督自然更为倚重。

还有,枢臣的气度和性格也有影响。恭亲王周围的人有文祥、宝鋆(yún)、桂良、胜宝等,他们思想先进,认真负责,面对外国的侵略威胁,他们准备着卧薪尝胆,以振兴中华,对于内政外交的重大问题,极少有独断独行、刚愎自用,采取的多为“博采周咨”,“谋定后断”。这样,封疆大吏积极建言进策就有了良好的环境保障。此外,他们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人相似,内外相维以推行洋务运动,是一个共同的洋务集团,相互关系十分融合,故而李鸿章的意见较为容易被采纳。光绪二年(1876年),文祥逝世后竟出现李鸿章不出主意,他们就不作决策的局面。在曾、左、沈相继去世后,李鸿章更成了他们的核心和精神领袖。

直隶总督位居各地封疆大吏之首。巡抚是其他各省的最高长官,两三个省之上置一总督;而直隶省一省就置一总督。此外直隶总督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京师,这比各省重要。朝廷一般让重臣担任此职务并兼任内阁大学士,人称“宰相级总督”。李鸿章任直隶总督之前就有了协办大学士的头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4年),他再被晋升为内阁大学士之首——文华殿大学士,成为首席阁揆。在李鸿章之前,该职位一直是由满人担任的,李鸿章是第一个得到这一职衔的汉人。因此,他稳坐封疆大吏的头把交椅,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的领袖,一干就是25年。

第四、个人外交事务大事记

弱国无外交。清朝政府后期,统治者昏庸无能,朝廷上下一派乌烟瘴气。西方列强趁此时机,进行了疯狂的侵犯与掠夺。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西方列强节节退让,到处签协议、订和约,这时,势必要有个人出来主持这方面的事物,他们选择了李鸿章,把他推上了中国外交的舞台……

他竟能拔掉“常胜军”这颗大钉子

李鸿章和洋人打交道是从他到达上海之后便开始的。1862年9月,“常胜军”的第一任头目华尔被太平军打死,引发了由谁来继任的问题。英侵华海军司令何伯向李鸿章推荐了华尔的副手美国人白齐文。李鸿章多方周旋提出条件,“常胜军”属于中国的军队,要由他统一调遣。不久,李鸿章派白齐文去援助南京的湘军,可是白齐文却不听命。

白齐文不敢和李鸿章直接作对,便拿在松江的道台杨坊出气。他跑到杨坊家里,将他毒打一顿,同时将杨府中搜到的四万块洋银抢劫一空。白齐文干了坏事自觉理亏,逃到英国军队中隐匿起来。曾国藩对李鸿章援军未至一事倒不怎么在意,因为他要求增援只是想招回程学启部。至于“常胜军”,曾国藩说过这么一段话:“‘常胜军’不来南京没什么不好,来了倒没有什么好处!”李鸿章却对白齐文不听调遣、殴打朝廷命官且入室抢劫之事不能容忍。当然,这种棘手之事老奸巨猾的李鸿章不会亲自处理,他令吴煦限期将白氏捉拿归案,要求“常胜军”转由中国官员接管,外人不得干涉。英国军队见李鸿章真动了怒,觉得不便为一个白齐文破坏中英两国关系,决定交出白齐文。然而,英国驻华水师司令迪佛立与白齐文私交甚笃,强硬坚持不肯交出白齐文。李鸿章决心以此为突破口,改组“常胜军”。李鸿章改组“常胜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削减“常胜军”的经费,将钱省下来发展淮军;二是收回“常胜军”兵权。无理也硬三分的英国人当然不会同意李鸿章的改组方案。英国政府任命戈登为新任“常胜军”统领以取代白齐文。

戈登的到来使李鸿章心中着实“咯噔”了一下。他意识到英国绝不会轻易放弃“常胜军”领导权的险恶用心,不能与其硬碰硬。李鸿章遂托人调查戈登的底细,得知戈登出身于军官世家,对军事地形学和步炮联合作战有精深的研究,性格弱点是爱慕虚荣、贪财。戈登一到中国,便受到李鸿章的热烈欢迎。

戈登来中国之前听说李鸿章是一个铁腕人物,将前任吓得躲在军舰里不敢出来,早已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但见到李鸿章后,戈登改变了看法,他在给英国政府发去的公函中极力称赞李鸿章,称其是中国最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为人正直、思想先进,热心发展西方军工业,我们英国政府不但不应与之作对,而且应全力帮助支持。

戈登和李鸿章最初的合作还不错。可是,由于“苏州杀降”一事,导致戈登对李鸿章极为不满。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在戈登和郜永宽等人私下交易之后,戈登自认有功,要求李鸿章给常胜军发两个月的恩饷,并威胁李鸿章说如果不给,就要辞职。李鸿章回答说他会考虑。然后,戈登去看望苏州城中的郜永宽等人,郜永宽表示对戈登的安排很满意。后来,戈登听说李鸿章只答应给一个月的恩饷时,他就真的开船准备走了。戈登刚刚走出城门,就听到有枪声,他感觉很奇怪。有人告诉他说,李鸿章不允许郜永宽他们保留旧部,在派人鸣枪示威。戈登感觉事情不妙,于是派人去抓李鸿章。可是他没抓到李鸿章,自己反而被淮军扣留。第二天早晨,戈登得知郜永宽等人已被李鸿章杀掉!戈登怒不可遏,他觉得李鸿章不但不给恩饷,还在郜永宽等人的事情上把自己给玩弄了,大英帝国军官的颜面往哪里放?他气急败坏地拿着一只手枪到处寻找李鸿章,说要杀了他。之后,戈登提出要李鸿章辞职,把李鸿章交由北京政府审判,否则,就要率领“常胜军”把淮军已经收回的地方再夺回来,交给太平军。

李鸿章派出“常胜军”的军医即后来帮助李鸿章兴办洋务的马格里出面调解。英国也派人做李鸿章的工作,要求李鸿章给戈登写道歉书,被李鸿章拒绝。后来李鸿章拨给“常胜军”7万两军饷,又派出朝廷新任命的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前去调停。赫德的前任、英国人李泰国因为和李鸿章作对,没有落得好下场。戈登听了赫德的话,想想自己离开“常胜军”之后也是没有更好的着落。于是,他又回到了“常胜军”。

此后,戈登和李鸿章的关系一直不错。戈登还多次对人夸赞李鸿章,说他是个有头脑的军事家。1863年,淮军攻打常州。常州将领吸取苏州的教训,拼死守城,不肯投降。李鸿章请来戈登协助,戈登用大炮轰开了城门,协助淮军收复常州。由于戈登事先没有征求英国官方的同意,英国感到难以控制“常胜军”,英国驻军司令伯郎向英国政府提出解散“常胜军”。上海防务由驻沪英军承担。

李鸿章虽有思想准备,却万万没料到英国会同意解散“常胜军”。机不可失,李鸿章当即宣布解散“常胜军”。李鸿章一宣布此消息,英国人倒不满起来。驻华领事巴夏礼发出照会,称解散“常胜军”一事只有英国公使方可办理,李鸿章无权作出决定。李鸿章深知英国人的脾性,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想彻底摆脱“常胜军”就困难了。戈登又犹豫不决。李鸿章知道戈登一向好名,便以躲在军舰中的白齐文为例,晓以利害,告诫戈登,人生在世名声最为重要,不要为别人的利益把自己给毁了。李鸿章派出丁日昌劝告戈登要吸取白齐文被解职的教训,说“常胜军”现在名声不好,你留在这里对你的名誉也有影响,你要为自己考虑。李鸿章迅速筹集遣散费19万两(超出3万两),全部交给戈登。只留下炮兵600人和洋枪队300人,外国教官11人,其余全部解散。戈登拿着钱,还得了清政府颁发的提督荣誉军衔,风风光光地回英国去了。事后,曾国藩赞叹李鸿章居然能够驾驭外国人。

保护华工利益要靠法律手段

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很多西方国家从中国沿海口岸掠卖华工到南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各岛充当奴隶。华工在国外受着非人的待遇,饱受了种种苦役和刑罚。

秘鲁就是当时极力进行这种活动的主力。1854年,由于秘鲁颁布了解放黑奴法令,造成了本国劳动力的极度缺乏,因此秘鲁开始实行“中国人法令”,采取鼓励掠夺中国劳动力的活动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

这样一来秘鲁大大地加强了掠夺华工的力度,1864年有6000多人,到1875年已达11万人。华工在异国他乡遭到了非人的残酷待遇,这引起了李鸿章的深切同情和高度关注,他说,在秘鲁,华工“十人有九人死于非命”,要是还不制止这种非法的活动,那么“荼毒人民,将何以

了期”。

1869年和1871年,总理衙门分别接到秘鲁华工联名写的求救信和控诉信。李鸿章得知此事后,十分同情在外华工的遭遇。他认为朝廷应该为他们做主,应该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

1873年8月,秘鲁与日本签订了友好条约,其全权大使葛尔西耶随后来华。他想在北京与中国签订条约,结果未能如愿。

10月中旬,葛尔西耶到了天津,与李鸿章谈判长达8个月之久。李鸿章想借此机会“严定招工章程”。而葛尔西耶却想着使拐运华工合法化。两国的想法截然对立。

10月24日,在第一次谈判中葛尔西耶拒不承认秘鲁迫害华工,反倒狡辩说秘鲁有保护华工的法律。李鸿章又举出历年来的案例为据,其中包括1869年和1871年华工先后联名所写《诉苦公禀》,叙述了华工在秘的悲惨遭遇: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有时甚至在工作时还戴着枷锁,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工作环境十分恶劣;雇主也不把华工当人看,任意刑杀,很多人无辜死去。这一切都“叠经控发有案”,中国人是不会视而不见的。只有秘鲁首先无条件送回被拐的10万华工,而且不再进行这种非法活动,中国才同意签约。李鸿章态度强硬得很。

葛尔西耶自恃有英法的支持,谈判时飞扬跋扈,以为这样能使李鸿章乖乖就范,然而却碰了一个硬钉子,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