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经济学
47836900000013

第13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4)

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互代性和互补性的特点,因而某种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不仅对其自身的价格变化有反应,而且对其他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也有反应。所以,旅游需求的交叉弹性就是指某一种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他旅游产品价格变化反映的敏感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dx表示旅游需求交叉弹性系数,Qx0、Qx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x旅游产品需求量,Py0、Py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y旅游产品的价格。

根据旅游产品互代性和互补性的特点,计算出来的旅游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有两种情况:

1、如果旅游产品y与旅游产品x具有互代性,那么旅游产品y价格下降必将引起对旅游产品x的需求量减少;旅游产品y价格上涨则会引起对旅游产品x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对于具有互代性的旅游产品而言,其旅游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必然是正值。

2、如果旅游产品y与旅游产品x具有互补性,那么旅游产品y价格下降必将引起对旅游产品x的需求量增加;旅游产品y价格上涨则会引起对旅游产品x的需求量减少。因此,对于具有互补性的旅游产品而言,其旅游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必然是负值。

三、旅游供给弹性

旅游供给弹性是指旅游供给对各种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旅游产品价格、生产要素成本、旅游资源和环境容量等等。这里重点要讨论的是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旅游供给量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测量这一反应程度的尺度就是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具体是指旅游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数与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数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点弹性系数:

弧弹性系数:

式中:Esp表示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P0,P1表示变化前后的旅游产品价格;Q0,Q1表示变化前后的旅游供给量。

由于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同,所以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始终表现为正值,根据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sp值的大小,可以区分出以下五种情况:

(1)当Esp>1时,表明旅游供给富有弹性。此时,旅游价格的微小变化,便会引起旅游供给的大幅增减。

(2)当Esp<1时,表明旅游供给缺乏弹性。此时,旅游价格的大幅变化,只会引起旅游供给较小幅度的变化。

(3)当Esp=1时,表明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价格的变化程度一致。

(4)当Esp=0时,表明旅游供给完全缺乏弹性,此时,无论价格怎样变动,旅游供给都不发生变化。

(5)当Esp=时,表明旅游供给完全富有弹性,此时,在既定的价格条件下,旅游供给量可以任意变化。

关于旅游供给弹性还应当说明的是:在短时期内,由于旅游供给量的增加比较困难,因此旅游供给弹性总的来说比较小。造成旅游供给增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旅游供给包含着一定的生产过程,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是旅游供给的增加要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第三方面是旅游供给量要受到资源、技术、设施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很难通过有效的方式迅速增加,因而旅游供给弹性通常较小。但是,在较长时期内,如果旅游价格保持上涨,旅游经营者就能够稳定增加旅游基本设施,扩大旅游产品的供给基础,引起旅游供给量较大幅度的增长,因而旅游供给弹性往往较大。

§§§第四节旅游供求平衡

一、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两个主要环节,分别代表着旅游市场上的买卖双方。它们之间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既存在着矛盾,又要相互适应,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与实现的前提条件。旅游供给的规模和数量取决于旅游需求,而需求的满足又依赖与供给,供给与需求都要求双方彼此适应。

由于旅游供求双方利益的不同,决定了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必然又是矛盾的。旅游供给者总是力图以较高的价格把旅游产品卖出去,而旅游购买者总是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旅游产品。买卖双方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导致旅游需求并不总能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供给,旅游供给也并不总能得到有支付能力的旅游需求,于是,供给与需求就产生了矛盾。供求矛盾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双方的主导地位也在改变。一般来说,旅游供给源自旅游需求,因需求而产生、存在,但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游供给反过来又能刺激新的旅游需求的产生,使旅游需求的数量和层次不断得到扩大和提升。

旅游市场上供求矛盾的实质就是供给与需求能否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如果供求之间大体上能够适应,矛盾就不突出,可以称之为供求平衡;如果供求之间根本不能适应,矛盾突出,则称之为供求失衡。在旅游市场上,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无条件的。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彼此之间要求互相适应,并表现出供求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循环往复变化过程,称之为旅游供求矛盾运动或矛盾运动规律。

二、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

在旅游市场上,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矛盾主要表现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结构等几个方面。

(一)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数量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数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旅游供给或接待能力与旅游者总人次之间的矛盾。旅游市场上,旅游需求是一个多变量,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时间、社会环境、舆论宣传等的改变,都会使旅游需求产生较大的波动,使旅游总人次很快的增加或减少。但旅游供给却不同,一段时间内建设形成的旅游供给能力,相对而言是有限的、稳定的,不可能有快速地提高或降低。旅游供给的这种既定性和旅游需求自身的多变性,必然使供给与需求难以适应,出现旅游供给与旅游者总人次之间的不平衡,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

(二)旅游供给与需求在质量方面的矛盾

由于旅游供给的发展是以旅游需求为前提,因此,旅游需求的发展通常是滞后于旅游需求。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形成之后,它们的供给水平也就相应确定了,而人们的需求内容、水平却在不断变化。旅游供给要跟上旅游需求的变化,就需要追加一定的,资金投入与建设时间。再加上旅游供给的生命周期,随着设施的老化与磨损,难以阻止旅游设施的衰老与磨损。另外,旅游产品大部分是无形产品,主要是以旅游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判定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可以用具体的尺度和指标去求证。因此,旅游供给质量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旅游者自身的感受。由于这种感受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会使旅游者的心理预期与实际的旅游供给产生一定差距。差距小、没有差距甚至超出心理预期,旅游者就认为旅游供给的质量高,反之,就认为旅游供给的质量低。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提供旅游产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特殊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旅游建设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尽量缓解旅游供求在质量方面的矛盾。

(三)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时间方面的矛盾

市场旅游需求的发生是多变的、不稳定的,但在产生的时间上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客源国或客源地区的节假日,旅游需求产生得多;在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表现的最好的季节,旅游需求也产生的多。旅游需求在时间上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与旅游设施的常年性与均衡性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造成某一旅游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而在另一段时间内供过于求,形成所谓的旅游旺季和淡季。

(四)旅游供给与需求在空间方面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