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经济学
47836900000012

第12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3)

由于旅游需求是一种综合性需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需求,单靠某一个旅游企业的供给是无法满足的,必须有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协同完成。因此,旅游供给与社会各行业、各部门之间有着广泛的关联性。据统计,每完成一次旅游供给要直接涉及的行业有十几个,间接涉及的行业有70个左右,关联度之高为现有各产业部门之首。

(二)旅游供给的低弹性

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等。在这些因素中,很难找到一个因素,由于它的变动使旅游供给在短时间内大量改变。旅游资源大都是历史的和自然的产物;而某些旅游设施要增加,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必要的科技手段,其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可见,相对于旅游需求的高弹性,旅游供给表现为低弹性供给。

(三)旅游供给的持续性

一般的物质产品,当它被生产出来并出售给消费者之后,产品的所有权便发生了转移,当该类产品再次被需要时,生产者必须重新生产才能进新供给。也就是说,一般物质产品的供给主要通过再生产而连续不断的提供,如果再生产停止,则该产品的供给也就停止。而旅游产品的供给却不同,旅游产品即使被旅游者使用过,所有权也不发生转移。无论是景区景点建设,还是宾馆饭店设施,一旦建成就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持续的供给,有的甚至可永续利用。

(四)旅游供给的固定性

地域固定性是旅游产品供给的一大特点,相当部分的旅游产品在空间上是不可移动的,它的供给只能是在固定空间上的供给。而旅游者要消费这些产品,就只能通过流通环节,到旅游供给的产地进行消费。这使旅游产品的生产、规划、供给与一般产品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般产品的供给,物流环节是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而旅游产品的供给,景区景点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却是规划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它决定着未来旅游供给的数量和水平。

(五)旅游供给的计量差别性

一般产品的供给量可以用每一单位的累加来计算,但旅游产品的供给却不同,是用旅游供给的服务对象--旅游者作为旅游供给的计量单位。旅游产品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产品,其构成部分中既有有形的物质实体,也有无形的非物质部分,各种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典型的异质性特点。此外,在旅游产品的每一次生产组合中,因为旅游者需求的不同,组合进来的产品要素也可能并不相同。因此,旅游产品的供给不能用各种要素的累加来反映,也不能用综合旅游产品数量的累加来测度,只能用旅游者人数来表征,即用可能接待旅游者的人数来反映旅游供给的数量及生产能力。

三、旅游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旅游价格水平以及生产成本、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府对发展旅游的政策及其举措等,都是影响旅游供给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根据市场需求扩大其旅游供给的规模,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它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旅游业不仅是一项综合性经济产业,也是一项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供给的很多内容都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该国或该地区旅游业的综合接待能力就强,旅游供给就充足;如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能够提供的服务和设施就有限,就会制约着旅游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旅游经营者的心理预期,如果社会总体经济运行良好,旅游经营者就会增加供给,如果他们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前景不看好,就会相应的减少供给。

(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水平越高,对旅游供给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一方面,科技进步对旅游供给更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利用有关生产要素发展旅游供给的生产方法上。科技越发达,生产方法就更为有效,从而使人们能够利用同样数量的生产要素实现更多的产品,或者使用较少数量的生产要素实现与他人等量的产品。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法的改进广泛见于旅游业的各个部门。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使旅游项目的建设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可使旅游供给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

(三)旅游资源状况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是影响旅游供给的基本因素。资源状况会给旅游供给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旅游供给的方向和内容,二是旅游供给的数量和规模。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旅游产品,首先是由这个国家和地区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状况决定的。有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为旅游资源的其他构成成分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特色和品位等,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供给的主要内容。

此外,由于旅游资源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空间容量,即一定的环境容量,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是无限的。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把旅游者的活动控制在旅游资源和环境能够承载的范围内。从这点上来看,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决定了旅游供给的规模和数量。旅游需求过量、旅游环境超载,不仅会损坏资源和设施,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影响旅游供给的质量,甚至给旅游地带来众多的社会问题,削弱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四)旅游价格与生产成本

旅游供给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旅游供给者在旅游产品供给的实现中需要获得一定的收益。当旅游产品价格上涨时,旅游供给者愿意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当价格下降时,供给便会减少。动态而言,一种旅游产品价格的高低,是与该产品的生产成本相比较的结果。当旅游产品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时,生产成本增加,如果企业的产品价格不能相应提高,企业的利润就会降低甚至亏损,企业就会减少产量或者转产。旅游市场上的供给量也将缩减;相反,当旅游产品的生产要素价格降低时,其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者将会取得更多的盈利,旅游的供给便会增加。

(五)政府的产业政策

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它们对旅游业的认识、观念以及所制定的各项有关政策和措施,对发展旅游业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人才政策等等。实践表明,政府的态度和政策,不仅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供给的总量有宏观的调控作用,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旅游供给的方向、品种和质量。

四、旅游供给规律

旅游供给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旅游产品的供给量与该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产品价格提高,旅游供给量就会增多;旅游产品价格降低,旅游供给量就会减少。这种反应关系可以用图4-4来表示。

旅游产品供给数量

在上图中,当旅游产品价格为P0时,旅游供给量为Q0;当旅游产品价格上涨到P1时,旅游供给量也增加到Q1;当旅游产品价格下跌到P2时,旅游供给量就减少到Q2。因此,旅游供给曲线是一条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正比关系。

关于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旅游供给量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

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的同方向变化并不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旅游供给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既定的。在旅游供给能力的制约下,旅游供给量不能随着旅游价格的变动无限变动。例如某一旅游景区,其空间容量是一定的,一旦达到旅游供给能力的极限,即便旅游门票的价格再高,旅游供给量也不可能再增加。再者,旅游供给量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旅游价格短时间的变化,也不会引起旅游供给量的大起大落。

(二)旅游供给曲线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位移

旅游供给量的变化不仅受到旅游产品价格的影响,也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则会导致供给曲线S-S向左或向右的水平移动。

§§§第三节旅游供求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内涵

弹性亦称伸缩性,原始物理学上的概念。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以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它等于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率之比。

设函数Y=F(X),两个变量分别是自变量X和因变量Y,而弹性的大小也就是弹性系数用E来表示,则有

上式中的E就是弹性的数值,因为式中的分子分母都是百分数,并无单位,所以,E也只是一个数值,没有单位,因此又称之为弹性系数,它反映了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一般又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点弹性是指当自变量变化很小时所引起的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它主要用来描述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某一点上的变化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上所示。弧弹性是指自变量变化幅度较大时,为了掌握自变量在某一段范围内变动对因变量变动的相应影响,取自变量在某一段范围内的平均数对因变量平均数的相对变化量。它主要用来描述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某一区间上的变化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a表示弧弹性系数;X0,X1表示变化前后的自变量;Y0,Y1表示变化前后的因变量。

二、旅游需求弹性

根据弹性的概念,旅游需求弹性可以理解为旅游需求对于各种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其中,旅游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之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对于人们可支配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之为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一)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我们已经知道,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旅游需求量相对于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为了对这种变动反应程度进行测量,就需要计算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与旅游价格变化的百分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点弹性系数:

弧弹性系数:

式中:Edp表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0,P1表示变化前后的旅游产品价格;Q0,Q1表示变化前后的旅游需求量。

由于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价格变化方向相反,所以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表现为负值,通常用绝对值来说明问题:

当Edp>1时,表明旅游需求富于弹性,需求曲线上的斜率较大,旅游价格的微小变动,便会引起旅游需求的大幅增减。此种情况下,提高旅游产品的价格,会引起旅游需求的锐减,导致旅游总收入减少;相反,降低旅游产品价格,则会引起旅游需求的剧增,增加旅游总收入。

当Edp<1时,表明旅游需求缺乏弹性,需求曲线上的斜率较小,当旅游价格发生变化时,只会引起旅游需求较小幅度的增减。此种情况下,适当的提高旅游产品价格,可以使旅游总收入增加;降低产品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旅游收入。

当Edp=1时,表明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价格的变化程度相一致。此时,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对旅游总收入影响不大。

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而奢侈品及高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尽管旅游活动已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但是旅游活动对大多数工薪阶层而言,仍属较高层次的消费。所以,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往往大于1,这说明旅游价格的变动会引起旅游需求量更大的变动。而且,不同的旅游目的地、不同的旅游产品或功能不同的各种单向旅游产品,其需求价格弹性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旅游产品中,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上述三种情况都是存在的。因此,在制定各种旅游产品价格策略师时,应注意各种策略对不同旅游产品需求的不同影响。

(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反映的是旅游需求量对人们可支配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对这种反应程度进行测量的指标是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它是指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与人们可支配收入变化的百分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di表示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Q0,Q1表示变化前后的旅游需求量;I0,I1表示变化前后的可支配收入量。

由于旅游需求量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方向相同,所以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总表现为正值,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也可以区分为三种情况:

当Edi>1时,表明旅游需求对人们收入的敏感性大,人们可支配收入的较小变化,会引起旅游需求的大幅增减。

当Edi<1时,表明旅游需求对人们收入的敏感性小,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只会引起旅游需求较小幅度的增减。

当Edi=1时,表明旅游需求与人们收入变化的程度相一致。

国际旅游组织的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旅游产品尚属于高级消费品,旅游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有些国家甚至高达3.0以上。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才会逐渐降低。

(三)旅游需求的交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