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96

第96章 不要再向孩子说那些忌语

家长如果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对孩子的能力、未来和前途说通盘否定的气话,就好像瓢泼大雨泼在孩子身上,那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疏远与孩子的关系,使局面变得愈发不可收拾。下面归纳了聪明父母的7种忌语,这些忌语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脱口而出的口头禅。

①严厉苛刻类——“你不该这样做!”“难道我没告诉你?”专家们警告说,父母不要总是板着面孔教训孩子“应该怎么样”,即便是建设性的批评,如果提出的时机不对,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好避免当场说出改进意见,可以在事情过后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同探讨解决办法。

②冷嘲热讽类——“你一点也不乖”“你笨得像头猪”或“你的头发怎么乱得像鸡窝”。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反映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形象和存在的价值。孩子有时不理解大人所开玩笑的真正含义,往往产生误解,萌生一种不安定的感觉,而且长久无法摆脱。

③一概否定类——“你不是开玩笑吧”,“没出息的东西”,“一辈子你也看不到后脑勺!”当孩子表达出来的感觉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大人否定时,他们就会接受到这样的反馈信息:自己的感觉不对头。于是他开始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

④夸大其辞类——“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画!”“咱们的孩子就是好,谁也不行!”听惯了父母赞扬的孩子,步入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易遭受大的挫折。另一方面父母的溢美之言用得太多太泛,孩子成熟后就不会再相信别人对自己的称赞。

⑤人身攻击类——“嘿,你神经病啊!”“你简直就是个畜生!”绝大多数儿童很看重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被称做“失败者”,那么他们也就信以为真了。

⑥威胁恫吓类——“当心,不要自找苦吃。”“老子揍扁了你!”父母应尽量用允诺来代替威胁。虚张声势的恫吓与虚情假意的赞扬同出一辙,只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⑦漠不关心类——“等一会儿。”“你忙啥?”家长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放学后来接孩子,一整天没看见妈妈的孩子往往急于表现自己才学的手工活:“瞧,妈妈,这是我今天做的。”而此时的母亲压根儿不想听孩子细说,一门心思让孩子抓紧时间回家以避开交通高峰期,往往会心不在焉地应付一句“等一会儿,回家再看”。她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对孩子意味着“你和你的事不值得我花时间”。

归纳整理上面这些对儿童成长不利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对鼓励性教育的言语(非夸大其辞)反应最敏感、最积极,而那些惩罚贬低的话只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对孩子伤害最大,请记住: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退步。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孩子有苦没处诉,敢怒不敢言,人格不被尊重,性格会被扭曲。个别“压而不服”的孩子,还会离家出走,也有失去理智报复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