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60

第60章 要对话,不要训话

父母太容易假定自己懂得孩子内心的想法,知道他们的感觉。但我们必须承认,父母也会犯主观意识上的错误,况且对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并非千篇一律,各人的观点与想法也不尽相同。

与孩子就一件事情做一番讨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感受与想法,继而提出我们认为正确的建议,同时又可以避免对孩子进行简单要求所引起的反感。

当发现孩子与我们有不同的观点时,我们应当找时间与孩子认真地谈一谈,看看他们这种新的思想是否有什么不好的倾向。如果明知孩子有了新的想法,却不及时交流、了解,那么假如孩子的想法一开始就有缺陷,这种缺陷在他的头脑中保留并发展下去,孩子便会在这种思想的指使下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事来,而且这种思想一旦经过认知强化便很难纠正。

◆给孩子尽情表达的机会

在与孩子讨论他们的想法时,应当给予足够机会让他们尽情表达,并给予足够的理解。应避免讲出任何伤害他们自尊与感情的话,否则会阻塞进一步交流的渠道,使孩子存有戒心,不再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接受不同的观点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应当随时准备接受与我们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想法,这需要父母有一定的修养与鉴别能力,能够认识孩子思想中的闪光点,对不能认同的想法,父母完全可以表述自己的立场,不能一棍子打死,完全否定他们的思想,应当尊重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给他们思考的机会。在阐明自己的看法后,我们可以说:“这是我的想法,但你有权利按自己的思路去想问题。不用急于做决定,再想想看,或者再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这类话是很开放的,却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愿意重新衡量自己的观点,搞清楚究竟谁的观点更符合实际,或更有道理,而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头脑必须开放。能做到这一点,尤其对父母来说很不容易,但我们必须做到。要想引导孩子正确思考问题,就需要有这种耐心与风度,而不是强迫他们改正。

孩子们都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系统,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要想完全否定他们的想法,或不顾一种想法与其他思想的关联,毫不客气地加以否定,便会引发孩子的全面反抗。另外对孩子已经认识到的错误,不应反复向他订正,这种重复也会引起逆反心理,使他更加顽固地维护自己的看法,不愿轻易屈服或因为父母的说教而改变初衷。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当然,有时用协商和征求意见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有益的。从讨论谈话中得到的信息可帮助父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假如你试图用简单的方法去纠正一个很明显的错误思想,如果不能得到任何效果,是因为你没有给孩子思考、选择的机会,只是简单地要求他接受你的意见,而孩子是不会与你开诚布公的,甚至根本不与你争论。如果同孩子的讨论走入了歧途,孩子就不愿再继续讨论下去,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你对他的观点持有异议,而正在特意做工作让他承认错误。这时,你可以先停止讨论,把问题放到一边,过一段时间再找机会谈。千万要记住,无论如何要避免做硬性规定。

合作只能赢得,不能强求。对孩子训话意味着告诉他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表示你要求他绝对服从,让他像你一样思考问题。和孩子交谈,意味着大家一起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孩子就可以参加建设家庭的合作,使孩子认识到他也可以为家庭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