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61

第61章 学会聆听,让孩子多说话

与孩子沟通,要注意孩子没有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要学会聆听和鼓励孩子说话。

有的时候,出于自尊心或是别的一些原因,孩子并不愿意或认为没有必要说出他们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又很想让父母明白他们的意图,这时,他们就会改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对父母进行暗示。

对孩子正处在苦恼时所表现出来的“信号”要敏感。很多孩子在想要父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只是悄悄地说,如果父母不注意听这不明显的信号,这种悄悄话将会听不见。

如果父母不灵敏,就应该试着努力去注意孩子反常的、细微的行为信号。比如,孩子衣服不正常的样子、声调、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孩子讲话时,除了注意他的无言的行为之外,还要倾听他所讲的字里行间的意思,想一想孩子希望告诉我们什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识别或弄清孩子的动机或基本情绪。凭借着细致与耐心,做到这些都不是困难的。

父母还应特别注意孩子习惯行为的消失,这是了解孩子内心情感的有价值的线索,明显的表现是孩子不吃、不睡、不玩或精神不如平时集中,发现了线索之后,就应该试着去推测,或者去直接感觉孩子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些什么。

称职的父母,一定要聆听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表达自己,从而与他们有所交流、有所沟通。在聆听和促使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对孩子感兴趣

如果你对孩子以及孩子的活动表现出真实的兴趣,你和孩子之间不但打开了通路,而且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重要的。父母对孩子表示关心、照顾,让他们谈论有关自己的事,孩子便会感到与父母在一起很亲密。

(2)要给孩子留出接触的时间

在孩子的生活中,有时需要母亲或父亲,特别是母亲在他身边听他讲话,当孩子经历了内心的恐慌、创伤或有失望情绪时,他们特别需要温情的安慰,孩子也很想知道他们的父母在分享他们的好消息或愉快时的心情。应使孩子感到你不是由于忙或急着做其他的事,而无暇听他们说话。

(3)听孩子讲话要专心

一个好的聆听者,必须集中注意力,选择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不要做饭、熨衣服和做别的一些家务活,关掉电视和忘掉电话及其他分心的事,用眼睛注视着孩子,表示是真心在与他接触,每天都要为孩子提供与他们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只用几分钟,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儿步”,或者说:“让我们去小房间单独在一起谈谈。”

(4)耐心地鼓励孩子谈话

开始和孩子交谈时,需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使孩子的谈话持续下去,要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孩子。在结束谈话之前,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详述某一问题的情景,尽量描述它的细节。

(5)注意自身的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我们向孩子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许多父母仍然不知道怎样利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表示“我在听呢,我感兴趣,我在注意”。有几种主要信号可以表示对孩子的注意:正面向孩子,与孩子紧挨着坐,身体竖直或向孩子倾斜,眼睛互相对视,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此外,应当避免紧张,面部表情和声调应是和蔼的。

(6)表示自己有同感

一个好的聆听者,最重要的技巧是摆脱自己对问题的思想和感情,设身处地想他人在经历着什么。有了这种技巧就能敏锐地感到孩子情绪的波动,并将自己符合实际的看法告诉孩子。

(7)帮助孩子弄明白,并说出自己的经验

聆听,是父母帮助孩子对自己内心活动和感受的比较深入理解的过程。在聆听过程中,运用你的经验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达的意思。在解释时,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8)准确反映孩子的情感

一个极为有效的聆听技巧是要使自己成为孩子感情的一面镜子,用语言帮助孩子反映他们的感受,特别是幼小的孩子,他们不会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能像成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感情。当父母认为孩子的感情是正常的、合理的,回避评价他或回避压制他的感情时,你可以帮助他承认而不是否认这种感情。当消极的感情得到承认和表达后,将会摆脱其强烈性,为更积极的情绪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