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脘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7772700000003

第3章 急性胃炎(1)

§§§第一节概述

急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弥漫性的或者是局限性的急性炎症反应。患者常常出现胃脘部胀满、疼痛、嗳气(俗称打饱嗝)、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症状可轻可重,有的患者甚至没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是由病菌或者病菌毒素污染食物而引起的急性胃炎,可伴有腹泻症状,于是就叫急性胃肠炎。根据急性胃炎的致病原因和胃黏膜的不同改变,一般可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以及急性腐蚀性胃炎。临床上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几乎每个人都曾经罹患过,所以本章将予以重点介绍。

引起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原因很多,有化学或物理的刺激,也有细菌或细菌毒引起的。

(1)化学刺激:有烟酒嗜好者,长期受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的刺激,或由过量的浓茶、咖啡、香料调味品刺激,均可以引起急性胃炎。另外有些药物对有些人也可引起急性胃炎,比如水杨酸盐类(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利血平、甲硝唑,以及洋地黄类、氯化钾、氨茶碱、抗癌药物等。

(2)物理刺激:饮食过冷、过烫或者过于粗糙的食物,或者是不易消化的食品,以及频繁接受X线的照射,都可以损伤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炎。

(3)细菌及细菌毒素的侵犯:饮食曾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过的食物,也可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此时往往与肠炎同时存在,称为食物中毒,致病菌以沙门氏菌类和副溶血弧菌为最常见;细菌毒素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家畜、家禽、鱼、蛋中可能有沙门氏菌寄生;海产品如蟹、螺等,可带有副溶血弧菌。尤其是在夏天食用这些食品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是否新鲜干净。

(4)精神、神经功能障碍:过度紧张、劳累以及情绪刺激,也可导致胃黏膜的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病情变化主要是以胃粘膜的充血、水肿为主,黏液增多,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渗出物,可伴有点状出血和不同程度的糜烂。如果病变以糜烂和出血为主者,便成急性糜烂性胃炎了。引起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病因,除上述导致单纯性胃炎的因素外,还有诸如严重的感染、大面积的烧伤、严重的创伤、大手术、休克、心肝肾功能衰竭等所导致的应激状态,也是常见的病因。

§§§第二节诊断

一、诊断要点

(1)起病急,一般在进食生冷、不洁、腐败、刺激性饮食或暴饮暴食后数小时至24h发病。

(2)胃脘疼痛不适、胀满、嗳气、恶心、呕吐、厌食,或伴有腹泻等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脘腹剧痛或绞痛,也可出现发热、脱水、酸中毒,甚至引起休克等中毒症状;偶有呕血或黑便。

(3)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腹部及脐周围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

(4)化验:血常规化验中可出现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0.9×10.9/L)。

(5)少数病例症状不明显,却见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做胃镜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便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急性单纯性胃炎和急性糜烂性胃炎的鉴别关键是看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也就是观察是否有呕血或黑便。另外,急性糜烂性胃炎常因应激因素引起。当然如果有便利条件进行胃镜检查,见到有多发性糜烂、出血等特征性的急性胃黏膜病变,便是最好的确诊依据。

(2)如果有腹部剧痛或绞痛者,应与消化性溃疡、急性胆囊炎、胆石病、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和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等鉴别;有呕血或黑便时,应与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相鉴别。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中医中药和西医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患者所处的环境选择用药,不必中西药物都用。对于有脱水、酸中毒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明代医家张景岳在他所著的《景岳全书·心腹痛》中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胃痛“唯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有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急性胃炎由于发病急骤,当属于“暴痛”之病,可见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饮食积滞、寒邪凝滞和肝郁脾虚三种情况。《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说明了风寒之邪直中胃腑,引起气机不畅,升降失常而发作疼痛、呕吐的机理。《素问·痹论》中所说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也就是对饮食积滞致病的最早认识。不过,由于食用了不清洁的饮食,秽浊之气转化为湿热毒邪,壅滞中焦而导致发病者也是常见的病因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逆上冲,皆属于火”,大概就包括这种情况。上述致病的邪气,都是由口而入,俗话说“病从口入”指的正是这种情况。至于因情志不畅而引起的肝胃气滞,肝胃不和者,古代医学家的描述最为真切:“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肝在五行中属木,胃属土,在生理上肝气的疏泄功能可以助胃气的通降;但如果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不得力,胃的通降就会因此而受阻,临床上就会出现上逆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嗳气、疼痛等。这就是常说的“肝木克土”,也叫做“肝郁脾虚”。

总之,导致急性胃炎发病的原因不外有寒、热、积、气四种情况。病机的关键在于寒热两种外邪直中胃腑,食积、气滞内伤中焦,以致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正像《济生方》中所说的那样:“皆因外感六淫,内阻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抟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

在诊断治疗方面,汉代医家张仲景提出“宿食”的辨证方法,值得借鉴,他说:“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可见当时不宿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也相当成熟,病位偏于肠者用泻下法,靠近胸膈者则应用涌吐法,不论泻下或是涌吐,都是顺从机体抗病趋势,因势利导的治法。在用药方面,历代医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这一宝贵经验,一直受到后世的推崇。实践证明,凡胃寒呕吐,生姜独用即有良效,重者则配伍丁香、吴萸之类;热呕则与黄芩、黄连合用,疗效已有定论。《伤寒论》中有“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以及“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的记载。《丹溪心法》的经验是:“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二陈汤加炒山栀、黄连、生姜。”

在唐代以前,医家们将心痛和胃脘痛混同一门,其原因正如明代医家王肯堂所说:“胃脘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李中梓也在他的《医宗必读》中指出:“心在胸中,胸痛的位置在心之上,胃脘痛在心之下;”胃脘痛还兼有“或满,或胀,或呕吐,或不能食,或吞酸、大便难,或泻利、面浮而黄”,说明心痛和胃痛在临床上各有特点,但有时也要谨慎鉴别,某些不典型的心肌梗塞,发作时的疼痛位置靠近胃脘部,极易被患者和医务人员忽视。特别是对一些以往有“胃痛”病史的老年患者,如果没有引起急性胃炎发作的病因,则要警惕心绞痛的可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防范治疗。笔者就曾听说过一位老教授在外出差时,心绞痛发作时症状酷似以往的胃痛而未引起重视,终于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酿成终生遗憾,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二、辨证分型治疗

(一)风寒犯胃型

①症状:胃痛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寒喜暖,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甚,口不渴,喜热饮食,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弦紧。②治法:温中散寒,行气止痛。③方药:良附丸加味。高良姜10g、炮姜10g、香附子10g、炒元胡10g,水煎2次兑匀,分3次服,每日1剂。④提示:此型胃痛,多因衣着单薄,迎风疾走,或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从而使风寒之邪直中胃腑而发病。虽然胃痛发作突然,疼痛也剧烈,但是只要适当的护理和治疗,痛势就会很快得到控制,甚至消失。其实在民间,人们对此已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有经验者在经历上述病因侵袭后,会立即喝一碗姜汤或红糖水,保证万无一失。如果没有及时防范而使胃痛发作,那么良附丸就是一张行之有效的良方,高良姜温中散寒,香附行气止痛,若寒邪重者,加入炮姜、吴萸以增强散寒之力;胀痛明显者,合用砂仁、陈皮、木香之类以助行气止痛之功,若有恶寒发热、身痛等表证者,加苏叶、生姜等以疏散风寒。上海著名老中医姜春华教授治疗胃痛的秘方(川乌6g、肉桂3g、乳香9g、九香虫9g、高良姜6g、香附子6g)就是在良附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