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47722700000015

第15章

天经地义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了,按老规矩,应由嫡世子姬猛继承王位。但景王生前却有意立庶出的长子姬朝为世子,这事曾与大夫宾孟商议过,只是未及实行就死了,于是引起了宫廷之争。

贵族单氏、刘氏合谋杀了宾孟,拥立世子姬猛即位,是为周悼王。

在朝的尹文公、甘平公、召庄公不服,决意另立王子朝。三家合兵作乱,命上将南宫极率众攻击刘氏。

刘氏不敌,狼狈出奔。单氏保住悼王,抵抗王子朝发来的兵将。

晋顷公得知周王室大乱,便派大夫籍谈、苟跞,率兵迎接周悼王于王城(在今河南洛阳)。

不久,周悼王病死,单氏、刘氏又立悼王同母弟丐,称周敬王。

敬王既立,王子朝继续作乱,并依靠尹文公等在京地(今河南荥阳东南)自立为王,赶走敬王。敬王暂居翟泉。当时周人呼丐为东王,称朝为西王,双方互相攻杀,连年内战,不能定局。

于是在公元前517年,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代表在黑壤(今山西沁水西北)会盟,商议如何安定周王室的事。与会者有晋国的赵鞅,鲁国的叔诣,宋国的乐大心,卫国的北宫喜,郑国的游吉等人。

会上赵鞅向游吉请教什么叫“礼”?游吉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说过,礼就是天之经,即天道的规范;礼也就是地之义,即大地的准则。它是万民行动的依据,天长地久,理所当然,不能改变,更不容怀疑。”

赵鞅谢教,表示愿终身牢记此言。在座者都肃然起敬。

接着,赵鞅提出各国应按礼行仪,约定时日,为周敬王输送兵卒、粮草,并帮助王室迁归王城成周。

在场的宋右师乐大心表示异议,认为宋国原为殷商后裔,周王朝一直以宾礼相侍,哪有客人给主人兵卒、粮食的道理?

当时跟赵鞅赴会的晋国从臣士弥牟立即批驳了乐大心,提出许多事实说明宋国一向服从盟主的安排,从未背过盟,现在需要大家合力为周王室操心时,为何忽然生此异议?这是无礼的表现。

乐大心无言可对,只能接受牒命而退。以后晋大夫荀跞率领诸侯的军队帮助周敬王复位,平定了王子朝之乱。后人便把黑壤会盟时提到“天经地义”的话当成语而流传到今,比喻理所当然,不容怀疑。天涯海角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他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他依靠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但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孤苦伶仃,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了这个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祭奠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

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申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天真烂漫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郑思肖》:“工画墨兰,尝自画一卷,长丈余,高可五寸许,天真烂漫,超出物表。”

南宋末年,有个姓郑的诗人兼画家,很有才学,年轻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大举南侵,他上疏朝廷,竭力主张抵抗,但未被采纳。

赵宋王朝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肖”是“赵”的一半),字忆翁,号所南,都是表示不忘南宋、不愿当元朝臣民的意思。元初,他作为南宋遗老,隐居在苏州城南报国寺中。

他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作“本穴世界”,亲手写了大匾挂在室中,“本”字可拆成“大”、“十”两字,把“十”放在“穴”字中央,就成了宋字,合起来就是“大宋”的意思。

郑思肖无论坐卧,总习惯于面向南方。他还经常登高望远,向南而泣,引起时人的注意。

许多人知道郑思肖能诗善画,因此常慕名登门拜访。郑思肖见来客是南方人,便热情接待;而一听到来客讲北方话,便拂袖而起。人们也不以为怪。

郑思肖在报国寺周围种田三十亩,以务农为乐,还种了许多梅、兰、竹、菊,寄托自己清高的志趣。

他常在花前月下,吟诵自己思念故国的诗作。他的一首《塞菊》诗,表达了一种“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庭中”的情操。

他的诗集取名《心史》,内容大多描述元初社会状况,表示不满,并尽情抒发自己渴望恢复宋室的强烈情绪。

书写成后,郑思肖自知无法存留,便装在铁盒中沉入井底。直到三百多年后的明崇祯年间,才被世人称作《铁函心史》,也叫《井中心史》。

他平时的画作,却挂满了书斋、卧室。苍烟半抹、斜月数竿的“黑竹”,花叶萧疏、不画土根的“墨兰”,引起了不少朋友的赞叹。

有人问他:“为什么画兰花不画土根呢?”郑思肖愤然答道:“土地都给别人抢去了!”大家明白,这又是他对当前元朝统治者所表示的一种抗议!

郑思肖画兰远近闻名。当时县官很想得到一幅,于是差人去向郑思肖索取赋税,如能献出墨兰一幅,就免收税款。

差人来到报国寺,向郑思肖传达了县太爷之意。郑思肖大怒,对来人说:“头可得,兰不可得!”

差人回复县官后,左右都说郑某无礼,应立即拿办。倒是县官心中明白,如此做不仅得不到郑思肖的画,反为天下文人耻笑,便把这事搁下了。

郑思肖自此更为人敬佩。他常常笑着说:“求则不得,不求或否。”随即指指室内诸画对在座朋友们说:“倘有中意者,即可相赠。”

求画者越来越多,郑思肖常当众挥毫,作画题诗以赠友好。所画仍多为兰、竹之类。后人曾有诗赞道:“秋风兰惠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有一次,郑思肖当着朋友们的面画了一幅“墨兰”,题诗道:“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众人都知道郑思肖以兰自喻,但画得这样生动,又令人叹为观止!

郑思肖的墨兰越画越精,越画越奇。有一次,他又画了一卷长一丈多的墨兰,都是没有土根的,但疏密相间,自然纯真,显出蓬勃的生气。画题是:“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这幅画没有立即送人,而挂在室内供来访者欣赏。大家赞不绝口,一致认为此画画得“天真烂漫,超出物表”。

郑思肖终身独自隐居,并无妻子儿女。他的画作流传很广,但颇多遗失,现存的画迹有《国香图卷》、《竹卷》等。元朝夏文彦编著《图绘宝鉴》时,对郑思肖画墨兰的“天真烂漫”,作了特别的推崇。

同仇敌忾

公元前623年,卫国的亚卿(副执政)宁俞出使鲁国,鲁君设宴招待。席间,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表示恩赐和奖赏的宴乐。宁俞听了很不以为然,所以在宴席上他并无半句答谢之辞。

鲁君很是奇怪,宴毕,即命人私下探询宁俞:刚才席间不辞不答是何道理?宁俞微笑说:“当年诸侯为周天子尽力,征服四夷(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天子为了表示酬谢,设酒宴,赐彤弓(朱红色的弓),赋《湛露》,这是可以理解的。”

宁俞继续说:“可是,今天我们卫国来与鲁国通好,鲁君特地学天子赐诸侯的礼节,也命人奏起《湛露》、《彤弓》来,我又不便唐突,所以只好不开口了。”宁俞的讽喻和规劝使来人大为感服,即告辞回复鲁君。

鲁君听到宁俞所说的意思,也自觉惭愧,下次再不敢这样颠倒周礼了。而宁俞所说的“敌王所忾”,却被作为成语“同仇敌忾”的一个语源而广为流传。

到了公元前506年,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因父亲被杀逃亡在吴国,他带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的都城,楚昭王出奔随国。伍子胥到处搜求昭王,以报杀父之仇。

其实,伍奢是被昭王的父亲楚平王杀死的,当时平王已死。伍子胥便掘开楚平王的墓,刨出尸首,用钢鞭打得稀烂,然后再找平王的儿子楚昭王讨还血债。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捎信给伍子胥说,物极必反,你适可而止吧!子胥不听,复书包胥,大意说,为报父仇就顾不得楚国了。包胥得信,叹口气说:“子胥要灭楚,我岂能坐视不救!”

申包胥知道楚平王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秦楚两国有甥舅之亲,所以决定到秦国求救。他昼夜西奔,足踵流血,好不容易奔到秦国。

申包胥求见秦哀公说:“吴若灭楚,便要进一步攻秦,请赶快派兵解救楚国。”秦哀公说:“我们秦国处于西部边陲,兵少将寡,自保不暇,怎能救楚?”包胥又动以甥舅之情,秦君仍不肯点头。

秦哀公让申包胥在馆驿中安心住下,待自己和群臣商议后再作决定。但一连好几天,哀公沉湎于酒色,竟把这事抛在一边。

申包胥便不脱衣冠,立于秦庭之中,日夜号哭,计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秦哀公听到申包胥如此哀号,大为感动。他亲自前去安慰申包胥,并为他唱《无衣》歌:“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申包胥听这歌词明明在说有衣同穿,有仇同报,还提到整修武器,准备打仗。他知道秦哀公已同意发兵,便顿首称谢,并恢复饮食。

申包胥终于请得秦兵,挽救了楚国。《无衣》诗本是秦军中十分流行的一首从军歌,自从申包胥哭秦廷后,“与子同仇”更为时人乐道。后人也就把“同仇”与“敌忾”合为成语,以表达共同一致对敌斗争的决心。

同流合污

战国中期的孟轲,是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人。一次,他与学生万章一起讨论孔子的言行。当万章问到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好好先生时,孟轲说:“这种人言论和行动不一致,胸无大志。在与别人相处中,四方讨好,八面玲珑,指责他举不出大错,责骂他抓不住把柄,他的言行同不好的风俗、世故相合(原文:‘同乎流俗,合乎世污’),这种人的言行与尧舜之道是完全相违背的。因此,孔子对这种人非常厌恶。”

后来,人们把“同乎流俗,合乎世污”简化成“同流合污”,来比喻跟坏人在一起干坏事。

同室操戈

春秋时,郑国大夫徐吾犯的妹妹长得貌如天仙,举止文静。郑国的公孙楚和公孙黑两兄弟都想前去求亲。公孙楚先送去订婚的聘礼,徐吾犯答应了。公孙黑再送去聘礼时,徐吾犯只好婉言谢绝。不料公孙黑竟威胁说:“如果你不答应,我将派人来抢你妹妹。”

徐吾犯对此忧心忡忡,公孙家族在郑国势力强大,怎么敢得罪呢?他将此事告诉了子产,子产说:“公孙兄弟应该以礼相让,怎么争起来了呢?这是郑国政治混乱的表现啊!事已如此,不如让你妹妹自己决定。”

于是,徐吾犯请来了公孙兄弟,然后让妹妹在帘幕内观察。公孙黑穿得鲜艳华丽,一副贵公子的派头,出门时向徐家的人施舍了不少钱财。公孙楚一身戎装,左手握弓,右手拿箭,出门时向上一箭射中天上的飞鸟,向下一箭射死池中的游鱼,然后跳上战车奔驰而去。

徐吾犯的妹妹说:“公孙黑的确英俊,但缺乏大丈夫的气概。男人应该有男人的样子,女人应该有女人的样子,夫妇才能和顺。”最后,她嫁给了公孙楚。

公孙黑不服。一天,他全副武装闯进公孙楚家,要杀弟弟,夺他妻子。公孙楚大怒,手握长矛向哥哥刺去,两人就在室内拼斗起来。最后,公孙黑斗败负伤逃跑。

投笔从戎

班超,是东汉名将。他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班超在少年时代,也读过许多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但是,往往只读个大概。

对于张骞、傅介子等历史人物,班超非常赞赏。西汉武帝时的张骞、昭帝时的傅介子都曾出使西域,为促进汉朝和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边防作出很大贡献,班超立志要像他们那样为国立功。

公元62年,他哥哥班固被任命为校书郎(管理书籍的官)。赴任时,班超和母亲也随同一起到了京都洛阳。

那时候,他们家里生活比较清贫。班超就接受官府雇佣,做抄书工作。为了多挣一些钱来供养母亲,他常常工作到深夜。

班超很不满意这种庸庸碌碌的生活。有一次,他投笔长叹说:“男子汉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才有出息!怎能够成年累月在笔砚间混日子呢!”

周围的人听到班超一番决心投笔从戎的感慨,都讥笑他。班超激动地说:“鼠目寸光的人怎能理解壮士的志向呢!”

后来,班超参加了军队。公元73年,奉车都尉(皇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出击匈奴时,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军队的副参谋长官),随同一起出征。

窦固让班超带领一支部队出征。在蒲类海(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湖)附近,班超和匈奴呼衍王的部队相遇。他带领将士们英勇奋战,消灭了许多敌人,为重开西域的通道建立了功勋。

投鼠忌器

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南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过献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将士们见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为是献帝射的,都高呼“万岁”,曹操得意地站到献帝前接受欢呼。关云长实在看不下去,要拍马刀砍曹操,刘备忙暗示他不可轻举妄动。事后,关云长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他说:“投鼠忌器,他身边还有献帝呢。”

“投鼠忌器”的意思是老鼠靠近器物,用东西砸老鼠又怕砸坏老鼠附近的用具。现常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进行。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推心置腹

西汉末期,王莽篡夺政权以后,造成连年的天灾人祸,各地纷纷起兵讨伐他。其中,荆州一带饥民组成的绿林军吸收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等的队伍,拥立皇室后裔刘玄为皇帝,声势越来越大。

刘秀办事很动脑筋,有一套争取人心的办法。不久,刘玄派遣他去河北扩充力量。刘秀于是集中了一些人马,先消灭了自封为皇帝的王郎的队伍。在王郎的住处,抄检出大量当地官吏和大户人家与王郎来往的文书,内容多是奉承王郎、谩骂刘秀的。刘秀随手翻了翻这些东西,让人当着大家的面都烧了。有的将领忙提醒刘秀,应该把它们留下作为处治一些人的证据。刘秀笑着说:“事情已经过去就算了,烧掉这些东西,让那些人安心睡觉吧!”这件事传开后,许多人都觉得刘秀豁达大度,更加信赖他了。刘玄知道他消灭了王郎,也很高兴,传令封他为萧王。

公元24年,刘秀带领大队人马围攻铜马农民起义军。高湖、重连等地的起义军闻讯后,赶来支援铜马。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指挥系统,铜马军最后几十万人马都被击溃,向刘秀投降。刘秀没有歧视虐待这些人,一再宣称既往不咎,把他们收编到自己的军中。对于那些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刘秀还分封给他们官职。

尽管这样,一些投降将士的心里仍然疑虑不安。他们觉得过去同刘秀拼杀了那么久,他哪能一点不记仇?说不定是缓兵之计,将来总要找机会收拾他们。刘秀看出了这一点。当即采取措施消除他们的疑虑。他要投降将领各自回营去掌握自己原来的队伍。随后,他自己骑上一匹马,只带两个随从,一个营帐一个营帐地察看投降过来的将士,和颜悦色地安抚他们。

投降过来的将士见刘秀毫无戒心,完全把他们当自己人一样看待,都很感动,互相议论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就是说,萧王刘秀把自己的心都放到我们心中,这还有什么担心的?难道还不应该拼死为他效力吗?

外强中干

春秋时代的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有位大臣看到,连忙对晋惠公说:“郑国的马看起来虽然很强壮,但是实际上却很虚弱,打起仗来一紧张就会不听指挥。到那时,进退不得,大王还是不要做此决定吧!”但是晋惠公一点都不愿意听大臣的劝告。果然,没多久晋惠公的马车就开始不听指挥,晋惠公一下就被秦军捉住,当了俘虏,晋国因此而大败。

完璧归赵

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了世间罕见的美玉——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想把美玉占为己有,便派人送信给赵王,骗他说秦国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赵王想将宝玉送给秦国,却担心秦国不履行诺言;想不给,又怕得罪秦国。同大臣们也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来。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出使秦国,一时又找不到。这时,一个叫缪贤的大臣推荐自己的门客,说他可以担当出使秦国的任务。这个门客就是蔺相如。他见到赵王后,主动提出拿着宝玉出使秦国,并表示:秦国把城池割让给赵国,我就把玉留在秦国;秦若不给城,我一定把宝玉完整无缺地带回赵国。(原文为:“臣请完璧归赵。”)赵王点头同意了。

蔺相如来到秦国谒见了秦王,并献上和氏璧。秦王手捧美玉,满心欢喜,爱不释手,传给大臣和妃嫔们观看,压根儿不提划给赵国十五座城池的事。

蔺相如等了很久,看出秦王并无诚意,便心生一计,上前说道:“这块美玉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信以为真,便命侍臣将璧传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退几步,背靠柱子,愤怒使得头发竖起将帽子顶起。他说:“大王只顾观赏宝玉,根本不提交城之事,可见您并无诚意,所以我将璧收回。大王要是逼迫我,我就撞死在这根柱子上,这块宝玉也一块儿撞碎。”秦王怕宝玉真的撞碎,赶紧道歉,并派人将地图拿来,装模作样地将准备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的位置指给蔺相如看,还答应过几日举行盛典,正式迎接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秦王又在设骗局了。当天夜里,便叫手下人穿着破衣服,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在正殿里隆重地接待了蔺相如。蔺相如对秦王说:“我看大王并无诚意,因此早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了。我并不是想违约,秦国比赵国强大,如果大王您作出高姿态,先交出十五座城池,赵国一定不敢不将宝玉拱手相送。我知道这样做是欺骗了您,请您把我煮死吧!不过,也请您先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

秦王恼怒万分,但又无可奈何,心想,杀了他不但得不到宝玉,还把秦、赵的关系弄僵了,只得放他回去了。

后来,人们把这则故事概括成“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玩火自焚

春秋时,卫国公子州吁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国人不服。州吁想发动一场战争来讨好诸侯,借机缓和国内矛盾。

正巧这时,宋国宋殇公与宋公子冯有矛盾,州吁便派人游说宋殇公,表示卫国愿意帮助他除掉公子冯。原来,宋国前国君穆公死时,对宋大司马留下遗言:“我当初本不该立为国君,应立的是太子与夷,只因哥哥(宋宣公)让位于我,才使我当上国君。哥哥的恩德我怎么敢忘呢?我死后,请你立太子与夷,而不要立我的儿子冯。”穆公担心大臣不愿意,便叫公子冯出奔到郑国。穆公死后,太子与夷立为国君,即宋殇公。宋殇公担心公子冯回来夺取君位,一心想将他除掉,现在听说卫国愿意帮助他,自然满口答应。

这一年,州吁在宋国的支持下率领陈、蔡、卫三国的军队讨伐郑国,要它交出公子冯。不料郑国早有准备,三国军队见无法攻下,就在包围郑国都城五天后,各自撤军回国。

诸侯各国对州吁的做法感到莫名其妙。鲁隐公问大夫众仲,众仲分析说:“州吁发动这场战争,无非是想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显示自己的力量。自古以来,君王以道德治理国家,而不是凭借武力。战争犹如火焰,不扑灭,将会焚烧掉自己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时代,在赤壁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

曹操号称拥军百万,雄居北方,想并吞南方。东吴、西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北魏。东吴的统帅周瑜和西蜀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死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将领蔡瑁、张允。周瑜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周瑜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计”去诈降曹操。实际上,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周瑜忧急成病,卧床不起。只有军师诸葛亮心中有数。他自称有个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诸葛亮拜访周瑜,把药方写了出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句话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可以借东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心中就有了办法。他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

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就顺利地执行他的火攻计划。东风狂吹,火光冲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败仗,从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望梅止渴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足智多谋,非常善于带兵打仗。

有一年的夏天,曹操率领人马去出征。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将士们连日长途跋涉,都十分疲劳,加上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大家都口干舌燥,简直是熬不下去了。大家都没精打采的,行军速度自然也就慢下来了。

曹操见了,心中十分着急,急忙派士兵到附近去找水。可是这附近因为干旱,池塘、河流都早已干涸了,哪里还找得到一滴水呀?那些去找水的士兵们都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曹操这下更着急了,心想,这样下去,队伍士气低落,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啊?想到这里,曹操忽然有了办法,他在马上用手往前一指,大声说:“前面不远有一片梅树林,树上长满了新鲜的梅子,那梅子可是又酸又甜,好解渴啊!”

将士们一听,都信以为真,身上顿时来了劲,口里酸溜溜的,口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口渴的感觉一扫而光,行军的速度马上也快了许多。部队很快走出了这片地区,来到一个有水源的地方。

望洋兴叹

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说:秋天的大水按着时令到了,无数支流的水都灌进了黄河。河面十分宽阔,水雾蒸腾,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还是马。这时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顺着水势向东前行,到了北海,朝东一看,只见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到这时,河伯才开始改变他那洋洋自得的神态,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无限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批评我这种人的啊。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广阔无边,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将永远被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所耻笑了。”

这个成语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妄自尊大

东汉光武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天下还很乱,存在着很多割据势力。他们都各自独霸一方,其中势力比较大的有窦融、隗嚣、公孙述。

汉光武帝想要统一天下,准备对这些割据势力各个击破,决定先拉拢隗嚣和窦融,好孤立公孙述。公孙述也想拉拢隗嚣,曾经派使者去封他为王。隗嚣不知汉光武帝和公孙述两人到底谁能最后统一天下,拿不定主意到底应该投靠谁,就派手下的一个谋士马援作为使者,到两边探探虚实。

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从小就是好朋友。他到了公孙述这里,以为自己是公孙述的老朋友,可是公孙述却向他摆皇帝的架子,对待他就像对待一般使臣一样。他见了马援,没说上几句话,就封马援为大将军,还威严地坐在那里,等着马援向他谢恩。

马援心里很不痛快,就推辞不干。他回到隗嚣那里,对隗嚣说:“公孙述妄自尊大,就好像一只井底下的青蛙,我看我们还不如投靠东边的汉光武帝。”

于是,隗嚣又派马援去见汉光武帝。光武帝穿着便装,也不带卫兵,在殿上很随便地接见马援,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他笑着对马援说:“您在两个皇帝之间奔波,今天见到您,我还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啊!”马援说:“现在天下还没有定下来,不但是做君主的要挑选臣子,做臣子的也要挑选君主。我和公孙述是从小就要好的朋友,他见我的时候都有卫兵护卫着,您见我的时候却这么随便,连卫士也不带,就不怕我是刺客吗?”汉光武帝笑在说:“您不是刺客,大概是说客。”

马援感慨地说:“现在天下大乱,有好多个皇帝,我今天见了皇上这么爽豪,就跟汉高祖一样,这才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皇帝。”

汉光武帝和马援谈得很融洽,马援回去以后,就把自己的看法对隗嚣说了。后来,公孙述果然被刘秀灭掉,汉光武帝统一了天下。

亡羊补牢

战国时,楚襄王是个昏庸的国君。秦国时时觊觎楚国土地,妄图占为己有。楚襄王却不闻不问,成天吃喝玩乐。

大夫庄辛直言进谏,劝他多加提防。楚襄王非但不听,还训斥庄辛是“老胡涂”。庄辛无可奈何,只好离开到了赵国。

不久秦国果然发兵强占了楚国许多城镇。这时,楚襄王才省悟庄辛当初的话是对的。他立刻把庄辛请回国。他虚心请教庄辛:“现在这种局面怎么办?”庄辛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亡:丢失。牢:关牲囗的圈。“亡羊补牢”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惘然若失

黄宪,字叔度,东汉汝南镇阳(今河南正阳北)人,出身贫贱,父亲是个牛医,但他并不自卑,从小刻苦自学,博览群书,不但才识超人,而且品性高洁,很早就受到邻里的器重。

黄宪十四岁那年,颍川(郡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名士荀淑到慎阳去,在一家旅馆里遇见了他。荀淑见他是个少年,长得眉清目秀,很惹人喜爱,就邀他到房里去坐坐。

谁知刚刚交谈了几句,荀淑就被黄宪渊博的学识惊呆了。他和黄宪一直谈到太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到门外,说:“没想到你竟是我的老师啊!”

第二天,荀淑去拜访自己的朋友、汝南郡功曹袁阆,一见面就问:“贵郡有个颜子(孔子的学生颜渊,年纪很轻,但最勤奋好学),你认识他吗?”袁阆说:“你指的是黄叔度吧?”

后来,太原名士郭泰游历到汝南,先去登门拜访袁阆,谈了没有多久,就告辞而去。

接着,郭泰又去求见黄宪,在黄宪家里一住就是几天。后来他对人说:“袁奉高(袁阆的字)像一道清泉,一眼就可以见底;可是黄叔度却像千顷大湖一样,使人无法测量他的深广。”

和黄宪同里有个名叫戴良的人,他才能出众,名声也很大,但是生性高傲,瞧不起别人。曾经有人问他:“你自己认为天下有谁可以跟你相比?”戴良说:“我就像孔子和大禹一样,独步天下,谁能比得上我!”

可是,这位目空一切的戴良,见了黄宪,骄傲的气焰马上就收敛起来了,不但当面正容肃立,不敢轻慢;而且分手以后,还惘然若失地愣上好半天。

有一次,戴良从外面回到家里,母亲见他闷闷不乐,就问:“你又是从牛医儿那里来吧?”戴良说:“是啊,我没见他的时候,并不认为及不上他;可是一见了面,就会感到他高不可攀。黄叔度这个人,真是难以捉摸啊!”

由于士大夫们的推崇,黄宪的名声越来越大。汝南太守多次请他到郡里任职,朝廷也下令把他征召进京,可是生性淡泊的黄宪,始终不肯出去做官。他去世以后,人们都把他称为“征君”(不受征聘的隐士),以表示对他的敬重。网开一面夏朝从禹开始,经过十五代君王,传到了夏桀。夏桀荒淫无道,引起百姓的不满和怨恨。商的首领汤看到这一切,就想争取民心推翻夏桀的统治。

一天,商汤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商汤对捕鸟人说:“哎呀,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被你捕光了。”说罢,便拆掉三面的网(原文:“乃去取其三面”)。并小声祝告:“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

诸侯和部落首领们听说此事,纷纷说:“商汤是一个好君王,他对飞禽如此仁慈,对人肯定更加仁爱。”很快四十个氏族部落先后归顺于他。最后,商汤终于灭了夏。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网开一面”或“网开三面”这个成语,来比喻对罪犯从宽处理,给罪犯一条弃旧从新的出路。

为虎作伥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

他登上祝融峰,见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热情,一定要留马拯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正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他在半山腰看见一只猛虎在叫人……马拯问了那人的年龄、容貌、衣着,惊叫道:“那是我的童仆!”马沼又说:“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后,忽然变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不一会,老和尚回来了,马沼轻声对马拯说:“正是这个和尚。”天晚了,老和尚要请他们住僧房,两人却喜欢住在斋堂里。他们把门紧紧闩上,观察着外面的动静。半夜里,有只老虎几次来撞门,两人用力顶住,门才没有被撞开。两人决心要除掉这只吃人的老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一早,两人说是后院一口井里传出怪声音,把老和尚骗到井边。当老和尚凑到井口看时,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和尚一落水,立刻变成了老虎。两人搬来大石头,把它砸死了。两人下山时迷了路,后来幸亏遇见一个猎人,就住在搭在树上的窝棚里过夜。

半夜里,马拯突然被树下的人声吵醒。他借着月光一看,竟有几十个人,叫嚷着要替老虎报仇。猎人告诉他们,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了,可死后却替老虎开道,成了伥鬼。马拯骂道:“你们这些伥鬼,死在老虎嘴里,还要为它痛哭、报仇!”

古代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还要为老虎效力。成语“为虎作伥”由此而来,现比喻为坏人做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