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父母的7堂课
47666100000023

第23章 好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3)

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家庭开支,更重要的是要磨炼孩子的心性,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老摩根是美国著名的大财阀摩根家族的鼻祖,他给儿女每月的零花钱仅1美元,而且要求他们制定一个支出账目;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作为“家庭所得税”。相反,我们许多人在给孩子零花钱时大手大脚,更为要命的是,一些父母自己都不清楚每个月到底给了孩子多少钱。糊涂的父母想要教育出明智的儿女,无疑是痴人说梦。相信老摩根和李嘉诚不是吝啬于区区几美元、几元,他们是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习惯,使孩子在花钱时不得不事前进行仔细盘算,做个全盘和长久的考虑。中国古代在孩子教育上有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其意义也显然不在清洁工作本身。老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国家和做一盘小菜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同样,孩子小时候会合理安排10元钱的用途,长大后才有可能会处理好100万、1000万。

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都是孩子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会理财,理好财,是孩子长大后的立身之本。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逐步认识到,不能让金钱作为评判他人的唯一标准,在金钱之上,还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长等很多标准。

点石成金: 如何妥善保护人民币

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代表国家的一种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作为法定流通货币,每个人都有正当获取和使用的权力,也有爱护的责任和义务。

⑴将人民币平铺整理,不要搓揉。

⑵保持人民币票面整洁,不在票面上写字、标号、涂画、记数等。

⑶不要将肥皂、洗涤剂等与人民币放在一起。

⑷不要随意撕裂、剪割人民币,对硬币不穿孔、磨边、剪孔。

⑸一时用不着的人民币应及时存到银行,以免造成火烧、虫蛀、霉烂等现象,对较破旧的人民币,应及时到附近的金融机构兑换。

45. 不要滥用金钱奖励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吴勇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相信金钱的力量。对孩子的教育,他也用上了金钱奖励。他对儿子的学习制定了奖励制度,规定了各科成绩考到多少分以上可以获得多少数额的奖金,参加哪些竞赛取得好成绩也可以得到奖励。

刚开始时,这种方法还真的管用,儿子有一段时间表现得特别有学习热情,学习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可就在吴勇暗暗得意的时候,儿子却对学习失去兴趣。即使吴勇增加奖赏的力度,儿子也不为所动。看着儿子一天天的不好好学习,吴勇心急如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富裕的家庭开始用金钱奖励孩子,例如,让孩子倒垃圾、洗碗、拖地等一次给孩子多少钱。此外,孩子改正坏习惯、孩子考得好等也有相应的金钱奖励制度。有些孩子曾经这样说,他们的收入与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挂勾。

为了多赚点零用钱,一些孩子在父母的这种制度激励下,抢着表现自己。一些平时懒散的孩子帮家里干上了家务,原本不爱学习的孩子也开始认真读书了……

很显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这种金钱奖励的方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这也让一部分家长认为没有钱办不成的事,人为地夸大了金钱的力量。

这种激励从短期来看或许是有用的,但是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物质奖励应适度,切不可以滥用,否则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一方面,长期用金钱奖励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拜金主义,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认为没有钱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一位妈妈向人倾诉说:“今年过母亲节时,儿子亲手给我做了张贺卡,收到礼物时,我开心得不得了,但没想到,他竟问我送卡片能得到多少奖励。当听到儿子的这句话时,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获得的奖励过多,很容易因为手中有了过多的金钱而滋生享乐主义情绪。孩子的分辨能力很有限,有钱了就沉迷于与朋友的吃喝或是自己玩乐之中,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不利于孩子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还有可能引导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金钱奖励一旦开始了,就必须一直进行下去,而学习却是一件长期的任务,最重要的是从内心深处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要想长期奏效,仅仅依靠物质奖励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欲望会不断膨胀,总有一天,他会对物质奖励失去兴趣,这时孩子就不会再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了。而且,以金钱为动力,很容易让孩子把学习作为一个获得金钱的手段,而对学习产生本能的厌恶,这是很危险的。

父母不要试图把金钱奖励视为控制孩子的工具,使孩子过于看重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知道,对于任何年龄的孩子而言,仅是给他们一些钱,却不让他们承担责任,其结果只能让他们成为冲动的消费者,不可能教会他们其他任何东西。

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金钱或物质奖励的作用,这种激励方式可以偶一为之,但绝不可滥用。而且,在运用这种金钱奖励的方式时,要把握下面两个要领:⑴对于某些实务或技能的学习,如果孩子不积极,不妨加重奖赏的力度。因为孩子尚小,对这些事不具有任何内在动机,所以不必担心他的心灵会受到扭曲。反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过家长要清楚这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等孩子有了兴趣之后,就不必再给奖赏了。⑵对于某些复杂的活动,孩子尚未具备应有的基本能力,不敢去尝试,更谈不上从中获得内心满足。在这种时候实施奖赏,先诱导孩子学习那些基本能力,等把看起来复杂的事情做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时,一旦得心应手了,内在动机就随之增强了。

父母应该更多地使用口头表扬,用这种荣誉的激励冲击孩子的内心,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用的人才,激励他们做得更努力,能在无形中提高孩子的内在动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金钱可以带来一定的物质满足,但不代表一切,幸福、快乐、成就并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从而让孩子成为金钱和财富的主人。

点石成金: 培养0~3岁孩子财商的小游戏

0~3岁的孩子还不懂大道理,以理财为例,如果父母总是把“不要乱花钱啊”“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等苦口婆心的言论挂在嘴上,孩子未必能听得进去。所以,在培养孩子财商的过程中,一定要寓教于乐:

⑴通过孩子喜欢的图卡和贴纸,让孩子知道蜘蛛有八条腿,老虎有四条腿,公鸡有两条腿。知道蜘蛛的腿比老虎多,老虎的腿比公鸡多,从而让孩子们了解多和少的概念。

⑵孩子对钱大都很感兴趣,父母可抓住机会,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买玩具时让孩子去付钱,初步了解钱和交易的概念。

⑶从小教育孩子分享的观念,例如拿五块糖,家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五人,教孩子一颗一颗分给每个人,分到糖的大人都该收下并表扬孩子,从而让孩子习惯分享和分配,培养孩子的公平意识和分享精神。

46. 让孩子拥有一颗慈善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战国时期]孟子

父母需要培养孩子的财商,同时也要让孩子避免对财富的过分贪婪。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只是在苦苦地追寻财富,他就会失去快乐,并且疲惫不堪,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是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

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人富勒一直在为一个梦想奋斗,这就是积累大量的财富和资产。到30岁时,富勒已拥有了百万美元。接着他又雄心勃勃想成为千万富翁,继而拥有更多的财富,并且他也有这个本事。到35岁时,他拥有豪宅、豪华汽车和快艇,还有2000英亩的地产。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他忙于工作,因此疏远了妻子和两个孩子。而且他工作很累,常常感到胸痛。他的财富在不断增加,但他的婚姻和健康却岌岌可危。

他的妻子终于宣布要和他离婚,祸不单行,之后不久的一天,富勒心脏病突发,差点就失去了生命。富勒这时才意识到,对财富的追求将要让自己失去真正珍惜的东西。于是,他打电话给妻子,要求和她见面。夫妻相见时,两人都热泪盈眶,他们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消除掉破坏他们生活的东西——他的生意和物质财富。

于是他们卖掉了公司、房子、游艇,然后把全部收入都捐给了学校、教堂和慈善机构。他的朋友听说后,都说他是一个疯子,但富勒说自己很开心。

接下来,富勒和妻子便开始了下一个计划: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贫困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每个人至少应该有一个地方用来休息,这个地方应该简单而体面,并且人人都能支付得起。”他们的这项事业得到了很多人的热情支持,其中就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

富勒以前的目标是拥有尽可能多的财富,而现在,他的目标是为尽可能的人建设家园。现在,“人类家园”已在全球修建了超过6万套房子,为30多万人提供了住房。

富勒曾经为财富所困,差一点成为财富的奴隶,几乎要因为财富夺走他的妻子和健康。而现在,他是财富的主人,他放弃了财产,却得到家庭的幸福;他为人类的幸福工作,也让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快乐的人。

除了财富,我们还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亲情、爱情、自由、兴趣爱好、对生活的体验……千万别成为财富的奴隶,我们有权力让自己活得更充实。

为了让孩子养成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和别人分享的生活态度,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项慈善事业,让孩子明白“施比受更为有福”的真理。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能让孩子明白,真正有价值的不是拥有金钱本身,而是很好地使用金钱,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父母如果经常关心别人,孩子长大后也会富有爱心。孩子小时候经历关爱别人的事情越多,也越有可能养成关爱他人的习惯,孩子将能体会到帮助别人所带来的感动,获得的人生快乐也越多。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门槛效应”,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向别人先提一个比较低的要求,这样容易获得响应,以后才能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慈善心时,也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然后逐渐提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