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由于长年累月泥沙淤积,由于开垦侵蚀,使得洞庭湖面积顿减。清道光年间(1825年)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据《湖南全省舆地图表》测算,时有面积5400平方公里。建国之初已缩减至4350平方公里,后又因大力围湖造田,不到30年的时间,洞庭湖面再度猛减2700平方公里,萎缩到2691平方公里,退缩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正是因为以围湖造田、破坏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效益,就是让我们品尝到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仅新中国成立后湖区就发生过三次大的洪涝灾害:1954年罕见的洪涝灾害,致使洞庭湖平原受灾耕地637万亩,粮食减产5.7亿斤;1996、1998两年洪涝溃垸面积分别达123、10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0亿元和89亿元。
针对洞庭湖区防蓄能力的不足,中央于1998年提出了在洞庭湖区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综合治理方略,确定到2010年止,洞庭湖水面恢复和扩大到建国初期的4350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止,因种种原因,这项工程依然成效甚微,要在2010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使湖区水面达到4350平方公里的规定标准,还相差甚远。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这一重大方略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当继续贯彻、传承前届政府制定的确保对洞庭湖区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这一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是搞好湖区综合治理的关键所在。
二是滨湖地区的省、市、县、乡行政管理部门既要有面对平垸行洪、退田还湖这一历史重任,敢于承受在经济上及其他各个方面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和实际困难。
三是湖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要从根本上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这一重大决策,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政府安排,作好大举移民的思想准备。
当然,洞庭湖的综合治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社会工程,要完成好这项工程建设,实现国家的总体规划,还必须着手搞好相关的配套工程建设,对此,笔者建议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配套工程建设:
一、加速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提高调蓄抗洪能力
加大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力度,是搞好湖区调蓄抗洪能力,改善湖区生态环境,确保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笔者建议:
1、长江入湖口筑坝断流。要把长江流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玄四口筑堤建坝,阻断长江泥沙的入侵。并在河流入湖处修建涵闸,使四河成为哑河。当洞庭湖处于高洪水位时关闭闸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洞庭湖区处于低水位时开闸放水,便于河内航运和灌溉。湖区所有出境航运均由城陵矾入江达海。
2、凡建国后所围湖造田一律平垸行洪、退田还湖。除确保国家重大交通运输畅通外,其他所有湖垸一律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特别是包括钱粮湖、屈原、大通湖、君山以及其他所有国营农场必须刨堤行洪,这样就可恢复洞庭湖水面近1100平方公里。
对于滨湖各县市靠内陆所挽湖田移民后(如华容的团洲、幸福、新洲;岳阳县的鹿角部分地区;汨罗的磊石;湘阴的青潭一大遍地区;沅江、南县、安乡部分围湖堤垸),以修建防洪水库或流动湖泊,并每处建造三、五处电排,科学调度湖水,即在夏秋季湖水升涨前排出湖水便于蓄洪,当洞庭湖退水时抽进湖水便于养鱼。充分发挥防洪水库和湖泊的作用,继续扩大湖区面积。
3、堤坝加高加固。因洞庭湖区所有防洪堤坝基本为散粒泥沙,毫无沾粘,堤质较差,涨水季节常易发生滑坡、管涌等重大险情,为确保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见,建议所有湖区堤坝一律以挖泥(船)吹堤,加高加固,并在迎水面堤坝脚基以大理石护脚,堤中由混凝土铺坡,堤坝中央的堤脊须浇灌厚约一米,深约5——8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真正做到蓄洪防洪千年不遇。
4、建议组建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化装置的洞庭湖维护抢修组织,专门负责对湖区所有大堤的维护保养、湖区畅通、排沙抽泥等工作。
二、统筹移民,合理安置
如果真正在洞庭湖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所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组织好湖区农民的移民工作,因考虑到目前人多地少等因素,特建议:
1、按隶属关系,对湖区移民实行属地进城办法移民,即原归口地市管理的国营农场职工,迁入地市级城市安置,凡属县市管理的农民迁入县城安置,可节约土地资源,又发展城市、发展建设,也便于对移民的集中管理。
2、对于所有移民的住房问题,可比照三峡移民由政府统筹移民住房建设,移民只须搬运自己的桌椅家具、起居用品等。
3、考虑移民长期生活保障,原国营农场移民应享受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保险标准;县市移民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事业予以优先考虑,使移民无后顾之忧。
三、适时启动特色产业,加快沿湖经济建设
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滨湖地区可通过适当启动特色产业,建立环洞庭湖经济圈,以打造龙头品牌,来加快沿湖经济建设,减少国家的大力投入。
1、恢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的地位,培植旅游资源,拉动湖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
2、建成我国第一大自然湿地,充分发挥保护和繁殖动植物的有效生长,真正使我省湖区湿地得到国家和联合国的大力支持和开发;
3、建成我国第一大淡水鱼类养殖基地,可以人工养殖珍贵鱼类产物,并将盛产的银鱼、鮰游鱼、黄姑鱼、中华鲟、白鳝、白鲟、松花鲈、鲥鱼、龟、鳖、蟹等稀有鱼类品目,畅销全国,并大力发展网箱养殖业,真正使洞庭湖这一历史品牌冲向全国、走向世界;
4、建成全国最大淡水植物种养植基地,扩大对湘莲、莲藕、菱角、蒿茭、藜蒿的生产、加工基地;
5、大力建立造纸业重要原料基地,发展造纸林、芦苇等植物的生产。
上述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建成与发展,估计将可逐步提高湖区的GDP和上亿、几十亿或数百亿元的财政收入。
四、多方筹措,国家统筹解决工程资金
搞好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综合治理工程,关键在于资金保障问题,自从1998年国家提出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这一伟大方略以来,到目前为止国家以拨入财政专项资金30亿元,可见所需资金额度是巨大的,尤其是岳阳、益阳、常德三市任务十分艰巨,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将这三市上划中央“两税”(即增值税、消费税的部分和全部)全部留归地方,长期不变,或以近三年的上划数为基数,基数内全留地方供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安置专项资金使用,超基数部分继续上划中央。这样可确保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