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实点亮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47622500000034

第34章 做好自己

梦想和现实,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做不成居里夫人,至少可以做好自己。

有一个女孩非常崇拜居里夫人,并立志长大后要像居里夫人那样为人类做出贡献。

女孩刚上初二时,在许多同学为要开始学习物理、化学这两个崭新学科而长吁短叹、忐忑不安的时候,她却踌躇满志,甚至是迫不及待。因为,女孩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走进居里夫人的世界了。

或许是这种积极的心态使然,女孩很轻松地就学好了物理和化学。尤其是前者,对她而言,并没有传说中的“门坎”,女孩大踏步地迈进了物理学的世界。

居里夫人曾将那些精密的物理仪器视作世界上最有趣的“玩具”,在她眼里这是一门能够研究出“支配宇宙”的定理的学科。而对于刚刚入门的女孩来说,那些初级的物理仪器和现象,已经足够令她沉迷了。

那些复杂的电路图仿佛是隐藏着玄机的地图,女孩可以根据它们顺利地把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灯泡连接起来;动、定滑轮和杠杆像极了哆啦A梦的神奇工具,能够让人节省那么多的力;还有地面的标准大气压强,它只能让汞柱升高到76厘米,多一丁点儿都不行,这是何等地精确与奇妙……

有那么一段时间,女孩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成为另一个居里夫人。这种心态一直持续到高中。物理对女孩来说一下子变得吃力起来,每一堂物理课,老师在上面讲得头头是道,女孩坐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可拿出习题册却总是无从下手。

这种失落让女孩一下子从“成为居里夫人”美梦的云端,跌落到现实的地面上。

最终,残酷的现实让女孩不得不重新对自己进行定位。高考志愿,女孩填写的是一直比较擅长却被自己忽视的专业。

女孩考上的大学是一所文科院校。刚入学的时候,女孩以为自己会怅然若失,会在心底深切地缅怀那个今生无法实现的梦想。可事实上,女孩快乐而又从容地度过了大学的四年,原因似乎很简单:她再也不用费尽心力地“讨好”物理了。

女孩终于相信了韩愈“术业有专攻”这句话,也庆幸自己没有偏执地跟物理“死磕”下去。

不过,女孩还是想感谢居里夫人,她虽然没有成功地将自己带入到科学家的世界,但确实教会了自己很多东西。比如如何看待光荣与奖励,如何面对挫折与磨难。在居里夫人最辉煌的时候,她将诺贝尔奖牌随手交给女儿当玩具;在居里夫人最痛苦的时候——丈夫皮埃尔·居里因车祸身亡之后,她还依然如期去学校给学生上课,完成自己教师的职责。

当女孩取得了一点儿成绩沾沾自喜,或是遇到挫折感到沮丧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居里夫人,想起她对生活的那种倔强。

大学毕业后,女孩去了香港继续读书。第二学期有一门名叫“电台节目制作”的课,因为老师是香港电台前台长而吸引了许多学生,一度选课的人数爆棚。当老师把这个学期的课程大纲和功课计划通过投影展示出来的时候,严格的要求和繁重的功课量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第二堂课,女孩成了依然坐在教室里的少数人之一。

女孩知道自己的声音条件不够好,但即使做不了主播,在课堂上过过当主播的瘾也是不错的,更何况,自己是一个曾经不知天高地厚跟物理“死磕”过的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们每一个人都顺利完成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两次30分钟时长的现场直播和个人独立制作的20分钟时长的广播节目。

时至今日,女孩做了与最初设想完全不同的工作。没能成为居里夫人的挫败经历使女孩懂得:有些风景,即使无法置身其中,但远远地欣赏也不失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