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随园诗话(中华国学经典)
47577800000015

第15章

一一三、编辑七病

【原文】

选家选近人之诗,有七病焉;其借此射利通声气者①,无论矣。凡人全集,各有精神,必通观之,方可定去取。倘捃摭一二②,并非其人应选之诗,管窥蠡测③:一病也。《三百篇》中,贞淫正变,无所不包。今就一人见解之小,而欲该群才之大④,于各家门户源流,并未探讨,以己履为式,而削他人之足以就之:二病也。分唐界宋,抱杜尊韩,附会大家门面,而不能判别真伪,采撷精华:三病也。动称纲常名教,箴刺褒讥,以为非有关系者不录;不知赠芍采兰,有何关系?而圣人不删。宋儒责蔡文姬不应登《列女传》;然则《十七史》列传,尽皆龙逢、比干乎?学究条规,令人欲呕:四病也。贪选部头之大,以为每省每郡,必选数人,遂至勉强搜寻,从宽滥录:五病也。或其人才力与作者相隔甚远,而妄为改窜,遂至点金成铁:六病也。徇一己之交情,听他人之求请:七病也。末一条,余作《诗话》,亦不能免。

【注释】

①射利:追逐财利。

②捃摭:采集、收集。

③蠡测:用葫芦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浅薄,不知高深。

④该:具备,包括。

【译文】

选家编选近代人的诗歌作品时,常犯七个毛病,那些想借此赚钱扬名的人不包括在内。大凡诗人的全集,都有各自的神韵特色,必须通读纵览,才可确定取含;倘若从诗人全集中选取的几首诗不是他的代表作,这就好比从竹管中看天、用瓢来量海水,这便是第一个毛病。《诗经》的三百多首诗中,忠于原则、放荡不羁、态度端正、变化多端等多种类型无所不包,如今就凭一个人的短浅见解去审评那众多才子的广博才华,对于各门各派的源流演变,也没有加以探讨,以自己的标准为蓝本,削他人的脚来套它,这就是第二个毛病。将唐诗、宋词截然分开,推崇杜甫或是尊重韩愈,刻意去附会一些诗词大家,而不能判别真假并从中汲取精华,这是第三个毛病。动不动就拿出纲常伦理来,对诗作或劝勉、或褒扬、或讽刺,以为与纲常伦理无关的就不收录。他们不知道,赠送芍药、采摘兰花与此有什么关系?而古代圣人们对这些诗也不加以删除。宋代的儒生指责不应该把蔡文姬列入《列女传》,但在《十七史》的列传中,哪能全都是像关龙逢、比干那样的忠烈之臣呢?这些学究们的条规令人作呕。这就是第四个毛病。贪图编选大部头,认为全国每个省每个郡的诗人都必须选入几个人,以至于勉强搜罗,放宽标准滥录一气。这是第五个毛病。有的编辑,才力与作者相差甚远,却对原诗胡乱修改,以至点金成铁(把一首好诗改成了差诗)。这是第六个毛病。为了自己的交情,听任他人的求情而选录。这是第七个毛病。最后这一条,我作《诗话》时,也未能避免。

一一四、诗带桀骜之气者非良士

【原文】

凡诗带桀骜之气,其人必非良士。张元《咏雪》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咏鹰》云:“有心待捉月中兔,更向白云高处飞。”韩、范为经略,嫌其投诗自媒,弃而不用。张乃投元昊,为中国患。后岳武穆驻兵之所,江禁甚严。有毛国英者,投诗云:“铁锁沉沉截碧江,风旗猎猎驻桅樯。禹门纵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不妨。”岳公笑曰:“此张元辈也。速召见,以礼接之。”

【译文】

大凡诗中带有桀骜不驯之气的,作者一定不是什么好人。张元《咏雪》中写道:“与三百万玉龙打完战,只见残败的鳞甲满天飞舞。”《咏鹰》中写道:“有人去捉月宫中的玉免,于是向白云更高处飞升。”当时韩琦、范仲淹为经略使,嫌他呈送的诗自吹自擂,于是没有任用他。张便投靠了西夏的元昊,成为北宋的祸患。后来,在岳飞率兵驻扎的地方,对江面严加封锁,有一个叫毛国英的人前来献诗说:“沉重的铁锁将绿色的江面堵截,战船的桅杆上,旌旗在风中猎猎响起。即使是禹门有千尺高,从它上面放下蛟龙也难以冲破严密封锁。”岳飞笑着说:“这个人一定是张元一类的人,赶快召见他,对他以札相待。”

一一五、不可轻七古

【原文】

余常劝作诗者,莫轻作七古。何也?恐力小而任重,如秦武王举鼎,有绝膑之患故也。七古中,长短句尤不可轻作。何也?古乐府音节无定而恰有定,恐康昆仑弹琴,三分琵琶,七分筝弦,全无琴韵故也。初学诗,当先学古风,次学近体,则其势易。倘先学近体,再学古风,则其势难。犹之学字者,先学楷书,后学行草,亦是一定之法。杭堇浦先生教人多作五排,曰:“五排要对仗,不得不用心思。要典雅,不得不观书史。但专作五言八韵之‘赋得体’,则终身无进境矣。”

【译文】

我常常劝告作诗的人,不要轻易作七言古诗,什么原因呢?唯恐他们才力不够而任务重大,如同秦武王举鼎,有把膑骨折断的危险。七言古诗中,尤其是长短句不可轻易作,为什么呢?古乐府音节看似无规律,实际上有规律可循。轻易去写,恐怕像康昆仑弹琴,三分像琵琶,七分像筝弦,完全没有琴韵。开始学作诗,应当先学古代的民歌,再学近体诗,这样就容易入手一些。倘若先学近体,再学古代民歌,就难以学成。就好像学写字的人,先学楷书,后学行草,也是一种固定的办法。杭堇浦先生教导他人多作五言排律,他说:“五言排律要求对仗,不得不用心思。要做到典雅,不得不看书读史。但是只作五言八韵中的‘赋得体’,则一辈子也不会进入佳境。”

一一六、名声之说

【原文】

有中丞某,自称平生不好名。余戏之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好名也。孔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又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大圣人尚且重名如此,后世人不好名而别有所好,则鄙夫事君,无所不至矣。”屈悔翁云:“才子多贪色,神仙不好名。”不如司空表圣曰:“名能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高东井《赠方子云》曰:“从来贫士贪留客,未有庸人解好名。”

【译文】

有某中丞,自称平生不重名声。我开玩笑说:“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正是因为他们喜好名声。孔子说:‘君子摒弃仁义,难道是厌恶成名吗?’又曰:‘君子最怕人死了却没有名声流传于世。’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尚且看重名声,后世人不喜好名声而另有所好,就会像卑鄙的人侍奉君主,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屈悔翁在诗中说道:“才子们大多好色,神仙不重名声。”这句话不如司空表圣说的:“名声能使人不朽于世,以至连神仙都瞧不起,追求真理到了忘记俗事的时候就靠近佛心了。”高东井在《赠方子云》诗中说:“穷人向来都爱挽留客人,却没有庸俗的人能够理解为何要喜好名声。”

一一七、作诗能速不能迟亦是病

【原文】

作诗能速不能迟,亦是才人一病。心余《贺熊涤斋重赴琼林》云:“昔着宫袍夸美秀,今披鹤氅见精神。”①余曰:“熊公美秀时,君未生,何由知之?赴琼林不披鹤氅也。”心余曰:“我明知率笔,然不能再构思。先生何不作以示我?”余唯唯。迟半月,成七绝句,心余以为佳。余乃出篓中废纸示之,曰:“已七易稿矣。”心余叹曰:“吾今日方知先生吟诗刻苦如是,果然第七回稿胜五六次之稿也。”余因有句云:“事从知悔方徵学,诗到能迟转是才。”

【注释】

①氅:用鸟羽制成的外衣。

【译文】

作诗能写得快而不能写得慢,也是写诗人的一个毛病。心余的《贺熊涤斋重赴琼林》说道:“过去穿着官服可称得上秀美,今天披着鹤氅也见精神。”我说:“熊公秀美时,你没有出生,怎么知道这些事?赴琼林根本没披鹤氅。”心余说:“我明明知道写得有些轻率,然而不能再构思了。先生何不作一首给我看?”我答应了。过了半月,写成了七言绝句,心余认为写得好。我就拿出纸篓里的废纸给他看,说:“已经七易其稿了。”心余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先生作诗如此刻苦,果然第七次写成的稿子比第五次和第六次的要好。”因此我说了这样一句:“事情知道后悔才会吸取教训,写诗到了能慢的境地反而显出才气。”

一一八、诗文之道关天分

【原文】

诗文之道,全关天分。聪颖之人,一指便悟,霞裳初见余时,呈诗十余首。余不忍拂其意①,尽粘壁上。渠亦色喜。遂同游天台,一路唱和,恰无一言及其前所呈诗也。往反两月,霞裳归家,急奔园中,取壁上诗,撕毁摧烧之,对余大笑。余亦戏作桓宣武语曰:“可儿!可儿!”

【注释】

①拂:违逆,不顺。

【译文】

写诗作文的秘诀,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天分。聪颖的人,一经指点就马上领悟。霞裳初次会见我时,呈上十多首诗。我不忍心扫他的兴致,就将它们全粘贴在墙壁上。他也面露喜色。后来我们一同游览天台,我和他一路上作诗唱和,却没有一句话提及他呈给我的诗。此次出游来去过了两个月,一回家,霞裳急忙跑到园中,将墙壁上的诗取下来,撕烂烧毁了,还对我大笑。我也开玩笑地学着桓宣武的话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一一九、才子尹三郎

【原文】

尹氏昆季皆能诗,而推三郎两峰为最。一日,文端公退朝,召两峰曰:“今日我惫矣。皇上命和《春雨诗》,我不及作,汝速拟一稿,我明早要带去。”两峰构成送上,公已酣寝。黎明,公盛服将朝,诸公子侍立阶下,两峰惴惴,虑有嗔喝。忽见公向之拱手,曰:“拜服!拜服!不料汝诗大好。”回头呼婢曰:“速煨我所吃莲子,与三哥儿吃。”两峰大喜过望。四公子树斋笑曰:“我今日却又得一诗题。”诸公子问何题。曰:“《见人吃莲子有感》。”(两峰名庆玉)【译文】

尹家几个兄弟都能写诗,其中数三子两峰写得最好。一天,文端公退朝后,把两峰叫过去说:“今天我太累了,皇上命我应和《春雨诗》,我来不及作,你快拟一稿,我明天早上带去。”两峰写成送上,文端公已经酣睡。第二天黎明,文端公盛装上朝,各位公子站在台阶上伺候,两峰惴惴不安,担心受到父亲呵责。忽见文端公向他拱手说:“佩服!佩服!想不到你的诗写得这么好。”回头叫唤奴婢说:“赶快把我吃的莲子煨给三儿吃。”两峰大喜过望。四公子树斋笑着说:“我今天却是得到了一个诗题。”诸公子问是什么诗题。他说:“《见人吃莲子有感》。”(两峰名叫庆玉)一二、少而精。

【原文】

某画《折兰小照》,求题七古。余晓之曰:“兰为幽静之花,七古乃沉雄之作,考钟鼓以享幽人,与题不称。若必以多为贵,则须知米豆千甔①,不若明珠一粒也;刀枪杂弄,不如老僧之寸铁杀人也。世充万言,何如阮咸三语?成王冠,周公使祝雍作祝词曰:‘达而勿多也。’此贵少之证也。若夫谢艾虽繁不可删,王济虽少不能益,则各极其妙,亦在相题行事耳。唐人句云:‘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或问:“如先生言,简固佳乎?”余曰:“是又不可以有意为也。宋子京修《唐书》,有意为简,遂硬割字句,几于文理不通。顾宁人摘出数条。余摘百十余条,载《随笔》中。”

【注释】

①甔:陶制成的形似坛子的容器。

【译文】

某人画了一幅《折兰小照》,请我题一首七言古诗。我向他解释说:“兰花是雅致宁静的花,七言古诗是沉毅雄浑的作品,就像用敲击钟鼓来款待性情幽雅的人一样,可以说是文不对题。如果一定要以数量多为贵的话,那么须知即使是一千坛大米也比不上一粒明珠珍贵。把刀和枪混夹着使用,还不如老和尚手中的一根铁针同样可以致人于死地。世充写起文章来数万言,哪里比得上阮咸的三言两语?周成王登基称王时,周公命祝雍作庆贺词说:‘意思通达但不要多写。’这就是少反而贵重的例子。假如谢艾的文章字数虽然繁多但不能再进行删除,王济的文章字数虽少但无法再添加,那么他们的文章各自恰到好处,也在于针对题目而行文的缘故。唐朝人的一首诗说:‘药灵验但药丸却不大,棋下得妙却不一定要很多子。’”有人问我说:“按照先生所说,文字简少就一定是好文章吗?”我回答说:“是这样,但这一点是不可以故意做到的。宋子京在修纂《唐书》时,想把它编得简略些,便生硬地删除字句,几乎导致文字不通顺。顾宁人曾从中摘录过几条,我也摘录了百十条,收藏在《随笔》中。”

一二一、曹子妙答

【原文】

钱塘令曹江庐明府,有子名一熊,乳名顺生,聪颖异常,有李邺侯、晏元献之风,对客挥毫。赋《秋声》云:“西风飒飒日相摧,桐叶飘摇满绿苔。最爱秋霜添逸韵,树中传出一声来。”其时,曹公方逐土娼。客问:“娼应逐否?”笑曰:“好事者为之也。”客又问:“汝想作官否?”曰:“要作,又不要作。”问:“何也?”曰:“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不仕。”问:“作官可要钱否?”曰:“要钱,又不要钱。”问:“何也?”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不取。”

【译文】

钱塘县令明府曹江庐,有个儿子叫曹一熊,乳名叫顺生,聪颖异常,有李邺侯、晏元献的风范,能当着客人的面挥毫作诗。赋《秋声》诗:“西风飒飒秋日相摧,桐叶飘摇满阶绿苔。最爱秋霜平添逸韵,树中传出一声鸟鸣。”当时,曹公正在驱逐当地的土妓。客人问顺生:‘娼妓应该被驱赶吗?”他笑着说:“多管闲事的人才做这种事。”客人又问:“你是否想做官?”他回答说:“想做,又不想做。”客人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学业有所成就做官,学业无所成就不做官。”问:“做官是否想要钱?”回答说:“要钱,又不要钱。”问:“什么原因?”答:“获取钱财燕地百姓高兴,就要;获取钱财燕地百姓不高兴,就不要。”

一二二、诗之性情

【原文】

近见作诗者好作拗语以为古,好填浮词以为富,孟子所谓“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也。朱竹君学士督学皖江,来山中论诗,与余意合。因自述其序池州太守张芝亭之诗,曰:“《三百篇》专主性情。性情有厚薄之分,则诗亦有浅深之别。性情薄者,词深而转浅;性情厚者,词浅而转深。”余道:“学士腹笥最富,而何以论诗之清妙若此?”竹君曰:“某所论,即诗家唐、宋之所由分也。”因诵芝亭《过望华亭》云:“昨夜望华亭,未睹九峰面。肩舆复匆匆,流光如掣电。当境不及探,过后心逾恋。”“九叠芙蓉万壑深,登临不到几沉吟。何当直上东峰宿,海月天风夜鼓琴。”又,《江行》云:“犬吠人归处,灯移岸转时。”《端阳》云:“看人悬艾虎,到处戏龙舟。”《太白楼》云:“何时江上无明月?千古人间一谪仙。”《同人自齐山泛舟》云:“聊以公余偕旧友,须知兴到即新吾。”皆极浅语,而读之有余味。昔人称陆逊意思深长,信然。芝亭字仲谟,名士范,陕西人,今观察芜湖。其长君汝骧亦能继声继志。《题署中小园》云:“风吹花气香归砚,月过松心凉到书。”《将往邳州》云:“此去正过桃叶渡,归来不负菊花期。”又《华盖寺》云:“曲径松遮洞,岩深寺隐山。”皆清雅可传。

【译文】

近来看见一些作诗的人,爱用拗口晦涩的词语,以为这样做具有古人的风格;喜好用浮华虚美的词藻,自以为是学富五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一生都不能明白真正原因”的人。学士朱竹君在皖江主管学政时,到山中来与我谈论诗学,和我意趣相投。他给我讲述了他为池州太守张芝亭的诗作的序,他说:“《诗经》中的诗尤其注重性情。性情有宽厚和浅薄之分,所以诗作也有浅显与深奥的区别。性情浅薄的诗,词句浮华看似深奥却含义肤浅;性情宽厚的诗,词句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我说道:“学士你学识渊博,难得在评估诗学上竟如此清妙。”朱竹君说:“我所谈到的,正是区分唐宋两派诗家的依据。”他又背诵了张芝亭的《过望华亭》诗,诗中说:“昨夜途经望华亭,没能欣赏九华山的美景。我坐的轿子走得很快,时光飞逝有如风驰电掣。经过而不能亲身前往,事后越发地思念它。”“九华山像盛开的荷花沟壑深有万丈,苦于攀登不上,几次暗自沉吟思索。如何才能径直登上东峰小宿,夜晚面对云海清月在凉风习习中弹响瑶琴。”还有,张芝亭在《江行》诗中说:“人回归的地方总有狗叫声。江水转弯的时候,岸上的灯火也跟着户户都在移动。”有一首《端阳》说:“看见人人都插着辟邪的艾蒿,到处都是人们坐船游戏的情景。”他写了一首《太白楼》诗:“到何时江面上才能没有明月,李白是许多年来被贬下凡的神仙。”还有一首《同人自齐山泛舟》写到:“等办完事以后,我和过去的老朋友一起坐船,要知道兴致上来时,我们就像换上了新容貌。”这些诗都是用朴实的词语,但意味深长。古时候的人称赞陆逊的诗,的确是这样啊。张芝亭字仲谟,名士范,是陕西人,现担任芜湖观察。他的大儿子汝骧也继承他的诗风并且成了名。他在《题署中小园》中写道:“花香被风吹到砚台旁,月亮照在松树上,我读书时感到阵阵凉气。”他写了一首《将往邳州》:“去的路上经过桃叶渡,回来不会错过菊花开的时间。”他的《华盖寺》诗写道:“蜿蜒的小路上,茂密的松林遮住了洞口,岩边高高的寺庙在群山中若隐若现。”这些诗清新隽永,应流传到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