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随园诗话(中华国学经典)
47577800000010

第10章

八三、布衣诗人朱草衣

【原文】

白下布衣朱草衣,少时有“破楼僧打夕阳钟”之句,因之得名。晚年无子,卒后葬清凉山。余为书“清故诗人朱草衣先生之墓”,勒石坟前。余宰溧水,蒙见赠云:“叠为花县一江分,来往惟携两袖云。待客酒从朝起设,告天香每夜来焚。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却喜循良人说遍,填渠塞巷尽传闻。”《郊外》云:“乱鸦多在野,深树不藏村。”《与客夜集》云:“羁身同海国,归梦各家乡。”《大观亭》云:“长江围地白,老树隔朝青。”《晚行》云:“土人防虎门书字,水屋叉鱼树有灯。”《赠某侍御》云:“朝罢官袍多质库,时清谏纸尽抄书。”

【译文】

白下有一个百姓朱草衣,小时候曾写过“破楼僧打夕阳钟”的诗句,并因此而出了名。他晚年没有儿子,死后埋在清凉山上。我为他写了“清故诗人朱草衣先生之墓”,刻在坟前的石头上。我在深水做官时,他赠诗说:“一江把县城分成了两个部分,你到来和离开这里只带着两袖清云。款待客人的酒早上就要准备,祈祷上天的香每夜都要烧,自惭自己是龙的尾巴不是名士,怎能把自己不像样的诗文给你看?高兴的是善良的人都在传说,满街满城都有关于你的传闻。”《郊外》诗说:“乌鸦大多在野外,深深的树林中没有村庄。”《与客夜集》诗说:“把个人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梦里才回到各自的家乡。”《大观亭》诗说:“长江冲得周围的土地发白,隔年的老树又发绿枝。”《晚行》诗说:“当地人为了防御老虎而在门上写字,在水边借着树上的灯的亮光来叉鱼。”《赠某侍御》诗说:“上完朝官服大都放入仓库中,不时清点出上谏的用纸都用来抄写书本。”

八四、天分高者心虚

【原文】

刘霞裳与余论诗曰:“天分高之人,其心必虚,肯受人讥弹。”余谓非独诗也;钟鼓虚故受考①,笙竽虚故成音。试看诸葛武侯之集思广益,勤求启诲,此老是何等天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颜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非谦也,天分高,故心虚也。

【注释】

①考:敲,击。

【译文】

刘霞裳和我讨论诗的时候说:“天分高的人,他的内心一定谦虚,肯接受别人的讥笑。”我说,不仅仅是诗人才这样,钟鼓空所以耐敲击,笙竽空所以奏出音乐。请看诸葛亮,他集思广益,勤学好问,这位老者是何等的有天分!孔子进了天子的祖庙,遇到每件事都要向人请教;颜渊向不能发问的人发问,向懂得少的人发问。这些并不是因为谦虚,而是因为天分高,所以心怀宽广。

八五、谶语诗

【原文】

余《哭鄂制府虚亭死节》诗云:“男儿欲报君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乙酉,天子南巡,傅文忠公向庄滋圃新参诵此二句,曰:“我不料袁某才人,竟有此心胸。闻系公同年,我欲见之,希转告之。”余虽不能往谒,而心中知己之感,恻恻不忘。第念平生诗颇多,公何以独爱此二句?后公往缅甸,受瘴得病归,薨。方知一时感触,未尝非谶云。

鄂公拈香清凉山,过随园门外,指示人曰:“风景殊佳,恐此中人,必为山林所误。”有告余者,余不解所谓。后见宋人《题吕仙》一绝曰:“觅官千里赴神京,得遇钟离盖便倾。未必无心唐社稷,金丹一粒误先生。”方悟鄂公“误”字之意。

【译文】

我写的《哭鄂制府虚亭死节》诗中说:“男儿想要报答皇上的重恩,能死在战场上就是善终。”乙酉年,皇上到南方巡视,傅文忠公向庄滋圃新参读这二句诗,说:“我没有想到袁枚一个才子,竟还有这样的心胸。听说他和你是同年,我想见见他,希望你能转告。”我虽然不能前去拜访,但心中那种遇到知己的感动,却始终不能忘记。想我平生的诗作很多,傅公为什么单单喜欢这两句呢?后来傅公前往缅甸,受了瘴气得病回来,很快就死了。才知道那一时的感触,竟然成了预言了。

鄂公在清凉山上拈香,路过随园门外,指着随园对别人说:“风景这么好,恐怕住在园中的人,要被风景所误。”有人把鄂公的话告诉我,我不懂他的意思。后来见到宋人写的《题吕仙》一绝说:“为了求官而不远千里赶往京都,路上遇到汉钟离便为之倾倒。不是不想为大唐的社稷操心,只因为一粒金丹耽误了先生啊。”我才明白鄂公所说“误”字的意思。

八六、成人之美

【原文】

宰江宁时,有南乡钱贡甫之子某,买张某妻陈氏为妾,得价后,屡诈不遂,遂来控官。余召讯之。钱烧窑,张为其采煤者也,貌如石炭,妻嫣然窈窕。钱美少年,能诗。余意天然佳偶,欲配合之,而格于例,乃发官媒,免其笞。有役某素黠,探知官意,密授钱计,仍买归焉。钱故乡居,事过后,余不便再问消息。后十余年,余游牛首山,路见鬑鬑者,率三婴儿,捧香伏地。问何人。曰:“钱某也。年来妻亡,扶陈氏为正室。此三儿皆其所生。某亦入上元学矣。妻闻公游山,命我来谢。”献诗云:“酬恩两个山村雀,含着金环没处寻。绿叶成阴满枝子,费公多少种花心。”

【译文】

我在江宁作县令的时候,有南乡钱贡甫的儿子钱某,买了张某的妻子陈氏作妾。张某得到钱后,屡次欺诈钱某不肯如约,钱某就来告官。我召他们前来审讯。钱某家烧窑,张某是为他家采煤的工人,他貌如石炭,但妻子却很美丽。钱某少年貌美,能够作诗。我认为钱某和张妻是天生的一对,想成全他们,但限于官例,只好派官作媒,免除其鞭打之刑。有个差役平素就很聪明,他探知我的意图后,秘密给钱某出计,要他将陈氏买回去。钱某回到故乡居住,事情过后,我不便再探问他们的消息。十多年后,我游览牛首山,路上看见一个须发很长的人,带着三个小孩子,捧香跪伏地上。问他是谁,他说:“是钱某。前几年妻子死了,扶陈氏为正室。这三个小孩都是她所生。我也入上元学了。妻子听说您来这儿游山,叫我前来感谢。”并献诗说:“酬恩两个山村雀,含着金环没处寻。绿叶成荫满枝子,费公多少种花心。”

八七、秀才清诗

【原文】

尹望山相公,四督江南,诸公子随任未久,多仕于朝。惟似村以秀才故不当差,常侍膝下,诗才清绝。余骈体序中,已备言之。犹记其订余往过云:“清谈相订菊花期,正慰幽怀入梦时。空谷传书鸿屡至,闲庭扫径仆先知。关心尚忆他乡客,因病翻添数首诗。闻道芒鞋将我过,倚阑只恨月圆迟。”《绚春园》云:“莫唤池边贪睡犬,隔林恐有看花人。”乙酉别去,庚子八月,忽奉太夫人就芜湖观察两峰之养,重过随园。见和云:“迎人鸡犬闲如旧,满架琴书卖欲无。”《临别》云:“故人垂老别,归舫任风移。退一步来想,斯游本不期。”似村,名庆兰。

【译文】

尹望山相公,四次督察江南,他的几位公子随任不久,便都去朝中做官。只有似村是秀才身份,所以不当差,经常陪伴在尹公身边,诗才清新绝妙。我在骈体文的序中,已详细说过了。还记得他订日期约我过去说:“相约在菊花开的时候清谈,正好在幽静的时候做梦。鸿雁传书书信倾刻就到了,我打扫庭院翘首以待。牵挂在外地的客人,因为有病反而写了好几首诗。听说你要脚穿芒鞋来看我,我倚着栏杆只恨月亮圆得太慢了。”《绚春园》说:“不要叫醒池边贪睡的狗,隔着树林恐怕有看花的人。”乙酉年离别后,庚子年8月,似村忽然奉送太夫人去芜湖观察两峰处养老,又路过随园。他和诗说:“迎人的鸡犬悠闲得和过去一样,满架的琴书都快卖完了。”写《临别》诗说:“故人告老而去,归去的船任风吹拂。退一步来想,这次出游本来就没有相约。”似村,名庆兰。

八八、胡女情

【原文】

康熙庚子,常熟杜昌丁入藏,过澜沧百里,其部落曰估倧,有小女名伦几卑,聪慧明艳,能通汉语。昌丁来往,屡主其家,见辄呼“木瓜呀布”。“木瓜”者,尊称也;“呀布”者,犹言好也。彼此有情。临行,以所挂戒珠所赠,挥泪而别。归语士大夫,咸为怃然。沈子大先生作诗云:“估倧小女年十六,生长胡乡服胡服。红帽窄衫小垂手,白毹贴地双趺足。汉家天子抚穷边,门前节使纷蝉联。慧性早能通汉语,含情何处结微缘。杜郎七尺青云士,仗剑辞家报知己。匹马翩翩去复回,暂借估倧息行李。解鞍入户诧嫣然,万里归心一笑宽。笑迎板屋藏春暖,絮问游踪念夏寒。自言去日曾相见,君自无心妾自怜。妾心如月常临汉,君意如云欲返山。私语闲将番字教,烹茶如厌酪浆膻。两意绸缪俄十日,谁言十日是千年。留君不住归东土,恨无双翼随君举。聊解胸前玛瑙珠,将泪和珠亲赠与。一珠一念是妾心,百回不断珠中缕。尘起如烟马如电,珠在君怀君不见。黄河东流黑水西,脉脉空悬情一线。”

【译文】

康熙庚子年间,常熟杜昌丁到西藏去,过澜沧百里之后,到了一个叫估倧的部落,那里有一个少女名叫伦几卑,她聪明漂亮,能讲汉语。昌丁来来往往,就住在她家,见了她就叫“木瓜呀布”。“木瓜”是尊称,“呀布”是好的意思。两人彼此有情有意,昌丁临走的时候,伦几卑用身上挂的戒珠作赠物,挥泪告别。昌丁回来告诉士大夫们,大家都为他感慨难过。沈子大先生写诗说:“估倧小女年方十六,生长在少数民族从小穿民族服装。她头戴红帽身穿窄衫,长着一双柔软的小手,双脚穿着白色的鞋子。汉家天子安抚边疆,门前的汉人使节纷纷过往。她性情聪慧早就学会了汉语,含情脉脉到哪里去结姻缘。杜郎堂堂七尺男儿,仗剑离家报答知己。一人骑马翩翩来回走,暂住在估倧族存放行李。解鞍进门总有她嫣然相迎,万里同心一笑欢欣。笑着迎进木板屋,顿时感到春天般的温暖,仔细地询问游历行踪,挂念冷暖。自己说会有一天再相见,你是无心我却记在心底。我的心就像明月一样照着你住的地方,而你的心意就像云彩一样终究要返回山里。私下说闲来教你番语,烹茶时知道你不爱闻山羊的膻味。两人情意绵绵地只过了十天,谁能说十天像千年。留不住你,你终究要回东边,恨自己没双翅追随着你。只能解下胸前挂的玛瑙珠,将眼泪混着珠子都送给你。一颗明珠一份思念都是我的心意,千折百回也不断珠中的连线。飞尘如烟马如闪电,珠子在你怀里你却已经消失在远方。黄河东流黑水西流,脉脉之情只能靠一条线来系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