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为主的,立春作为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立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大约在3000年前就有在“立春”之日举行庆祝活动的仪式,在此基础上孕育发展的“立春”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内涵也日益丰富。
祭春仪式
周代的的祭春仪式是:立春前三天,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祭祀句芒神,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施惠兆民。
句芒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木神,也称为“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就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立春都会受到祭祀。因为芒神住在东方,所以,古人在东郊祭祀他。
明、清两代,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每到立春这一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衣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仗鞭打,吹吹打打,载歌载舞,甚是热闹。祭坛上香烟缭绕,供有猪头、牛头等祭品。主祭官在四大礼宾的陪同下宣读祭词,以示对春之神的虔诚。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记述了当时的祭春活动:“立春候,府县官吏具公服,礼勾芒,各以彩仗鞭牛者三,劝耕也。”
打春牛
打春牛又叫“鞭春”,即在立春日用黄泥抟土造成土牛以劝农事,使人们重视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据《礼记月令》记载,早在周朝就有“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的风俗习惯。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也说:“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打春牛的含义,不限于促春耕,可能含有一定的祈福意义。如,山东民间在打春时,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这叫做“抢春”,抢到牛头的最为吉利。人们抢到春牛泥土回家后就撒在牛栏里,期待着牛能健康并繁衍生息。还有的地方,将五谷盛放在牛的体内,土牛被打烂后,人们抢到五谷作为种子,希望这种种子能带来一年的好收成。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咬春
立春这一天还有“咬春”的习俗,要吃萝卜,五辛盘和春盘。之所以要吃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除了解困之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据记载,吃五辛盘,即五种辛荤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们在立春之日食用后发五脏之气的。
吃春盘的习俗大约始于唐代。唐代《四时宝镜》中说:“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做馅儿包着食用。清代,春盘中的青菜常由芹、韭、笋组成,象征勤劳、长久、兴旺。
除了以上几种礼俗活动外,还有喝春酒、贴“宜春帖”等习俗。这种种活动,◆ 春饼
都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重视、对春天的喜爱。对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立春也应当受到重视。因为无论是否耕种,“一年之计(均)在于春”。
延伸阅读
《春牛图》
《春牛图》,是古代用来预知当年天气、降雨量、干支、五行、农作收成等资料的一种图鉴。
清朝年间,每年六月,由掌管天象、历法的朝廷官员设计来年春牛芒神的造型、颜色,命令各府州县依照制作“春牛图”。“春牛图”的各部尺寸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象征意义。如牧童身高三尺六寸,象征农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牧童戴草帽表示春暖,不戴草帽表示春寒;牧童双足穿草鞋表示该年干旱,穿草鞋裤管束高表示该年多雨水;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表示该年是雨量适中的好年景。牧童的衣服以及腰带的颜色,甚至头上所束的发髻的位置,也要按立春日的五行干支来定。
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在杨柳青年画中,《春牛图》是经典作品之一,表现了人们心目中饱含丰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是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绘画内容。
在立春日,顺天府要向皇帝呈进“春牛图”,百姓中也有春官送《春牛图》预兆丰收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