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47474200000009

第9章 不要在大人物面前噤若寒蝉——消除畏惧与大人物打交道的心理障碍(4)

读书的时候,我们都学习过《晏子使楚》的故事: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想借机显示楚国的威风,便想方设法侮辱晏子。

因为晏子身材矮小,楚王便命人在楚国的城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当晏子到达时,楚人便指引晏子从小洞进入。晏子来到小洞前边,看了看,说道:“这是狗洞,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会从狗洞进入。我今天是来出使楚国,不能从此洞进入。”楚人无言以对,随即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入楚国。

楚王见到晏子,便笑着说:“怎么,齐国就没有人了吗?”

晏子也知道这是楚王在讽刺挖苦他,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回答道:“看您说的,单是我们齐国的首都临淄,就不下七八千户人家。如果街上的行人都张开衣袖,足以遮天蔽日;要是都甩一下汗水,就可以汇成一场大雨,人和人之间都挤得是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能说齐国没人呢?”

楚王说:“既然如你所说的那样,那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来出使我国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答道:“这您有所不知。在我们齐国,派遣使臣出使是有规矩的:如果对方是上等国家,就会派一个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去出使;如果对方是个下等的国家,则派一个碌碌无能的人去。我是齐国最没出息的人,所以就把我派到你们这里来了。”

在楚王为宴请晏子准备的席间,当大家酒兴正浓之时,庭下走过几个人,是两个差人捆绑着一个人,楚王看见,故意问道:“你们捆绑的是什么人,犯了什么罪?”

差人回答道:“这个人是齐国人,他犯了偷盗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站起身来并离开自己的席位,郑重其事地回答道:“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但它生长在淮河以北后就成了积树。橘树和积树只是叶子长和很相像,但是它们结出来的果实的味道却是大不相同。橘子甜,积子酸苦,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水土不同!一个在齐国出生成长的人,在齐国不做贼,一到了楚国就又偷又盗,该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惯于做贼吧?”

楚王听后苦笑着说:“一个德才兼备的圣人,是不能够同他开玩笑的,我现在真有些自讨没趣了。”

可见,一个人越是看得起自己,那么别人也就越看得起他。

即使自己有缺点,也不应该小瞧自己,应该做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应顺应自己的优势。如果一个人能充分地估测自己,发掘自己最好的一面,给自己找准位置,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才能平等地与人交流,才不会被他人的气势所压倒。

11.不要怕与大人物相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当遇到大人物时,就会心跳加速,说话结巴,心里充满忐忑和恐惧。有些人暗暗骂自己没出息,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大人物在我们的眼里往往处于强势,相对处于弱势的我们肯定会有此感觉。

但是,我们既然有接近大人物的需要,如果不改掉自己害怕与他们相处的态度,则会自己将大人物拒于千里之外。所以见到他们,大方一点,自然一点,也不要见着他们就绕着走。多跟他们聊聊天,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会对你的发展有好处。

还有的人,总是顾忌太多,担心自己跟大人物接触,会被人说闲话,说他们总有事没事往大人物跟前凑,就是为了跟他们套近乎,巴结他们,还不就是为了多捞点好处,或者显得比别人高一等。这也使得很多所谓“正经”的人不屑于这样做。

就拿公司来说,很多人都不愿意跟老板接触,总是认为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好了,有的时候,在一个公司工作很多年,得不到升迁,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而是自己总是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似乎可有可无,这是最可悲的。现在的生存环境是激烈竞争的,每个人都会施展各自的方式去赢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局面。当然,在自己努力、拥有真本事的情况下,多与老板接触也是很必要的。这种接触并不是让你去拍马屁,而是让他们认识到你的价值,认为你是公司的财富,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站稳脚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假如你是一名普通员工,见到老板时不要躲开,多说一说工作上的事情,告诉他你的想法和你想为公司怎么做,这样可表现出你对工作、对公司很用心,老板自然会认为你是一个敬业的员工,同时领导也可能会给你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会对你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因为一个人能做到老板的位置,必定有自己过人的能力,值得他人学习。因此,无论怎么说,多跟老板接触,对你的职业生涯都会很有好处的。

而那些见了老板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的人,不是掉头就走,就是极为勉强地打个招呼,急急忙忙逃走了;或者不得不跟老板同处时,总是离得远远的,极怕老板跟自己说话。这种做法只能使老板以为你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认为你对自己的工作成绩缺乏自信。如果你不及时改变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印象,往往很容易被公司淘汰掉。其实,即使你真的是比别人差些,但只要你让老板知道你正在努力迎头赶上,老板也不会看不起你,而你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他,他也许还会给你一些好的建议,为你打开新的思路。

大人物也曾经是普通的人,他们就是在那时候敢于同他们眼中的大人物打交道,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也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的大人物。所以当你有机会接触他们时,应克服对他们的排斥心理和恐惧心理,多跟他们沟通,绝对有好处。他们通常也喜欢大胆、敢说敢做的人,这让他们可以看到自己当初的影子,也会更容易获得他们的好感。

我们害怕与大人物相处,通常是因为他们距离我们比较远,我们对不熟知的人或事物总会感到恐惧;又或者是因为我们要见到大人物前总是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要经过多次预约,预约不到我们会松一口气,预约到了我们却把心提了起来,这也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精神压力。

有个推销员曾这样说:当你感到恐惧的时候,你就承认。这位推销员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他做保险推销员的时候,面对的第一个大人物是一家大型汽车公司的老板,他为了见到这位老板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预约了无数次终于获得同意。当他一踏入办公室,他就开始紧张,似乎连说话都在发抖。他是那样的紧张,以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您好,老板先生……我……我很早就想来看您了……可是……现在终于来了……对不起,我太紧张了,不知道要怎么跟您说。”说完这话,他觉得当时自己窘极了,但是恐惧却慢慢减少了。老板虽然有些惊讶地看着他,但却很友善地对他说:“哦,没关系,不要紧张,坐下,放松一点,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一样。”在老板的鼓励下,推销员慢慢恢复了平静,脑子也清晰起来。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承认自己的恐惧和紧张。

有这样一个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军官应邀对公众进行演讲。他是一名战斗英雄,以英勇杀敌闻名。人们怀着崇敬的目光静坐着,等待并渴望听他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可是,他最开始的演讲却令所有人感到沮丧和失望。人们看着他从军装的口袋里慢慢拿出了演讲稿,双手发抖着将它打开,并照着念起来,他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散乱,越讲声音越小,甚至到最后,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会场中非常安静,人们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他沉默了良久,终于抬起头来,看着底下的人群,窘迫却坦诚地说:“我太紧张了,比跟德军的战斗还要紧张。"说过之后,他开始平静下来,并收起了讲演稿,众人听到了一场信心十足的、激情澎湃的演说。

恐惧、紧张人人都会有,即使是那些经常抛头露面的大人物,当他们面对公众时也会有恐惧、紧张。因此,当与大人物相处时,感觉到自己非常地紧张,或者说不出来话时,如果你越是强迫自己去说某些话题,只能会让你越发地紧张,甚至语无伦次,与其这样,不妨就象那位推销员一样,承认自己的恐惧和紧张。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得到大人物的体谅,说出来,心情就会放松下来,恐惧和紧张也就会随之慢慢减弱。

12.大人物面前也可理直气壮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与大人物打交道,主要是因为觉得自己在他们面前似乎低人一等,说话总是小心翼翼,怕得罪对方。这只不过是很多人心里自认为的,大人物由于地位或身份的不同,通常情况下他们又不为人所熟知,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一个人,当然,也不乏真正有这样的人,但是大人物一般都有自己的处事风格,对于你在理的事情,你的理直气壮反而比唯唯诺顺应他更能赢得他们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