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经
47464800000004

第4章 谨和五味——饮食养生(4)

语见战国时的《吕氏春秋·季春纪》。此书认为,“将之以神气,百节虞欢,咸进受气。饮必小咽,端直无戾”。也就是说,要用稳重的态度去驾驭饮食的举止,节制忧虑和欢欣等各种情绪,才能使人得到饮食的滋补。喝饮料时,要小口小口地咽,并保持端正的姿态,这样便不会使身体受损。

饮食时的情绪、姿势,对人的健康无疑是有影响的。古人早就说过,“喜怒哀乐之始发,均非进食之时”。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饮食心态呢?方法当然不一而足。清代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应当“爱食者多食,怕食者少食”,也就是说喜欢吃的,就可适量多吃一点儿;害怕吃的,就可少吃一点儿。偏食固然不利于健康,但生平不爱吃或者说害怕吃的东西,硬往下吃,未必合乎养生之道。李渔曾说,“生平爱食之物,即可养身,不必再查《本草》。春秋之时,并无《本草》,孔子性嗜姜,即不撤姜食,性嗜酱,即不得其酱不食,皆随性之所好,非有考据而然。孔子于姜、酱二物,每食不离,未闻以多致疾。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这就是说,自己爱吃的东西,即能养身,不必非要找到什么证据。春秋时,孔夫子爱吃姜和酱,显而易见当时他并无食谱类的依据,但并没有因爱吃这两样东西而得病。李渔之论不无道理,只有吃自己爱吃的食物,才能“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当然,不能因爱吃而过量,孔子也说过“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是即便爱吃,也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

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

语意:吃东西的原则在于保持不过于饥饿也不过于饱胀的状态,这是保证五脏健康的条件。

语见战国时的《吕氏春秋·尽数》。古人认为,肥肉美酒不过是烂肠之食,节食长寿作为养生之道,两千多年前即已为中国人所熟知。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饮食色欲箴序》中这样说过,“倦彼味者,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逢起”。也就是说,那些愚昧的人,放纵饮食,过多地食用了五味,以至于各类疾病蜂拥而起。对于饮食过饱、过多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明代宫廷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不善于养生的人,放纵口腹欲求,肆意享受美滋美味,极尽饮食的享乐。若这样下去,即使肌体丰满肥胖,容颜光亮润泽,其实皆为外表假象,而实际上戾气已从内部侵蚀了脏腑,若人之三宝精、气、神已经空虚了,怎么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而长寿呢?正因如此,龚廷贤在饮食养生方面主张食唯半饱。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如若饮食过饥或者过饱,脾气必然受损。若是伤及后天根本,岂能长寿?《洞微经》说,“太饥伤脾,太饱伤气”。这是因为,脾气来源于五谷,饥饿使脾无法运化升清而变虚弱,气反而转到脾内。饮食过饱,脾内就会过于充实而导致滞气,所以在饥饿之前就应该吃饭,以补充脾气。进食不可过多,保证脾不会过于充满,以养气。

何必餐霞饵丹药,妄意延龄等龟鹤;

但于饮食嗜欲间,去其甚者即安乐。

语意:人们不必去吞霞气、服丹药,以图保健延寿;只要对饮食和嗜欲有一定节制,就常能使人安康快乐了。

语见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卫生歌》。唐朝诗人张籍《赠辟谷者》中曾指出,“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前”。这里餐霞法与空漱水,就是指辟谷者不食五谷,仅饮甘露之术。辟谷是古代道家的修炼养生术,又称却谷、绝谷、休粮,即不食五谷。辟谷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只是以气、津、水、酒、果、菜、药等代谷,以达到祛病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辟谷常以药代食、以药代谷,历代药物书中所记载具有“耐饿、不饥、轻身延年”的药物很多。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引用曹丕《典论》指出,颍川却俭能辟谷,饵茯苓,据说绝谷百日,起居行走如常。大多辟谷者多服食辟谷丹等辟谷方剂,此类方剂多是由白术、黄芪、茯苓、大枣、山药、花生仁、栗子、核桃仁混合制成,能维持人体最低限度所需的能量,保持身体安康。古人常说“人要长生,坚持肠清。人要缓老,半饥半饱”,这是对辟谷作用最好的注解。大肠是人体内的垃圾站,而其中的垃圾正是使人致病和衰老的原因之一。所以,减少体内垃圾可以益寿延年。

经过古今无数养生家的验证,辟谷术确有祛病健身之功效。从养生原理上讲,辟谷术主要是控制热能的摄入,但有极端化的倾向,很容易带来物极必反的后果。故养生者应当了解它,但却不宜仿效。只要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适当少食,即能取得古人辟谷的养生效果。

量腹节所受。

语意:应根据自己食量的大小,节制饮食。

语见三国时魏人应璩的《三叟歌》。据明代戏曲作家高濂的《遵生八笺·三叟长寿诀》载,此歌辞为,“昔日行进人,陌上见三叟。年寿各百余,相与锄禾秀。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词,室内妇貌丑。中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三叟歌》道出了健身长寿的经验,其中尤以“量腹节所受”更为长寿箴言。

古代养生家和很多名人都十分重视节食养生。孔子曾经提出,君子食无求饱,《黄帝内经》也认为,过量饮食会伤害肠胃。南朝时医学家陶弘景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作用,就可以变成精微物质,提供全身的需要,能够化生血液,也能够形成五脏六腑之精。所以说,“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得谷则生,绝谷则亡”。可见,饮食水谷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体对于水谷的容纳、消化、吸收、转运能力都是有限度的。北宋文豪苏东坡对养生之道极有造诣,曾著专文《节饮食说》,“早晚饮食,不过一饮一啄。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他认为节食有三大好处,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强调已饥方食,未饱先让,散步逍遥,务令空虚。

五味入口,不欲偏多,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

语意:强调摄进五味食物,不宜偏嗜偏多,否则会对相应的脏腑造成损伤。

语见明人王三才的《医便·饮食论》。古人认为,吃咸、甘、辛、苦、酸的各类食物,不可偏食太过,否则会损伤相应的内脏。《医便·饮食论》认为,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意为此种情况都是依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天然规律而促成的。所谓五行生克理论,是指在中医学里,肝、脾、肾、心、肺与五行相配,从而形成五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黄帝内经》认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也就是说,酸味入肝,若过于酸了,就会使肝多津液,也就是肝气实,肝为木,胜则克脾土;咸味入肾,肾主骨,咸能软坚又能胜血,故过咸会伤骨和肌肉,肾水胜而克心火,使心气不畅;甘味入脾,脾土胜则克肾水,肾气不平,会生病变;苦味入心,心火胜则伤肺金,过胜则心也会受伤,心火受伤,脾土则不得濡润(火不暖土),则脾胃亦会得病;辛味入肺,肺气属金,肺气胜则克肝木,肝主筋,故会导致筋脉弛缓,精神耗伤。

今人讲均衡营养,古人讲谨和五味,辞虽不同,其理一也。故《黄帝内经》认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也就是说,若能把五味调和得当,身体就会处于健康的状态。所以说,能经常调和好五味的人,就可以延年益寿了。

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

语意:对于饮食,不管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常以进食温暖的食物为佳。

语见明代养生家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唐代养生家刘祠在《混俗颐生录》中说,“但腹中常暖,诸疾皆不能作,为阳气壮盛耳”。也就是说,只要肚腹常是温暖的,则一些疾病多不会发生,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壮盛的缘故。刘祠又说,“人当以饮食先吃暖物后吃冷物为妙。何者?以肾脏属水,水性常冷,故以暖物先暖之”。意思是,饮食时应当先吃暖热的后吃冷的为好。为什么呢?这大概是因五行肾脏主水,水性常冷,故宜先以暖热食物温和它而有利于消化。可见,饮食以温热为佳,即便是要吃生冷的,也宜先吃一些暖物方好。

古人以肾水常冷来解释宜食暖物,未免牵强。实际上,脾胃喜暖忌寒,食物温暖有助于肠胃气血流通,有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也指出,“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这里所谓的伏阴,即是阴寒之气潜伏在体内。正因为如此,脾胃尤宜近暖而远凉。夏季炎热,人们爱吃冷饮降温,食物也爱吃凉爽的,这种做法不符合养生之道。刘祠就曾特别指出,“夏月不问老少,常吃暖物,至秋必不患赤白痢、疟疾、霍乱等病症”。古人说“食服常温,一体皆春”,由此可见,饮食不冷不热才是最好的。抱朴子说:“热食损伤骨骼,冷食损伤肺部。热食不可感觉烫,冷食不可感觉冰牙。”又说:“冷热食物都有时,应先吃热食,再吃冷食。”

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

语意:用餐之后慢慢步行,有益于人体健康。

语见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摄养枕中方》。不仅进餐时应注意养生保健,饮食后亦有养生之法。饭后养生,最重要的莫过于适当运动了。用餐之后,慢慢步行,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散步对保养身体是相当有益的。不过,饭后的百步如何走?有两点不可忽略:一是不宜饭后马上走,否则会造成胃与腿争血,于健康不利;二是胃病患者应适当减少活动,否则不利于康复。另外,进食之后,不可疾步快走,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不可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否则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对于饮食之后不适于散步的人而言,按摩腹部同样可以起到饭后散步的养生效果。因为按摩腹部既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有益于增强胃肠功能,又可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神经传入大脑,有益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和发挥,从而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如果把饭后散步和腹部按摩结合起来,养生效果会更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食毕摩腹,能除百病”。

除此之外,饭后的口腔卫生和心态也应当注意。进食之后须先漱口,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指出,“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饮食前后都有好的情绪,方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似饥即食,欲饱即休。

语意:似乎有饥饿感时就宜进食,当感到将要吃饱时就宜结束,以免过饱。

语见唐代养生家刘祠的《混俗颐生录》。适当的饮食是很重要的,正如《黄帝内经》所指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饮食充足、营养丰富、人体正气旺盛,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增强了,其抵御外邪的力量也就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