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经
47464800000005

第5章 谨和五味——饮食养生(5)

养生术中一般都主张节食,但节食并非不食。如果不能适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反而会有损健康。《管子》指出,“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慑,骨枯而血冱。充慑之间,此谓和成”。也就是说,饮食的法则是,太饱食或贪多,既伤身体又会使形貌不美;若畏食而进之太少,则肌骨消瘦、气血凝滞。故既不多吃也不少食,才是节制适中的标准。食物的基本作用是供给机体营养、滋养脏腑、健身抗衰、扶助正气、预防疾病,身体疾病和早衰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自身。人体正气旺盛,又能避免邪气的侵袭,就会保持身体的健康,反之则会发生疾病。一切有利于维护正气、抵御邪气的措施都能预防疾病;一切损害正气、助长邪气的因素都能引起疾病,从而导致早衰和死亡。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健身抗衰措施。因此,南朝时著名道士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食诫》中才说,“青牛道士言,食不欲过饱,故道士先饥而食也;饮不欲过多,故道士先渴而饮也”。这就是说,饭不要一次吃得过饱,所以应该在没饿的时候开始吃饭;水不要一次喝得太多,在没有渴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喝水。

酒多血气皆乱,

味薄神魂自安。

语意:喝酒过多,可耗伤血气而使之紊乱反常;少量饮酒,可使心神安宁、肺魄平和,人体自然健康。

语见宋人温革的《琐碎录》。少饮淡酒,有益健康;沉溺其中,则有害而无益。唐朝医学家孙思邈的《卫生歌》指出,“饮酒可以陶情性,大饮过多防有病。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拔命”。也就是说,一个人如适当饮酒可以陶冶情操性命,但如饮酒过多则应防止疾病的产生。肺如一把伞罩在心君(心脏)的四周,故如肺受到伤损,则常可导致咳嗽,心神劳累,甚至引起生命之危。至于醉酒何以能伤身,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得很清楚,“醉哝饱鲜,昏人神志;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不秽,是可以养神也”。也就是说,浓厚的醇酒玉浆和鲜美的各色食物,多食之,令人神志昏沉;如果吃一些菜羹淡饭,则可令肠胃净虚,少渣而无不净之物,这样多有利于心身的修养。

元代养生家贾铭的《饮食须知》载,烧酒,味甘辛,性大热,有毒。多饮败胃伤胆,溃髓弱筋,伤神损寿,有火症者忌饮酒。同姜、蒜、狗肉同食,令人生痔发痼疾。妊妇饮酒,令子惊痫。过饮发烧者,以新打来的冷水浸之,或浸发即醒。饮酒中毒者,服冷盐水、绿豆汤,可少解;或用大黑豆一升,煮汁一两升,多饮服之,等到呕吐过后,即好。

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语意:如患病需治疗时,宜先用饮食疗法;若食疗未好,乃可再用药疗为佳。

语见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徽宗赵佶等的《圣济总录》中也曾说过,“人资食以为养,故凡有疾,当先以食疗之。盖食能排邪而保冲气也。食疗不已,然后命药者,其不得已而用之欤!”也就是说,人是靠食物来养生保健的,故人患病,应当先以饮食治疗,因为饮食具有排除病邪和保护人体冲和之气的效用。如患病用食疗效果不佳,固须考虑用药物进行治疗。由此可见,在古人看来,服药治病是不得已方为之的。

饮膳疗法是中医养生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认为,食疗应特别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要根据病人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状态而给予不同的饮食。食疗的原则是:虚者补之,实者泄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饮膳治疗时,必须考虑食物的食性。所谓食物的食性,主要是指食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食物的归经和配伍禁忌等等。辨证配膳时,要根据身体病症的阴阳、虚实、寒热,分别给予不同的饮膳治疗。食物搭配需要相互配合,将不同性味的食物适当搭配在一起食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其食疗作用比单一使用效果要好。如果食物搭配不当,轻则会使食疗作用减弱或被抵消,重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故欲采用食疗,应当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而后方可。

世岂有仙者,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耳。

语意: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神仙,能做到节制饮食、减少用药,就可以少生病罢了。

语见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节饮食、佐药补,是中国古老的养生方法,这种方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企求长寿是人类的美好愿望,西汉《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这是个古老的神话,说羿这个人从西王母那里请到一种不死之药,后为嫦娥窃走而奔入月宫,据说在那里变成了蟾蜍。此外《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这就是说,开明以东的地方,有许多巫师,他们都拥有种种使人不死之药。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为寻找不死之药花费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人们最终仍不免大为失望,因为企求长生不老是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的。不过,这些努力背后可取的思想是,人们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自然界的赐予,而是想方设法去争取长寿,不断去突破生命的极限。寻找不死之药是一种探索和尝试,正是通过这种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食疗学。

清人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认为,饮食补养不如精气补养,精气补养不如心神补养。只要做到节制饮食,爱惜精气心神,用药适宜,则几乎所有人的病体都会康复。调理饮食有益健康是无须怀疑的,但应兼收并蓄,食养、固精、静心、用药、导引、将息等均不可偏废。

不问四时,常吃暖酒弥佳。

语意:不论是哪个季节,喝酒时常温热后再饮方好。

语见唐朝养生家刘祠的《混俗颐生录》。对一部分人而言,明知大量饮酒有损健康,但彻底戒酒却很难做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饮酒时应注意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当饮酒后体热尚未散解时,不要用冷水洗脸,因可由此生发面疮。饮温酒有益健康,但也不是越热越好”。唐朝刘祠认为,冬季饮酒只要不太冷就行,不可加热太过,喝太热的酒容易耗伤心肺之气。饮酒后不要在风凉处坐卧、裸露肌肤、扇风取凉。喝酒后不要即饮冷水冷茶,否则这些冷液易被酒引入肾脏停滞而成毒水,必须及早除去。此毒水必将会引发腰膝沉重,膀胱又冷又痛,还可兼患水肿、消渴和双腿痉挛难行等疾病。明代养生家龚廷贤的《摄养诗》中指出,“饮食时只吃至半饱,则多不会伤人;喝酒时只宜饮至十分之三的程度即止,且不频繁饮酒,才有益健康”。

中国人饮酒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豳风》中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说法,可见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饮酒与长寿相关。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认为,酒固然是老年人所适宜的,但若是年少时饮酒过度,年老时就应当戒酒。即使从来没有因多喝酒而害病的,也不适宜在黄昏之后饮酒,只适宜在午后饮酒,借以宣导血脉。古人都是于饭后饮酒,现今的宴席,吃完饭后再摆上小碟菜作为下酒菜,还算是保留古代的传统。米酒是最好的,其次是曲酒,二者都是酿制的。烧酒属于阳性,会损害真阴,应当戒掉。

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

语意:如果进食太少,常会使身体瘦弱、心慌意乱,精力难以集中。

语见南北朝高僧智顗的《小止观》。节食是养生的基本原则,但少食是有限度的,若超过限度,同样会损害身体的健康。明人王文禄在《医先》中指出,“人以谷气为主,是以得谷者昌,绝谷者亡”。此即是说,人的生命活动主要是靠水谷精气提供滋养。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水谷精气滋养的人,其生命昌盛;不能得到水谷精气滋养的人,生命会受到威胁。宋人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安人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精神爽志,以资血气”。这就是说,人健康长寿的根本,必得饮食的资助。饮食既可帮助排出邪气,因而也能使脏腑安康,精、气、神三宝充足。

古人认为,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要养生以求长寿,首先就须注重饮食的宜忌。南朝时医学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百病横天,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这就是说,各种疾病的横行,多由于饮食无节制而起,故饮食对于健康的影响,较淫乐的声色更厉害。声色可避之多年,饮食却不能一天不进,所以饮食对人益处多,但危害也很重。简言之,吃多了可能会生病,但一天不吃饭也不行。养生家把脾胃视为养生之本,保养脾胃的办法不是忍饥挨饿,而是坚持采用以素食为主的膳食结构。元代人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就曾指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入补阴之功,”即五谷、豆类、蔬菜、瓜果,各有其自然平和的气味与营养,皆具补阴滋养之功效。

食淡精神爽。

语意:人经常吃淡食素菜可感到精神爽快。

语见明代养生家陈继儒的《养生肤语》。饮食宜清洁、清爽,味较淡者为佳,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战国时,《吕氏春秋》中指出,又香又脆又味美的食物,如醇香的美酒和肥腻的肉类,虽口味香甜,但却易致身体疾病。明代陈继儒认为,食淡极有益,五味盛多能伤生。养生之道,在于适度。膏粱厚味不宜久,淡薄饮食也不宜长,故荤素结合,以素淡为主才好。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认为,所有的食物都不能没有盐,只是应当稍加少许即可,使食物偏淡适宜,则食物的真味、真性都不会受到破坏。每次摄入盐过多,肯定会口渴,咸属于水,主润下,为什么吃多了,反而会使人口渴呢?《黄帝内经》中认为,血与咸味相遇就会凝结,从而使血变燥,其意思好像还没有说明白。《泰西水法》中认为,就像木柴燃烧后的灰烬,时间长了这些灰烬就会变得湿润而得到盐卤,由此可知咸味是由火生的。所以,卤水就不会结冰。按照曹庭栋的说法,物极必反,火到了极点就变成咸了,那么咸极了就会口渴。另外,看一下《易经》坎卦的卦象,上下两爻都是阴爻,中间的一爻则为阳爻,这就是水含火性的象征。所以,肾虽然属水,但其中也有真火。曹庭栋先生对于食淡的解释,完全是从《黄帝内经》和《易经》的理论出发的,对于现代人而言,较难理解。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与现代科学是殊途同归的,方法的原始性,并不妨碍结论的科学性,这正是两千多年前的养生方法至今依然充满生机的根本原因。

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胃伤脾,真气下溜。

语意:饮食要随四季均平,无偏颇,这样人生就得以平安,不然会损伤脾胃,使真气衰减。意谓保养脾胃很重要。

语见金代著名医学家李杲的《脾胃论》。李杲认为,当所进的饮食入胃后,其消化吸收所形成的营养精华之气先输至脾再转入肺,经脉上行而如春夏提供生长、生化的时令一样,将营养成分滋润全身,类似清气的上升于天。此精华清气传输周身后,先上升继而下降,致浊气下输到膀胱,这就如同秋冬提供收割与储藏的时令一样,将新陈代谢后的糟粕下降至前后二阴而排出体外,此过程颇类似浊气的下降于地。如果清气下降而长时间内不能上升,就好似四季中有秋冬而无春夏一样,只有收杀而无生长之气,势必百病丛生;相反,只升不降,有进无出,则亦可因浊气过甚而常致病。可见,调节气机,关键在于气的升降、出入必须均衡,这样才能维持生命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古人认为,脾胃是精气化生的枢纽,所以脾胃的保养十分重要。“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是保养脾胃的四大要诀。动为纲,指适当的运动能增强人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素为常,指以素食为主;酒少量,指少饮酒;莫愁肠,指情绪宜保持乐观开朗。这样,气血充盛,就可令人精、气、神旺盛,从而增进健康。一般而言,调理脾胃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等都比较适合。